APP下载

淮安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研究

2018-12-08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淮安市淮安服务业

陶 缘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自“十二五”以来,淮安市连续八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经济总量较“十一五”末翻番;同时,初步建立具有淮安本地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4+3”特色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异军突起,整体服务业增加值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

一、淮安市科技服务业现状

科技服务业作为提供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的新兴产业在淮安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已逐渐满足淮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淮安科技服务业的规模和服务水平也位列苏北中上游。

淮安的科技服务业作为提供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的新兴产业,主要侧重公共科技服务业、农业科技服务业以及社会发展方面的科技服务业。其中,社会发展方面的科技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环境、交通、电力、气象等行业。科技服务业以其科技知识含量大、附加值高和产业渗透带动性强等特点在淮安市发展态势良好,2016年全年总收入达129.54亿元,拥有从业人员1.26万人,科技服务机构172家,其中工程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36家,技术推广服务28家,科技中介服务21家,实现总收入208 109万元。

二、淮安市科技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服务业整体规模较小,潜在发展动力不足

根据江苏省科技厅的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3月底,2017年前3个月,整个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苏南及长江沿岸地区,其中苏南五市即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和镇江的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8 860.31亿元,占全省的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53.32%;苏中三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苏南五市低,为4 517.37亿元,占全省的27.19%,但其中南通和泰州的产值却位居全省前三名。有数据显示,淮安市在2017年前三个月产值较低,位列全省倒数第二的位置。

伴随高新科技产业的落后,淮安科技服务业也在全省处于劣势,2015年一整年,淮安市拥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97家,在所有科技服务机构中,工程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36家,技术推广服务28家,科技中介服务21家。而到2016年,淮安市楚州区的高新区也未能入围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科技服务业的潜在发展动力严重缺乏。

从适应“两个率先”和加快淮安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要求相比,对科技服务业的重视不足认识不到位,财力不足投入不够,机制不灵活或正处于改制阵痛期和社会需求不够等,造成淮安市的科技服务业整体发展较弱,并且缺乏强而有力的发展动力。

(二)科技服务业专业人才缺失,专业化水平较低

科技服务业从本质上来说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因此需要高水平、高素质人才。但是从淮安市现在的情况来看,事业和企业型服务机构的从业队伍整体素质水准较低,各级科技服务机构虽然有一定学历层次较高的科技人员,但是严重缺少高端复合型型专业化科技服务人才,例如专业创业导师、具有技术而且擅长管理的高级项目经理人,以及具有相关职业资格的科技中介人才等。至2016年底,淮安科技服务业人员中专科以上的人才占了从业人员总数的75%,但在数量和质量上分配也较为不均,企业占有专科以上的人才远多于事业单位,其中高端人才明显偏离企业,企业中仅有4%左右的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本科类和大专类人才成为淮安市科技服务业增幅较多的人才来源。

由于大多数科技服务机构规模较小,经营能力有限,对高素质服务人才缺乏吸引力,所以难以在市场上觅得满意的人才,而高端专业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服务能力的上升,科技服务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薪酬待遇也没有达到相关从业人员的预期要求。

(三)科技服务机构企事业分布不均,骨干机构不多

从现阶段淮安市科技服务业单位属性来看,将近一半都是以工程与技术研究为主,推广服务类机构位居第二位。而科技中介服务类机构和剩余其他科技服务的机构规模尚小。从总数来看,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机构与研究与试验发展类机构不分上下,但是从业人员的人数以及总收入规模,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均占绝大部分,并且增长比例与全市整体的增长比例较为接近,直接影响全市科技服务业总体增长。在全市现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中,工程与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技术推广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等门类已经逐步建设完全,但是自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等尚是空白。这些机构的空白,造成淮安的科技服务业结构不完整,同时也严重影响支撑服务能力。2014年度淮安市科技服务业单位中事业性质的70%,企业性质的只占到30%,反映出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科技服务业机构仍是淮安科技服务业的主力军,政府与民间多元化投资并进的局面尚未形成,尚需社会力量的大量参与来为淮安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四)对科技服务业认知不足,缺乏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社会各界对科技服务的功能与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甚至有些人把科技服务看作是不必增加的烦琐环节。政府层面来说,县区科技局对此项工作也缺乏重视,淮安区上报情况一直处于催而不报;一些重要的科技服务业企业,比如淮安市国信会计事务所与江苏安邦盐化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更是无法联系到负责人也长时间不上报具体资料。认识上的偏差,使科技服务的知识劳动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与重视,也致使科技服务机构发育不良、成长缓慢。

淮安市科技服务业的社会融资程度较低,市场对科技服务机构融资的引力较小,全市上市融资以及到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科技服务机构数量很少,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尚未形成。

科技服务机构由于其特殊性,缺乏相应的专利和技术,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时有一定困难,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很难落实。政府对于科技服务业的资金投入有限,同时有严格的管理规范体系,从而严重制约了淮安科技服务业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三、解决淮安市科技服务业存在问题的具体方案

(一)强化科技服务业增长极建设

淮安市应该适时地开创科技服务业聚集区,加强对科技服务业的行业示范点建设,积极开拓科技服务区域。有针对性的建设布局规范、功能完善、有地区特色的科技服务业集群。围绕创新核心区创新创业需求,要根据地方特色建设一批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比如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苏州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集群等。在硬件设施完善的同时,还需要提升科技服务骨干机构的集中性、专业人员的针对性和品牌业务的专业性,面向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开展专业化服务,协调各部门共同推进科技服务示范区建设。与此同时,还需要推动上下游同行业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利益共担的服务链,联合开展科技服务业共性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发,为社会提供集成性服务。

(二)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提供智力支持

淮安市需要紧密围绕科技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依托科技服务机构,培养知识复合型的人才。淮安市“十二五”规划,把淮安市从农业为主导慢慢引向工业为主导,政府应结合当地高校和相关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中加强对制造业相关的科技服务业知识的设置。高校或者相关培训机构也要通过市劳动部门、行业协会、人才市场等组织,结合现实科技情况,以工业部门职业岗位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改革,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鼓励产学研联合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实践型科技服务人才。引导行业组织逐步建立和完善技术经纪人、科技咨询师、评估师、信息分析师等专业培和执业资格考核提升工作体系,推进科技服务实务操作人才队伍建设。

借助国内外国际知名猎头公司的专业化引才手段,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战略执行、经营管理和开拓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科技服务业创新创业人才。同时,将科技服务高层次人才需求纳入市级相关人才计划的引进培养目录。

(三)加强机构建设,提高机构服务能力

政府还需要积极培育和扶持一些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的科技服务骨干机构,立志打造出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市场占比大的科技服务中小微机构。还需要出台相应政策,以支持科技服务骨干机构开展技术攻关。鼓励骨干服务机构开展创新性技术研发,加大服务工具、服务模式和专业化新型科技服务产品的开发力度。积极组织骨干服务机构制定科技服务标准,完善科技服务质量体系标准、管理标准和资质标准。与此同时,还需要在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等领域,着重打造连锁型、平台型科技服务集团,鼓励科技机构,通过服务输出、辐射带动等科技服务活动,加快科技服务经营模式地发展。

(四)加强政府财政扶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在现代服务业专项中切块支持科技服务业,重点支持服务标准研发、骨干服务机构和小巨人机构培养、科技服务示范区建设等。

市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财政经费的导向作用,加大对科技中介基金配额的财政资金划拨,加强对专业科技服务机构的资助发展。加大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完整的科技服务业金融支撑体系,把社会资本逐渐引入到科技服务业。

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补助结构的调整优化,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比重,力争使创新型中小企业成为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政府可以设立专项科技服务基金,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和创业投资,积极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元素的投入,并且对原有较为落后的生产元素进行科技升级,发挥科技服务业对产业升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淮安市淮安服务业
淮安市推进应急志愿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山中学活动掠影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