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以及应对途径
2018-12-08艾志萍
艾志萍
(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电子银行部,石家庄 050001)
引言
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独特产物,互联网金融包括了网上支付、手机银行、移动支付、云金融等,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引入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对传统银行业的局限性进行了弥补,并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不过由于发展时间尚短,互联网金融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从发展的角度,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实现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1.内涵。互联网金融是由互联网企业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深入挖掘,将自身业务延伸到金融领域所构建出的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其不同于传统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虽然在本质上互联网金融同样属于一种直接融资模式。与传统直接融资模式不同,互联网金融的信息量更大,效率更高,交易成本也更低。从客观角度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进行分析,其属于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兼具融资、支付和交易中介等特征的金融活动。
2.特点。互联网金融具有几个非常显著的特征:一是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客户可以无视地域限制,通过网络寻找相应的金融资源,从而有效缓解金融排斥,促进社会福利水平提升。二是资源配置的去中介化。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不需要经过银行等中介机构的撮合。三是交易信息的相对对称。通过社交网络来实现信息的生成和传播,使得任意企业与个人的信息都可能与其他主体产生关联,交易双方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搜集,从而了解企业或者个人的财力、信用等情况,消除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问题。
3.功能。一是平台性能。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搭建起相应的网络平台,使得客户可以通过平台自主选择金融产品,实现各种金融活动,节省了大量的中间环节,能够显著提升效率。二是融资功能。互联网金融下,企业可以在网络平台查阅交易对象的交易记录,结合信息分析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三是支付功能。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交易双方的资金支付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的,不仅更加快捷,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四是信息功能。传统金融模式对于信息资源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信息资源分散,数据量虽大但是存在许多无用数据,难以实现有效应用。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原本呈金字塔型的数据信息变得越发扁平化和结构化,为信息的搜集和处理提供了便利[1]。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1.拓展客户渠道。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客户是开展各项业务的前提和基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为商业银行拓展客户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结合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分析,2016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超过7亿,网购人数也超过2亿。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可以在自身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对新客户群体进行挖掘,同时提升客户黏合度,拉近与目标客户之间的距离,这也会导致商业银行传统价值创造及实现方式的变化,可以提供更加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2.改进金融战略。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如果能够合理利用,中小银行在一些新兴业务上可能赶上甚至超过大型银行,引发传统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动。当前,部分互联网企业不再单纯满足于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而是结合大数据及数据挖掘技术,将自身业务向着融资领域扩张,可能会在客户资源上与传统银行业形成竞争,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造成颠覆性影响。
3.优化资源配置。以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依托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信用等级,构建起完善的网络信用体系,在开展信贷审核时,将网络交易和信用记录等作为参考指标。如果贷款对象存在违约行为,则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相应信息,提升违约成本来降低投资者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以及个人贷款等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基于此,互联网金融模式能够获得较传统融资方式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4.促进金融脱媒。对于传统商业银行而言,在金融业务中,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资金中介职能。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快了金融脱媒的步伐,商业银行本身的资金中介功能开始日趋边缘化。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可靠的金融搜索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其本身可以看做是信息中介。而立足融资视角,资金供需双方能够通过互联网企业提供的搜索平台,寻找到合适的交易对象,之后的融资交易过程可以由双方自主协商完成,不再需要中介服务。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为客户群体提供了完善的支付服务功能,包括收付款、转账汇款以及自动分账等,逐步替代了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
5.实现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能够对市场供求双方的价格偏向进行客观真实的反映,因此是商业金融等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作为网络交易平台的一种,互联网金融可以由资金借方提出报价,贷方依照对于风险、流动性等因素的偏好,选择恰当的合作对象,通过议价成交,交易具有非常鲜明的市场化特征。最近几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得以持续推进,金融机构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应该参考但是不能完全依赖央行的基准利率,而是应该主动出击,在市场中寻找恰当的利率基准。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机构能够通过网络金融市场来对客户群体的利率水平进行判断,配合数据挖掘技术,甚至能够形成市场化的利率指数,为贷款定价基础的完善提供参考[2]。
三、互联网金融下传统银行业的发展策略
从全局角度分析,虽然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带动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一再加快,但是其本身交易量偏小,在短期内并不会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盈利方式造成颠覆性影响。新时期,想要确保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健康发展,一是应该强调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自律,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来开展各项业务,将实体经济作为基础和出发点;二是应该大胆创新,推动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的持续嫁接,开拓新的业务,对传统金融业务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三是企业应该立足自身实际,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吸引更多的客户,同时在操作方面,应该尽可能简化,以此来为客户提供便利;四是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重视安全建设,为交易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平台,保障其信息和资金安全。而在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的环境下,传统银行业同样需要做好改进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1.推进服务网络化。互联网金融虽然发展时间并不长,但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其成功不仅与时代发展要求有关,更多的是凭借自身天生的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传统银行业想要发展,需要借鉴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势,大胆创新,突破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限制,强调科学性、合理性,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对以往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将自身优势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结合起来,逐步打造出传统和高新技术方式优势并行的服务模式。相较于互联网金融模式,传统银行业的效率相对不足,便捷性差,成本也略显高昂。对此,应该从自身具体情况出发,正视双方的差异性,可以合理借鉴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但是不能直接照搬照抄,以免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现象,通过对传统商业银行体系框架的修整,为客户提供更加可靠、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加全面、更加安全的服务。
2.强调技术体制创新。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对于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和冲击不容忽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传统银行业就失去了发展空间。事实上,即使是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时期,传统银行业同样取得了许多成果,如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的发展等。不过必须认识到,这些发展与互联网金融相比,效果可谓差强人意。以电子银行为例,采用的计算机技术过于单一,技术平台推广度不足,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的长远发展。针对这个问题,商业银行需要高度重视技术和体制的创新,合理引入先进技术,利用金融开放平台来进行产品和业务流程的重建,确保产品、服务能够与互联网的体制形式相互吻合。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如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从客户需求出发,充分满足其当前需求、潜在需求和未来需求,逐步形成全新的金融体制模式。
3.注重风险控制。在借鉴互联网金融模式成功经验的过程中,传统银行业必须坚持灵活性和针对性,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点完善自身,针对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改进。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即风险控制能力欠缺,在前期的资金投入规模巨大,控制相对困难,而且商业模式不明确,技术更新过快,人员素质严重不足等。因此,传统银行业如果想要发展互联网金融,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对商业模式进行明确,强化风险控制[3]。
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银行业的冲击非常巨大,商业银行想要在新时期获得稳健发展,必须高度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动向,及时转变观念,大胆进行创新,对自身的核心业务以及互联网金融的优势进行整合,拓展客户服务渠道,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以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全新金融格局,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