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工艺品“彝绣”市场开发调查研究
2018-12-08苏来义苏宗文
苏来义,苏宗文
(1.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昆明 650201;2.剑川县羊岑乡中心小学,云南 大理 671300)
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彝族人口占其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85%以上,是人类古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彝族特色民族文化的起源地,而“彝绣”(彝族刺绣)便是彝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绣”是一种集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服饰文化,其色彩丰富、形式多样、工艺精湛,是彝族民族文化产业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但因彝族群体特殊的居住环境和闭塞的交通条件,“彝绣”一直以来都是以自给自足的传承发展方式为主,除本土彝族以外,其他的消费群体极少,导致其产业规模松散,产品竞争力不强,市场狭窄无序。因此,对“彝绣”市场展开调查分析,了解“彝绣”市场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彝绣”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楚雄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能够保护和传承独特的彝族刺绣文化。
一、“彝绣”市场开发现状调查
1.调查对象。根据楚雄州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出,“彝绣”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外地游客以及本土彝族。此外,由访谈结果可知,云南省境内对“彝绣”产品感兴趣的消费者主要来自昆明、玉溪、曲靖、大理、楚雄、西双版纳、丽江、红河、保山和普洱,其中昆明、楚雄、大理和丽江是彝族刺绣产业创收的主要来源。因此,本次调研主要以昆明、楚雄、大理、丽江4个地区的民众为主。
2.调查方式。本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对楚雄、昆明、大理、丽江常住人群及楚雄市旅游景区的消费群体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中的配额抽样进行调查,给予4个地区不同的配额,并采取拦截式访问实施调查。
3.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共计284份,其中无效问卷份26份,有效问卷258份,有效率达90.8%。
调查显示,第一,近期想购买“彝绣”和对“彝绣”感兴趣但未购买过“彝绣”产品的人群分别为31.61%和29.57%,由此可以看出,“彝绣”产品有着较广阔的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第二,消费者群体的男女性别比例约为3∶7;第三,主要消费群体的年龄集中在30~45岁(38.62%)和 45~60岁(29.24%);第四,网络、影视宣传和旅游展销是消费者认识“彝绣”的主要途径,也是“彝绣”产品市场推广的主要渠道;第五,购买“彝绣”产品主要用于家居装饰(占27.36%)、穿着(占25.16%)、收藏留念以及赠送他人(占18.97%);第六,消费者认为传统“彝绣”发展存在的较严重问题是,缺乏创新、产品种类少、图案过于陈旧等,说明将原生态“彝绣”创新化、多样化将有利于“彝绣”市场的更好开发。
调查结果表明,楚雄“彝绣”产品的潜在消费者较多,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市场开发存在诸如产业规模松散、产品种类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创新等问题有待解决。
二、“彝绣”产品市场开发存在的问题
1.产业规模小而散。根据调查可以看出,目前楚雄彝族刺绣产业的生产规模小,产业结构涣散、竞争无序,产业的生产经营形式主要以家庭作坊和个人为主。虽然“彝绣”的年销售收入过亿,但其生产经营形式可称得上是企业形式的不足20家,产值也仅为几千万元。这种以个人或家庭作坊为主要生产经营形式的状况,使楚雄“彝绣”产业表现出生产规模小、结构松散的现象。因为个人和家庭作坊属于非正式组织,之间很难建立有效的沟通。因此,经营行为通常缺乏规范性,而当众多家庭作坊和个人的生产经营行为缺乏规范性时,其整个行业组织就会表现出一种涣散的结构形式,这种松散的结构形式又会导致市场的无序竞争。
2.市场狭窄无序。从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的“彝绣”产品基本都是机绣产品,即从电脑制图、绣片生产到绣品加工全都是机械化生产。机绣产品成本低,效率高,销量大,是目前“彝绣”市场的主体,但由于缺乏创意和产品研发投入,厂商之间相互模仿抄袭,使得产品种类单一,其价格虽然低廉,却散失了传统“彝绣”的文化底蕴。此外,随着顾客的理性消费,这种粗陋、千篇一律的机绣产品由于缺乏创意和民族特色,产品市场空间很难再拓展。而以“公司+协会+农户”模式生产的“彝绣”产品虽然是纯手工工艺品,产品兼具民族特色和传统工艺色彩,购买价值高,但由于耗时长、效率低,导致产品的价格也高,市场销售额度难以提高。
3.产品竞争力弱。根据调查可知,目前楚雄“彝绣”企业的图案设计,要么照搬为数不多的传统图样,要么模仿、抄袭其它刺绣企业的设计成果,几乎没有自主研发投入和创新。此外,由于绣娘刺绣的技艺参差不齐,即使企业给绣娘提供了相同的绣样,绣出的产品也是各有千秋,产品质量同样难以保证。而机绣产品,工艺水平更是粗陋。总体来看,目前市场上的彝族绣品,不管是传统的手绣还是机械化的机绣产品,既没有传承和提炼好传统刺绣工艺,也没有很好地借鉴和吸收现代技术和工艺,由此生产的“彝绣”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缺乏创意、散失特色和没有实现标准化生产的“彝绣”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类千篇一律,很难吸引顾客的眼球,导致“彝绣”与苏绣、湘绣、苗绣相比,市场竞争力极弱。
4.高技艺绣娘匮乏。“人才瓶颈”是制约“彝绣”市场开发的另一大阻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彝族的年轻女孩渐渐走出村庄去大城市打工挣钱或学习深造,几乎没有人愿意留在家乡专心学习刺绣技艺。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目前在楚雄从事“彝绣”生产的大多是中年妇女,难觅年轻女子的踪迹,导致绣娘年龄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精湛的传统绣技逐渐失传。此外,绣娘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基本都是小学或初中文化水平,“彝绣”从业人员知识面狭窄,这也为“彝绣”民族工艺文化的开发与传承带来了困难。一直以来,“彝绣”都沿袭着“亲友相传,师徒相授”的传统方式,而现代化的“彝绣”工艺培训学校寥寥无几。传统授艺方式的培养周期长,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使得“彝绣”市场化进程难以推进。
三、“彝绣”工艺品市场开发的对策建议
1.拓展产业空间。在现代消费观念的冲击下,“彝绣”原有消费群体不断减少,但彝族民众仍然是“彝绣”的主要消费群体,穿彝装、行彝礼、过彝节仍然是彝族人的习俗。因此,彝族绣品的市场开发仍然要以彝族消费群体为立足点,在此基础上打破地区和行业壁垒,将“彝绣”特色民族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的衔接起来,促进“彝绣”产业与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丰富“彝绣”的产品种类和形态,提高“彝绣”产品的工艺水平,拓展“彝绣”产业的市场空间。此外,“彝绣”产业想要走出产品种类单一、工艺水平低下以及竞争无序的市场困境,就要通过技术创新,增加“彝绣”产品的创意性,将“彝绣”从服装市场引向纪念品、日用品、收藏品等市场领域,进一步延伸其产业链条,拓宽“彝绣”市场,开辟“彝绣”生存发展的新空间。
2.建立网络营销平台,拓宽市场。在电子商务盛行的时代,“彝绣”网络销售的平台建立,不仅可以节约市场开发成本,还可以充分利用物流和信息流,让更多人了解并购买“彝绣”民族工艺品。所以,建立完善的网络销售平台,打造“彝绣”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是解决目前“彝绣”产业市场开发短板的主要途径。此外,紧跟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不断拓宽“彝绣”销售渠道,拓展营销市场,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构建“彝绣”电子商务展销平台,扶持“彝绣”小微企业,引进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并借助和借鉴其他民族工艺品的营销渠道与营销经验,是突破“彝绣”营销滞后,市场狭窄瓶颈的主要方式。
3.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力。当今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已然成为增加市场份额的重要砝码。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就是“品牌”,任何产业乃至企业若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就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毫无疑问,知名度越高的品牌,其所占领的市场就越大,经济效益也越高。彝族刺绣产业想要发展壮大,想要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努力打造属于自己产业的知名品牌,从民族文化和工艺技术的角度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利用巨大的品牌效应辐射消费者的认知和情感,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
4.重视人才培训,完善工艺短板。针对目前“彝绣”从业人员少、年龄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政府部门和各企业应学习和借鉴其他知名民族工艺品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再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设培训班。此外,地方高校也应设置彝族刺绣制作和经营的特色专业,使学生在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学位的同时掌握传统“彝绣”工艺品的生产经营方法。这样既将愿意学习“彝绣”的新手领进门,给她们传授刺绣知识,引导她们加入到“彝绣”生产经营的队伍中来,还能提高和辅导原有绣娘的技艺水平,激发她们的创作潜能,增强她们的艺术修养,从而为“彝绣”企业服务,为“彝绣”产品服务,为整个“彝绣”产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