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特点及对策分析
——以北京农学院为例
2018-12-08霍春艳敖日嘎王晶晶郭传真张志勇
霍春艳 ,敖日嘎 ,王晶晶 ,郭传真 ,张志勇 ,
(1.北京农学院国际学院,北京 102206;2.北京农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北京 102206)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和人类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多边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而深入,对国际人才的需求也在增长。近年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下,学校的国际化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探索了多种方式,融合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吸引优秀学生,不断提高各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增强学校国际地位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教育的发展历程清楚地表明,地方高校的发展是离不开它们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是其发展的最重要动力。因此,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具有差异化发展的前提和特点。正确分析形势,抓住机遇,针对学校自身特点,规划未来,有利于实现自身独特国际化的战略目标。新形势下,认真分析学校国际化的特点,明确国际人才培养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的作用,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关键一步。
一、国际化教育发展迅速,学校发展内容拓展
五十余年的办学经历,使得北京农学院已经由一个单一农科高等学校发展成为一个“以农为主、多科融合”的高等学府,位于中国的首都,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国际化教育无疑成为北京农学院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1.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在“十一五”期间,学校与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在内的11个国家的20所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学校的专业和学术发展需要,来自50个代表团的200多名教师和管理干部在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学习和交流。接待来自美国、荷兰、加拿大、日本、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个代表团300余人次来校考察和交流。“十二五”期间,学校新增境外合作院校16所,共派出84团组225名教职工访学或交流。仅“十二五”末的一年,学校就选派了教师40余人次出访进行国际交流,占在岗专任教师数的10%。教职员工的教学、研究和管理理念得到不断更新,国际化意识不断提高。
2.国际化办学类型多样化发展。2003年,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启动,开启了学校国际教育的新篇章: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和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共同开展了三个专业两种模式的中外合作项目。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学校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积极开展“3+1”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在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多层次多维度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哈珀·亚当斯大学等开展国内外联合培养,与美国康伯斯维尔大学、日本麻布大学等运行双向交换生项目,促进了学校在校学生与国外合作大学的学习与交流,丰富了国际化教育类型和经验。
3.教育质量稳步上升。多年来,学校分别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和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开展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食品科学与工程及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3+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所引入的国际化教育管理机制和教育体系逐渐取得丰硕成果,教育质量与合作院校保持一致,对本校的教育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截至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有11届近500人最后一年在海外学习并毕业,获得国内外合作院校分别颁发的学位证书,应届毕业生75%左右在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二、高校国际交往功能的重新定位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国幅员辽阔,社会经济发展有其鲜明的特色,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高等教育机构面临着独特的发展机遇。除了人才培养,科研和服务社会这三大功能外,国家要求新时期的高等教育机构具有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的功能。充分发挥这些功能,地方高校各有特色和优势。
1.社会需求增加。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育国际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地方高校的长远发展与其所在行政区域的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当地政府对地方高校的支持具体而明确,地方大学有着各自重要的地缘优势。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正式发布,明确将北京的城市发展定位为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相关领域不同层次的国际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国际教育不仅成为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北京地方大学的发展方向。
2.国际教育多元化发展。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都逐步提升,办学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显然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目前,全国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 000多个,覆盖了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跨越从幼儿教育到博士的各个学历层次,成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国际化教育的发展遇到了发展的好机遇。
三、传统的办学模式已成为地方高校国际化的瓶颈
1.竞争对手增加,挑战形势严峻。地方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由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不同地方的高校国际交往需求不同。北京农学院国际化教育发展并不充分。随着全国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数量上的迅速增加,国内名校不断介入,考生选择范围越来越宽,地方院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由于学校办学条件的巨大变化,大多数中外合作学校不再隶属于各种教育机构。他们大多拥有单独的校园、先进的硬件设备、高比例的专职教师,还有舒适的生活和娱乐设施。与附属于普通地方高校中的中外办学项目相比,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大学校园体验和更灵活的管理模式。同时,他们运行灵活、专业特色鲜明,逐渐成为学生择校的重要选择。
2.农科院校的社会声誉影响学生对国际化专业的选择。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而农科类学生比例却呈下降趋势,转型期毕业生的社会认知度不高。目前,在农科院校的全国招生计划中,传统专业的招生数仅为20%~30%,农科院校毕业生弱势地位仍然明显。学校类型之间差别仍然很大,农科院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专业特征、社会认同等价值趋向仍然处于竞争劣势状态。在报考农科院校的生源中,由于家庭经济背景和对于国际化教育的认知局限,选择国际化项目的学生比例显著低于其他综合院校。农科院校如何提高自身国际化办学的影响,争取优质生源,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难以解决的办学因素。
四、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速学校国际化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核心就是要建设现代化大学,其重要标志就是要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因此,学校今后国际化战略的实现,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逐步落实措施。
1.国际化应该成为学校发展目标。根据学校发展规划,通过国际合作办学,引进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完善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培养具有国际化素质的人才。在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基础上,学校将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联合培养与合作交流,主动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建立具有国际化理念、教学和管理模式、国际化师资等的教育平台,逐步实现与多个国家的高校在4—5个涉农特色专业上的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
2.落实国际化发展目标促进学校发展。第一,积极开展国际化学历教育。目前,我校已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许多农业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了进一步落实国际化发展目标,学校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专业,围绕涉农专业积极探索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模式。依托园艺,动物科学等五个一级学科,从农业硕士的农艺与种业、畜牧、农业管理、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和风景园林硕士的专业学位硕士为试点,开展来华留学生的学历教育;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努力扩大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院校交换生和国际学生的人才培养项目。第二,建设适应国际化的教育管理机制。我校是以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为主的教学科研类院校,其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围绕都市农业的办学特色。在服务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目标、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以目标考核为切入点,根据学校“国际战略”目标,在中英、中澳两种不同的合作办学模式的对比中,探讨中外教育管理模式的融合借鉴,建立符合请、我校实际的中外教学管理协调机制,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第三,积极搭建平台,加强国际合作实习实践教学。结合专业特点,在国内巩固建设稳定的国际化企业综合实习基地,在国外依托合作院校建立国际实习实践平台,开展学生国际化实训工作。利用寒暑假,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合作伙伴,为学生搭建国际实习平台,促进学生的国际实践和培训,提高学生的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