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2018-12-08孙秀清朱炫屹
孙秀清,朱炫屹
(1.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昆明 650201;2.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昆明 650201)
近十几年,中央政府一号文件一直致力于解决农业、农民、农村的三农问题。2017年,中央提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不仅关系着我国广大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这其中,农民始终是最重要的一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完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又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容。目前中国正处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时期,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起步阶段,一方面需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转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本文基于中国现实情况和笔者2018年寒假对山东省烟台市招远辛庄镇石虎村的田野调查的实际,探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1.农业利润薄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农民一定的土地使用权,农民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意愿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一定的劳务耕作,这项政策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仍存在以下缺陷:(1)管理不善。由于农业具有靠天吃饭这一特性,往往当年的收成视天气而定。笔者采访了一户人家,拥有15亩的葡萄地,好的年头每亩净收入8 000元左右,但由于现在劳动力成本和化肥农药的成本普遍偏高,且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很多时候往往收支平衡。2018年该户女主人决定仅种植9亩维持日常。(2)农业老龄化严重。笔者在石虎村做的调查发现,村中耕作的以60岁以上为主,年轻以外出务工为主。由于年龄、体力限制,年老者很难做一些重体力活动,虽然也有所耕作,比如小麦、玉米,但是所种植物以自用为主。
2.就业年龄限制。据调查,石虎村村民在农业发展受限的情况下,往往选择外出务工来贴补家用。但是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的限制,即企业在招聘时往往设置一定的年龄限制,目前企业所招聘人才的年龄往往以40岁以下为主,抛开文化程度,40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很难在城镇找到工作。
3.代际贫困驱动。笔者调在石虎村调查过一户农户,该户男主人曾在某培训学校学习过厨艺,因此在2005年则已外出打工。当时男主人自己在外打工,妻子、孩子则留在村中,后来该户男主人经过在城镇生活,认识到孩子在农村接受的教育肯定不如城镇完善,同时他认为如若孩子一直在农村,则孩子长大以后的社交圈子也仅仅是农村这些同学。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该户男主人将妻子和孩子从农村小学转到城里小学。妻子不再在家中务农,而是在城市某加油站找了一份工作,孩子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不会下楼梯蹬到如今在高中担任学生会部长。
二、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素质低,无技能。我国是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据统计数据得知,2015年底,中国劳动年龄总数为91 09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64.2%;同期农民工数量为27 747万人,占中国适龄劳动人口数的30%。但是,农村和城镇人口在受教育水平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而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决定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稳定性和就业方向。2015年中国农民工监测数据表明,未上过学的占1.1%,小学文化水平的占14%,初中文化水平的占59.7%,高中文化水平的占16.9%,大专及以上的占8.3%。因此,中国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因为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则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的一些工作[1]。
2.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民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更是城镇中的弱势群体。近些年来,劳动力大批量向城镇转移就业,但转移的就业范围较集中,主要分布在“苦、脏、累、粗”这类行业,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并且薪酬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这类行业较少支付一定的劳动保险,在面对劳动安全条件差、工伤等一些后续问题则无法保障。使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对非农就业没有完全的信心,所以土地是农民永远的根,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后的保障。因此,农村劳动力往往处于“候鸟型”的尴尬地位。
3.综合农业发展问题。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往往以兼业式为主,即往返于城镇和乡村,农忙时节回乡务农,其余时节会外出就业。据笔者在石虎村调查发现,已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在农忙时节回乡务农,仅以简单的收割葡萄、苹果为主,没有对其收获的农产品进行改良的思考,仅收获、销售这一简单的流程。据统计,这一流程下来,最好的状况就是收支平衡,另一种状况就是收不抵支。这种兼业式的务工方式,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在城镇形成稳定、长久的工作关系;另一方面,外出务工者由于精力有限,继而对农田的思考较少,无法应用现代化、信息化到农业中。据统计,全村40%的农田已被抛荒。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与就业技能。菲律宾、印度等这种劳务输出大国之所以可以取得成功,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外出务工人工的素质较高。在菲律宾,当地政府相当重视对外务工人员的培训工作。规定每一个出国人员,无论是否为第一次出国务工,都需要加入由招募机构或劳务人员所在实体单位举办的免费出国前定向学习班,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全员培训[2]。在中国,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较低,在城镇市场上的竞争力较低。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国外的经验,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就业技能,不断增强待转移就业人员的能力。同时,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积极开展农村长、中、短期的专业技能和法律法规、外出务工常识等多方面的培训,不断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素质,使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
2.探索适合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日前很多农村劳动力已外出,家中的自留地已闲置,但是很多外出打工者将这片土地看作是他们最后的保障,说明除了这块土地,农民已没有更多的保障。因此根据我国现在的国情,建议对我国农民工进行分层级、分阶段的保障。对于五年以上长期的工作者应该设立如何的保障制度,对三年以上、五年以下的设立如何的保障制度等等[3]。
3.发展中小城镇新型农业化。在当前的大环境条件下,大中型城市由于吸纳能力有限,而农村仍有部分剩余劳动力待就业,因此强化中小城镇建设将是新的一种模式,而这也将成为解决我国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而农业现代化是发展的基础,通过小城镇的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可以不断增强农业领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完善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的机会和转移空间。针对笔者采访的石虎村,该地区应该不断加强小城镇建设,结合当地葡萄、苹果等优势产业,不断进行农业创新,用科技引领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领域的吸引力[4],从而可以带动更多劳动力就业。同时,要结合当地的水库等自然资源,不断发展以休闲农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鼓励大家创业,从而农村劳动力可以就近完成非农的转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