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现实意义与不足

2018-12-08殷菲菲

北方经贸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用工劳动力市场经济

殷菲菲

(舞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河南舞阳462400)

一、加强市场经济环境下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改善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信息的公开、透明是保证劳动力市场中当事双方交易公平的重要保障。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有助于强化劳动力资源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对社会开放,减少劳动力市场上有关各方在信息了解、掌握等方面的差异,改善因信息不对称而给劳动力资源市场匹配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劳动力市场中有关劳动力资源的信息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二)促进劳动力的市场流动性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劳动力资源的流动性是由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导致的。以市场经济视域来看待劳动力的流动性,其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强促进了异地就业的劳动力市场交流,促进了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如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迈入深水区,随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强,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步伐也将加快,劳动力市场流动率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降低区域性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性

区域性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性,在很多国家都存在着,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的时候,因区域性劳动力市场不平衡性而造成的“摩擦性失业”具有很大的普遍性。比如,某一时间段内,有些区域某种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供不应求,而另一区域的这种劳动力资源却大量过剩,供大于求。劳动力市场建设得到加强后,劳动力资源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会得到明显改善,这就为劳动力资源的异地流动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途径,从而使区域性劳动力市场不平衡的问题得到缓解。

(四)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机会

为劳动力资源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减少用工方对劳动力资源的各种歧视,这是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宗旨。从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景来看,为企业自主用工创造条件、为劳动力资源自主择业创造条件、为实现企业和劳动力资源之间的动态优化组合创造条件,将是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大方向,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了企业和劳动力资源双方之间的选择“自由度”,所以也就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机会。

二、市场经济视域下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不足之处

(一)政府调控力量不足

政府调控力量的不足,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建设,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频率和流动幅度。一方面,由于政府目前对劳动力市场现状和劳动力流动情况还无法全面掌握,因而在劳动力市场调控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对于农民工流向、流量等的调控,政府方面可以说是束手无策;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目前还没能建立起以劳动工资为杠杆的就业调节机构,在区域性劳动力资源的流入流出中,政府方面无法通过工资杠杆进行调解;此外再加上一些社会性问题的存在,比如应与劳动力市场配套发展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健全,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都说明政府调控力量的不足。

(二)市场层次结构不足

劳动力市场层次结构的不足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在劳动力资源方面表现为,一是简单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低层次市场占比较重;二是各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每年会以一定的占比涌入劳动力市场,这一层次的劳动力资源在就业稳定性方面略显不足;三是专业型、技术型的高级人才市场上明显不足;四是在产业结构方面表现为,不同产业用工需求差异较大,比如,在住宿、餐饮等服务产业中,对女工的需求量大,而在生产、制作等产业中则对技术型和熟练型操作工需求量大。虽然针对这些问题有关方面设立了专门的劳动力市场管理机构,但是鉴于管理机构在信息交换、设施建设、交易自由度等方面的欠缺,所以,市场层次结构不足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三)劳动力市场执法力度不足

劳动力市场执法力度的不足,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纠纷,由于仲裁机构对于这些劳动纠纷的取证难度大,无法全面了解当事双方的真实情况,因此,其裁决的结果往往难以服众,其裁决的公平性也常常遭到社会舆论的质疑,比如,有些劳动力中介机构,在用工信息的发布和劳动力资源的安排等方面也常常与求职者产生纠纷,由此造成的纠纷虽然能裁定双方责任归属,但却很难厘定双方的经济分歧。尽管《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对于解决这些问题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实际执行力度仍然不够不“给力”。

(四)传统观念转变不足

传统观念对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人尽皆知。虽然国家政府和社会舆情一再号召、呼吁人们要尽快摒弃旧的、不合时宜的用工理念,引导用工单位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公平的对待劳动力资源,但是在劳动力市场中传统观念的影响依然显而易见。比如只重学历而轻视能力的问题、只重资历而轻视技能的问题、只重经验而轻视执行力的问题、只重眼前能力而轻视发展潜力的问题等;再比如,劳动力市场发布的某些招录信息中对于男女性别取向的歧视、对于专本科学历层次的歧视、对于普通院校毕业生与重点院校毕业生学校门第的歧视、对于户籍归属地的歧视、甚至是对农业户籍与非农业户籍城乡户籍差异的歧视等等,这些抱残守缺、陈旧落后的劳动力观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会影响到劳动力资源的入市积极性,进而还会严重制约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发展。

三、提高市场经济环境下劳动力市场建设水平的措施

(一)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社会化程度

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增加劳动力市场信息的透明度,消除信息壁垒;二是建立各类职业介绍中心、就业培训中心等机构,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社会化程度。

(二)完善劳动关系调节机制

具体也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劳动关系调解机制;二是通过仲裁公正的解决劳动关系问题。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为劳动力就业风险提供必要的保障,可以优化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水平。

(四)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力度

信息不对称、用工歧视等问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干扰了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健康发展,对此,政府部门应该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办法,加强监管力度。

总而言之,使劳动力资源就业取向自由化、就业安置市场化、就业机会公平化,是市场经济发展行稳致远所必不可少的必要前提。越是市场经济发达的社会体制,就越是需要一个健康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为其提供持续发展的后劲。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市场具有无以伦比的巨大潜力和非常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却处在初创时期,各方面的不足之处和不协调的地方还非常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很落后,因此,要建设一个完善的任人唯贤的公平自由的劳动力资源市场,还需要用人单位转变传统观念,还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力度,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用工劳动力市场经济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企业诚信用工问题的现状及探讨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方要求“涨工资”,一方期望“控成本” 小微企业犹存“用工难”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