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依据分析
2018-12-07荣志刚
荣志刚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有车一族。车辆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更多的交通事故,因此,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依据进行分析,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中几种常见鉴定项目的鉴定依据。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依据
一、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及其鉴定项目详述
(一)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是指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主体车辆,通过详细的检查分析、按照现有的标准及鉴定方法,对其进行事故责任鉴定及解决事故相关问题的方法。2016年5月1日,我国出台了新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对司法鉴定道路交通事故的技术方法及标准规范等做了严格的要求和限制。在实际的司法鉴定过程中,需要利用车辆工程学、法律学、道路交通学、取证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知识,并结合事发当地的环境现状、道路情况等,作出最准确的司法鉴定。现阶段,我国的道路交通技术鉴定技术还刚刚起步、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在对含有不同鉴定委托事项的交通事故进行鉴定时,需要通过不同的鉴定依据进行科学的鉴定。
(二)道路交通事故技术常见的鉴定项目。道路交通事故,最常见的鉴定项目包括事故车辆的碰撞痕迹及事故车辆的轮胎痕迹、与地面的摩擦痕迹两种,尽管这两种鉴定项目通常被归类于痕迹物证类鉴定项目,但是实际上往往会综合事故现场的所有情况进行鉴定。现阶段我国开展的道路交通事故鉴定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种:1.根据事故现场多辆事故车辆在发生碰撞之后的车辆形态及碰撞部位进行碰撞程度的鉴定;2.根据车辆形态及车辆外观状况判断车辆是否发生过碰撞,并进行是否发生过多车连环碰撞的情况;3.通过车辆外形及牌照对车辆属性进行鉴定;4.根据事故车辆轮胎情况及与地面摩擦情况,对于事故车辆事发速度进行鉴定;5.对于车辆的外部设备及内部设备进行检查鉴定,判断事故车辆是否存在制动失控、转向不灵等安全问题;6.通过事故车内驾驶座情况,对事发时驾驶员的驾驶姿势进行鉴定;7.对事故车辆轮胎与事故现场轮胎与地面残留的摩擦痕迹进行鉴定比对,判断该痕迹是否是由事故车辆所留;8.通过回看录像,对事故现场事发时的路口信号灯状态进行检查,从而判断事故车辆是否发生了“闯红灯、闯黄灯”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
二、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依据分析
上述提到的鉴定项目并不是我国现阶段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的所有鉴定项目,这也就意味着进行道路交通事故的技术鉴定时,要涉及到众多的专业学科,这对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在对这些鉴定项目进行鉴定时,需要遵循对应的鉴定依据进行鉴定。
(一)车辆安全情况鉴定依据。上文提到,车辆安全情况鉴定,主要包括对于事故车辆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灯光系统等一系列直接影响到驾驶安全的系统进行鉴定。现阶段,我国对于车辆安全方面采用的鉴定依据主要有2012年出台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2016年国家标准管委会出台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等。在实际的鉴定过程中,以这些条例为标准进行鉴定,对鉴定过程中遇到条例盲区,要积极结合事故具体情况、通过各个部门的联合讨论作出最符合科学依据的鉴定。
(二)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车速鉴定依据。事故车辆事发时行驶速度,是一项能够直观对事故责任进行判定的鉴定项目。传统的车速鉴定,是通过事故车辆轮胎磨损情况及轮胎与地面摩擦痕迹进行计算完成的,这种鉴定方式不但操作繁琐、还容易造成鉴定误差。随着科技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已经全面开展车速重建技术来对事故车辆事发时车速进行计算鉴定。车速重建,主要是通过车辆形态与力学关系、车速重建软件、车辆内置记录仪器及监控录像等四种手段来完成的。同时,我国交通部门为推动车速重建的规范,为此颁布了《基于EDR的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规范》、《基于视频图像的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等一系列对应的法规,从而协助交通管理部门更好地完成车速重建的鉴定。
(三)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依据。道路交通事故痕迹,是指由于交通事故产生,导致参与到交通事故的车辆及人员产生对应的动作,最终导致事故现场物质形态的变化。在具体的鉴定过程中,往往要对事故现场车辆碰撞凹痕、血迹残留、衣物残留等一系列现场痕迹进行取证鉴定。在进行鉴定时,通常要包含车辆痕迹部位、车辆痕迹深度、事故车辆停靠形态、散落物体位置及区域等多个方面,通过取证后的计算,能够对事故车辆的碰撞情况作出模拟,并对碰撞空间作出估算,从而极大地方便事故责任的司法判定。而对于交通事故痕迹鉴定,通常是遵循2013年我国公安部出台的《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进行的。
综上所述,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能够为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及量刑处罚提供直接的证据。而随着交通事故鉴定项目的增多,通过相应的鉴定依据进行最科学的鉴定。在未来,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鉴定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同时,要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鉴定体系及鉴定项目依据,从而为我国的道路交通发展和规范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韦旨翌.道路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性能检验鉴定的技术运用[J].低碳世界,2018(05):205-206.
[2]孙丽娟.道路交通事故分类与鉴定研究[J].农家參谋,2018(0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