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苏青的《结婚十年》见新女性特点

2018-12-07黄慧敏

新一代 2018年15期
关键词:新女性女性意识

黄慧敏

摘 要:苏青作品中始终贯穿着强烈、明晰而独特的女性意识。《结婚十年》是其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社会女性本体的深刻见解与反思。该小说具有独特浓郁的女性色彩,肯定男女区别的同时,敢于直面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主体意识的失落,建构独立自强的现代女性知识分子形象。整个苏怀青的一生,就是女性追寻独立自主生活的镜子。

关键词:苏怀青;《结婚十年》;新女性;女性意识

一、前言

中国的女权运动是女性在五四之后受先进男性知识分析鼓舞后开展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了社会的批评上,又因为刚开始创作女性题材作品的都是男性作家,因此并没有对女性心理有更深入的描写。(王向东,1996)。

作为女性主义者,苏青作品的内容大多是站在女性的视角和观点来书写。《结婚十年》这部小说真切描写了一对并无感情基础的夫妇十年平凡而实在的婚姻生活,细致地叙述了女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和情感纠葛。女学生苏怀青经人介绍,与从未谋面的男青年徐崇贤举行了新旧合璧的婚礼,步入婚姻殿堂。在这没有爱情的婚姻中,与丈夫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夫妻间的争执,婆媳间的生分,她倍感孤独和失落,并最终忍受不了自身价值和尊严被压抑损害的痛苦,在结婚十年后与丈夫分手。

二、《结婚十年》中女性地位低下的表现

主人公怀青“不幸”生女,被周遭的闲言碎语压得无法翻身,此时的她不是一个伟大的母亲,而是像“做了错事的人”忍受着亲戚对自己的冷言冷语,甚至自己的母亲也好像觉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家说话竟也生分了许多。这便是封建社会重男轻女之风的最好印证,在他们眼里,女性只是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已。

然而,在怀青决心改变自己去小学当教员时,又有闲话传出来,“听说学校校长长得很漂亮呢”(苏青,2009),这是对女性的歧视,在大众眼里,同异性工作往来就是不守妇道,就是被批评的对象。

作为怀青的丈夫,周崇贤虽然上了大学,思想里却仍然是守旧的男权思想。他不喜欢怀青看书,他觉得女人就应该对男人撒娇。当他知道怀青写作投稿时,他明确表示了反对。女性在封建家庭、封建男權的压迫下举步维艰,这里也体现了女性价值的失落,新思想是有的,但是现实婚姻生活中的女性往往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追求,以自己的牺牲来维护婚姻家庭。

小说中最后怀青离婚是最经典的一笔,当得知丽英已经怀上了崇贤的孩子时,怀青坚决要求离婚。在传统社会里,女人是没有离婚的权力的,男人可以抛弃她们,她们却绝不能做出背弃家庭的事。而此时的怀青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女性,更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人就拥有诸多权力,包括离婚。同时,她的退出并不是懦弱或者无原则的妥协,而更多是出于丽英和自己的未来的理性考虑。

三、《结婚十年》中的新女性形象特点

(一)对纯真爱情和美满婚姻的向往。苏青笔下的苏怀青对爱情和婚姻充满了向往,即使已为人妇,在遇到自己以

为的“真爱”———应其民时,也敢于大胆表露自己的感情,甚至在发现自己怀有身孕时,还有过为真爱舍弃家庭和孩子的念头:“舍不得他,我只恨自己,恨腹中一块肉,当夜我就起了一个犯罪的念头,我想打胎”(苏青,2009)。对于家庭,怀青曾经心里想到“对于‘小家庭三个字倒确实有些心向往之”。

(二)追求人格尊严的意识,不甘受到男人的压迫

首先,苏怀青认为男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男人受到女人的尊敬,同样也应该尊重女人。她在受到丈夫的委屈后,“索性掉下泪来同他吵。对自己受到的委屈,苏怀青也不像传统妇女那样忍气吞声,而是直接反击,发泄出来,“我说谁要喝你奶,人奶又腥又淡一些味道也没有。她讪讪地自进后房去了。(苏青,2009)。

(三)追求经济独立,不愿做男人的附庸。小说中不止一次提到她要找职业的意愿。她对丈夫不愿负担养家的责任而懊恼,想过找职业出气,因家庭生活困难想找职业挣钱补贴家用,“我很难过,巴不得能帮他赚些钱来补贴家用,而且最好在面子上能够不让他知道”(苏青,2009)。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苏怀青终究想过找职业,也终究迈出了这一步。

(四)正视自己的欲望,对和谐的性爱有着美好的追求和渴望。中国封建社会建立在两性关系领域特别是女性愿望领域中的男性法令使妇女们长期受到性的压抑。两千多年来,妇女的“性”仅仅是为了满足男性而存在,丝毫没有自我价值,但在这里,苏青借苏怀青之口勇敢地说出了广大妇女内心中对性爱和欲望得到满足的渴求。

(五)有自己的爱好、追求和理想。作为知识女性的苏怀青,热爱学习和阅读,即使知道丈夫不喜欢自己看书,依然“常偷翻着他的法律及社会科学书籍看”; 她还有利用文字来赚钱的远大理想,“常摘记抄录下来,准备自己做洋洋万余言的论文”。相反,离开了书本,她便没有了热情。而一旦能向自己的理想迈进,她又会满心欢喜。

《结婚十年》,不仅使作家确认自身“女人”的本质,寻求主体意识,欲达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实现女性自身摆脱男性附属地位的独立型社会角色的定位。而且该作品中的新女性意识对于当时社会女性受众的女性意识觉醒有极大的意义,并鼓励女性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重视自己的人格建设以及着眼于自身价值,做一个有别于传统的新女性,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的女权运动进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2]苏青.结婚十年[M].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新女性女性意识
逆境重塑与缓慢蜕变
“新女性”
《觉醒》中鸽子楼的意象分析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中的新女性形象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革命救赎与大众娱乐:20世纪30年代左翼影片
探寻《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吉所代表的“新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