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018-12-07徐丽萍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文/徐丽萍,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1 前言
2003年4月,我国国务院就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其号召达到条件的企业额外的给予本企业职工一定的退休收入,构建企业年金。然而随着年金会计处理时间的增加,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相关主体进行改善,从而在鼓励员工的同时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
2 现阶段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存在的核心问题
2.1 企业年金的会计操作方式不一致
如今企业年金的会计操作方式并不是一致的,大致反映在下面两点上:
其一,企业年金的提取比例不一致。当下我国企业年金出现了成本费用列支的提取比例不一致的问题。举个例子,国务院强调,健全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地区的企业准许企业把缴费总额列支至成本内,且其比例必须不超出工资总额的百分之四,但像上海等部分特殊地区的地方政府,却允许该比例为百分之五以内,非试点地区和试点地区存在区别。此外,劳动保障部出台的《企业年金施行办法》内提出,提取比例应是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和财政部的规定存在着显著差别,缺乏一致性,造成企业不知遵循哪项规定,无所适从。
其二,企业年金的列支渠道不一致。通过对现下各个企业年金的会计操作方式的观察研究发现,企业年金的列支渠道的规定并不一致,部分企业是在应付福利费内列支的,部分则是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举个例子,财政部在其出台的《财政部关于企业为职工购买保险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内提到,非试点地区企业的企业年金应当自自有资金、福利费或者利润内进行列支。而国务院曾强调,健全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地区企业允许把缴费总额内不高出工资总额的百分之四的部分列支到成本内。这个列支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企业不知如何做出选择。此处提及的工资总额其实较为笼统,没有综合思量不同职工、不同企业工资水平的差异,适用性差。
2.2 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充分
其一,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不充分。企业年金会计净资产变动表制定的不够具体、企业年金会计资产负债表不健全,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受益人关于年金资产的收益状况的认识产生影响。其次,未明晰书面列示次级账户,倘若运作者采取口头的方式对资金走向进行调整,既很难保证其真实性,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受益方的资金利益关系。再加上披露的内容仅仅包括年金专用的净资产变动表与资产负债表,牵扯的内容非常少,既无法迎合信息使用人员的实际需要,相关受益人根本无法通过它直观的获取到与会计主体具体核算有关的内容。
其二,财务报表应遵循及时、充分、公开、有效的原则进行披露,但实际上由于财务报表的构成的健全度不高,造成企业年金有关规范对象对于有关信息披露承担的责任并不清晰。正因为如此,有关披露对受益人的保护力度并不强。众所周知,企业年金基金和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受托人以及账户管理人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对报表披露进行处理时,其关键在于:哪个是制定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的主体,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受托人以及账户管理人对于企业年金有关信息披露应肩负何种责任。首先,《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一企业年金基金》没有详细的阐述此责任问题,这给有关责任人推诿责任提供了空间。其次,企业年金基金的运行效益会给受益人选择基金运作的标准阐述一定影响,这势必会导致基金运作主体不愿意对外进行信息披露,抑或是只能有选择性的进行信息披露,披露有利信息,对自身不利的则进行粉饰处理。再者,企业年金管理试行办法及其会计准则中指出的职责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当事人的决策,就算实施信息披露,也难以确保企业年金基金运行负责人不会有所隐瞒。
3 现阶段我国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结合国外经验,统一企业年金规范
如今我国在实施企业年金会计处理的过程中,仍旧缺少统一规范的企业年金准则规范年。比方说前文提及的提取企业年金的比例不一致、企业年金的列支渠道不相同等。结合国际年金会计经验不难看出,美国等国家出台的会计准则中都单独的统一规范了企业年金的会计处理,并建立了统一体系。但是从如今我国实行的会计准则的实际情况上看,尽管存在像《企业年金基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等,但在企业年金的管理和运营商依旧缺少统一规范。所以,有必要制定统一的企业年金准则,以提高年金的会计处理的规范性、一致性,从而能够更真实、科学、至关的体现出“年金投资”与“年金基金资产”等.同时,要结合年金基金投资的性质、目标以及特征,参考国外优质经验,出台统一的、规范的年金准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3.2 重视在信息披露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并予以处理
其一,拓宽会计披露的深度、频度、广度。加大力度对和企业年金有关的委托人、代理人或者受托人的信息和责任等确定性信息的披露力度,及时披露财务分析信息与财务预测信息。多方面确保披露信息的系统性与全面性,提升企业年金会计信息的精准度。
其二,合理的调节财务报表,完整而又充分的披露信息,提高报表信息的系统性与完备性,确定资金利益走向。同时,要对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变动表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整,在此账户下列示出一些次级账户。如此既能有效降低运作者口头调整资金走向的问题的发生几率,又能利于相关人员对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营状况产生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
其三,增加会计披露的形式。企业应依托企业年金会计报告的方式定期向受益者报送企业的运营情况等信息,通过加深对基金投资组合的信息使用者的了解,获取到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状况,从而对企业年金管理的绩点效率得出更科学、系统、合理的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