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研究

2018-12-07鄂玉荣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巨额财产合法行为人

鄂玉荣

(黑龙江国大律师事务所,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一、本罪中的“无罪推定”原则和“持有”原则

1.应坚持“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刑法》里有超过400种需检察机关承担调查举证工作的罪责,但不同于其他刑事案件的是,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举证责任上学界对“是否存在有罪推定”存在较大争议。当检察机关要求犯罪嫌疑人说明巨额财产来源时,如嫌疑人所述来源不清,或被排除财产来源合法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就要承担“触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不利后果。从根源上讲,这一争议是对举证责任的认识分歧,说到底就是谁在举证的问题。按刑法中的规定:“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且本人不能说明合法来源是合法的。”同时结合需由嫌疑人举证的情况,这时就会出现这样一种假设:如不能说明来源合法,就推定有罪。无罪推定是任何一个法治国家普遍采用的刑事司法原则,通俗地讲就是:嫌疑人无须自证清白,不能因为无法或不能自证而认定有罪。而如果公诉机关片面要求被告人承担出示充分、确实的证据以证明来源的合法性,无疑是与此相悖。因此,笔者认为,在此类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司法检察机关务必须坚持“无罪推定”的原则。首先,嫌疑人对来源进行说明是行使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即使不说明也不能承担被追究刑事责任。其次,本罪的首要前置条件是“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故此在调查取证阶段,应先秉持“无罪推定的”原则切实查清行为人收入支出情况,当结束后对仍无法查明的巨额财产来源,才可令行为人说明,但这仅是一种说明而不等于举证。

2.应按“持有原则”决定本罪的适用范围。按刑法第395条之规定,本罪适用于国家工作人员,同时刑法第93条及其相关解释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和范围做了明确规定。但有司法界人士据此争论,其他非现任国家工作人员,如离职国家工作人员是否适用?笔者以为,对该罪的落实点在于“非法持有”。在本法条中体现的是一种“持有原则”,即行为人不但是“非法持有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的,还是“本人不能说明合法来源”的。从语意上看,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递进补充,而不是并列关系。同时,在已有司法案例中,一旦检察机关确定了犯罪嫌疑人是处于“非法持有巨额财产”的状态,就可以引入对本罪的侦查活动。那么,如果有证据证明该离职人员,在离职后所持有的巨额财产形成于在职期间,且不能说明来源,即可适用本罪。

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刑法第93条对“国家工作人员”一词的涵盖范围正逐渐产生变化。故此,笔者认为,应借鉴外域国家惩治贪污、受贿的相关立法经验,将本罪的适用范围合理扩大到更大的人群范围,可更好地实现全社会多层面治理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的现实司法问题,而不只局限于公有权利领域。

二、对本罪中“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的计算与认定

1.对“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的计算。由于在本罪中和相关司法解释中都没有对如何计算“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做出详细规定,故也没有统一的“支出”“合法收入”的司法定义。我国司法界的一些学者根据实际案件处理,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计算方式,如陈正云教授提出,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增加的全部财产+支出-合法收入;还有其他人提出了下面这个公式:巨额财产=扣押财产+行为人以往的所有支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以外的犯罪金额-行为人合法收入-行为人违纪等非法所得金额。笔者认为,对待此问题,首先,应确定其犯罪时间,时间确定后即可相应确定合法收入的范围、支出的范围等。其次,应参考社会平均标准,即“开支”的计算可参照当年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值,“收入”如无明确记录的可参考当年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再次,要明确收入调查范围,如工资、存款理财、彩票、受赠或继承等。而接受吃请、特殊服务等不应该纳入调查之内,主要是数额没有明确的计算依据,没有公信力。

2.造成“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中收入具体数额难认定的一些原因。一是嫌疑人提供对于巨额财产线索不具备可查性,嫌疑人只说明部分财产来源,且线索不具备可查性也就无从查起。二是嫌疑人将巨额财产归结到已经去世的父母、亲戚朋友的赠与或继承上;或个人合法经商所得,但合伙人不是去世,就是下落不明,妄图通过“死无对证”而瞒天过海。三是嫌疑人将巨额财产来源说成是地下金融投资、民间高额借贷等,甚至辩称“借款收款都为现金交易,故可产生高额回报”。四是归结于合法经营活动的收益,虽然《公务员法》禁止公务人员从事经商活动,但只要能证明是合法经营所得,就不能认定为来源不明。

3.造成“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中支出具体数额难认定的一些原因。一是支出时间跨度很大,这是嫌疑人工作年限较长造成的。想准确查明长时间内其生活实际支出数额,是难以实现的。二是非生活性大额支出较多,一般包括境外旅游、境外购物、子女出国留学和境外赌博等。具体费用难以核实,无法做到真实取证。三是以行贿、收买或增进感情为目的的赠与他人财物,如购买并赠与名表、车辆和房产等,在案发后基本无法取得该部分证据。

猜你喜欢

巨额财产合法行为人
自杀案件如何定罪
诈骗罪中行为人取得财产的特殊情形
合法外衣下的多重阻挠
西班牙推动废除合法卖淫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共犯问题研究
敲诈勒索罪
司法会计鉴定人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件中检验鉴定内容及防止出现的问题
报告
谨防“合法”干预司法
论共同危险行为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