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效率的对策研究

2018-12-07焦旸天津财经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务工作效率管理者

文/焦旸,天津财经大学

随着高校教育体系改革,教务管理越来越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保证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也在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使传统教务管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与挑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水平,优化教务管理的效率,是每个教务人员都切实面对的重要问题,教务人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1 教务管理的特征

根据教务管理的要求和现实操作程序来看,教务管理的特征可分为几个方面:

1.1 管理涉及面宽泛而复杂

教务管理工作涉及面非常广泛,无论是教学大纲和计划的拟定、课程体系的规划设计、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教学质量的考核督查等大的方面,还是成绩管理、学籍管理、考务管理及日常事务等小的方面,都是教务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而且,大量的教务管理工作还会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不定期更新,工作量庞大复杂。

1.2 业务操作相对规范

教务管理所面临的工作多半是重复性的,这些重复性主要来自于在一定时期内教务规章制度的刚性约束。教务规章制度的建立是有比较大的成本的,因此,一旦建立之后就会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在这段稳定期内,教务管理工作皆是围绕着这个制度展开,学年工作基本上较为相似和重复,即教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较为明显。

1.3 网络信息处理技术相对便捷

计算机远程及近端处理技术在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上不断得到应用并且已经富有成效,使得教务信息的发布传达更具及时性、便捷性、有效性和共享性,极大地提高了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但需注意的是,现代信息化操作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人工操作。

1.4 与其他管理部门最终目标的一致性

教务管理只是高校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同样是在全校整体管理目标的框架结构下独立开展工作的,但是其目标必须与其他管理部门目标相一致,即在整体管理与局部操作的基础上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实现高校管理效益最大化。

2 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效率的迫切性

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效率是当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也是着力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

2.1 教务管理工作效率影响高校教学改革进程

高校教学改革的进程不单单取决于一所高校的师资力量和学生质量,更多地受到教务管理工作的影响。教师的授课进度、难度以及学生的课程学习考评等都是教务管理工作必须关注的内容,尤其是教学大纲的修改和教学计划的实施是高校教学改革理念在行文上的表现,大纲的贯彻落实等是教务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首要任务,一个积极的团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合理并有效地完成这些工作,从而能够有力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

2.2 教务管理工作效率影响高校核心竞争力

高校核心竞争力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教务管理则既包括硬件又包括软件,硬件主要体现在现代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升级和发展,软件则主要表现在教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以及个人和团队力量的不断进步等。因此,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会影响高校教学质量,进而影响高校竞争力。

2.3 教务管理工作效率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逐渐升级,高校发展亦是如此,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现存的高校之间竞争的不断炽热化,而且高校之间存在着政策优势上的不平等,比如“985”高校、“211”高校,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享受比一般高校更多的资源优先权。那么,对于非重点高校而言,实现其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就必然依赖于高校的管理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而在评价管理制度的优越性上,教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首当其冲,是作为考察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3 影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效率的因素

3.1 综合素质较低致使管理者工作效率低下。一些教务管理者由于自身专业素质较低、工作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原因造成自身工作能力一般,加之工作服务意识缺乏,工作态度较散漫,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3.2 学校及院系教务管理运行的制度系统不完善和教学管理硬件设施的配套不足使得工作效率不高。近年来,各高校都逐步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务管理规章制度,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某些方面还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即时性的

教学管理需要。同时,教务管理的场地、办公设备等配套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管理效率。

3.3 教务管理工作内容的繁杂性和教务管理过程中沟通协调不足导致教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教务管理工作由于其涉及面较广,牵涉服务对象较多,在具体事务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存在重复性和反复性,这不仅加大了工作量,同时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4 提高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思考

教务管理工作效率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务管理质量优劣,在高等教育大力发展的时刻,教务管理工作必须跟上步伐,才能成为教学进步、学校发展的助力。因此,必须积极采取合理对策,大力提高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效率,提升教务管理质量。

4.1 积极主动提升教务管理者自身素质

教务管理者作为高校教务管理的主体,必须懂教育、会管理,要主动了解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趋势,掌握教育和管理规律,熟悉工作内容,了解管理对象的性质、特征,掌握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及其工作范畴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科学地进行教务管理。除了自身能力素质外,管理者思想意识动态对于工作的开展也至关重要。教务管理者应明确自己的职责,树立良好的工作心态,为学校、为教学、为师生服务。只有正确看待工作,具备工作质量和效率意识,以高度的热情和饱满的服务精神投入到教务管理工作中,其工作效率的提升才具有实质性进展。

4.2 理顺并协调好管理中的各方关系

教务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充当着桥梁与纽带作用,架设于领导、教师与学生之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务管理对象日益多面化,加之教务管理工作内容的庞杂性,教务管理工作中的沟通协调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工作中,教务管理者要善于与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在协助领导进行教学管理的同时,要多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遇到的困难、问题,尽力帮助协调解决。

4.3 树立超前的工作意识,充分利用零散时间

树立超前的工作意识,将工作做在前,对于提升教务管理工作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工作的庞杂性致使教务管理者在工作中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处理一些繁杂琐碎的事务,这就要求教务人员善于整理资料、分割时间模块,将部分工作任务进行时间上的腾挪,以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教务管理工作每年的工作范畴大致不变,我们对各项工作内容可以根据以往的时间安排提早进行前期准备,理顺工作思路,完善相关环节,这样在工作任务下达时就能够较快地执行工作任务。

4.4 开展创新性的工作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源泉,教务管理工作创新对于工作的开展有着促进作用。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手段对于教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教务管理工作由于其涉及的范围广,接触的人面广,事务本身具有繁杂性,因而需要有科学、合理、新颖的工作思路来指导工作。对这些方面的创新离不开管理者自身经验的积累和对发展态势的认知。因此,管理者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要善于把握当今高等教育发展态势,积极主动地关注与本行业有关的新闻时事和学校院系、学生发展动态,以人为本,辩证思考,启迪心灵,开创工作新思路。

猜你喜欢

教务工作效率管理者
请别拿管理者的标准要求员工
效率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优化研究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窗口和镜子
浅析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创新探讨
哈佛大学《Harvard gazette》
从孔子的管理思想谈管理者的自我修炼
10种方法助你提高工作效率
写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