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在黑龙江省高校人才培养思政课应用的意义
2018-12-07曾光顺姜丽萍李立菊
曾光顺,姜丽萍,何 冰,李立菊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黑龙江红色文化根植于黑龙江省的土地,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时代性、教育性和引领性。黑龙江红色文化在革命文化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以及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与作用。将其融入人才培养中的核心课即思政课,可以在红色文化的浸染中不断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使黑龙江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在大学生中充分彰显。
1.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在黑龙江省高校人才培养思政课建设中应用具有重要价值。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是黑龙江省的独特标识,是黑龙江红色文化的核心。黑龙江红色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体现了“革命理想高于天”。东北抗联将士、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人民解放军10万转业官兵等北大荒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钻井工人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贞不渝,这种矢志不移、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历久弥新、价值永恒。将其融入人才培养中的核心课思政课教学是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需要。将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黑龙江省高校人才培养思政课,讲好黑龙江的红色故事,科学阐释黑龙江红色故事的历史渊源、历史事件、英雄模范人物及蕴涵的党的初心和使命,赋予黑龙江红色故事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涵,让黑龙江红色文化直抵大学生内心,让黑龙江的优秀精神润物无声,对于充分发挥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与功能,加强大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大学生的优秀品德和健康人格,促进大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社会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凝聚青春力量建设现代化黑龙江,积极投身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黑龙江省高校人才培养思政课对推进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2.将黑龙江红色文化融入黑龙江省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特别是人才培养核心课、灵魂课即思政课,将其渗透到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育途径,在红色文化的浸染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教育效果,使大学生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坚定的理想信念。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所做的报告明确提出,广泛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使干部工作精气神明显提升,新风正气持续上扬,龙江文化的精神力量充分彰显。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黑龙江红色文化渗透着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向往、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对时代精神的创造,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内容生动、感染力强,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最好的教科书。黑龙江省思政课教师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广泛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就要将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并同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用黑龙江省的革命历史文化“素材”和“片段”,来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对提升课程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强化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引导青年学生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坚定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具有重要意义。要构建嵌入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育人体系,将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教学体系中,从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的“富矿”中提炼“教育点”,深挖黑龙江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大力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使龙江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充分彰显,有利于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团结协作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轻易低头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红色基因不断凝聚大学生的青春力量、不断增强高校人才培养核心课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3.黑龙江省高校把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引入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培养攻坚克难、艰苦奋斗、勇创新路、顾全大局、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品质,坚定龙江文化自信,激发大学生服务黑龙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热情。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黑龙江省的“根”与“魂”,是推动建设现代化黑龙江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高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就要让红色资源活起来,使之成为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凝聚青春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以优秀黑龙江精神教育为切入点探索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的融合,做到黑龙江红色文化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体现时代性和地域性。创建嵌入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实践育人基地,挖掘黑龙江省独特红色文化资源的巨大的育人价值,积极开展现场情境教学,使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实践育人基地成为融知识、文化与教育于一体的黑龙江省高校思政课的第二课堂。通过现场情境教学、实地参观考察和撰写心得体会、考察报告,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演讲等实践育人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东北抗联将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革命气节,北大荒人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和以王进喜、王启民等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大庆石油人培育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学习和弘扬东北抗联、北大荒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人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和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使大学生真正与黑龙江红色文化产生共鸣,汲取历史营养,提升自我,不断激活大学生骨子里的“红色基因”,传承创新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基因”。要使其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坚定龙江文化自信,激发大学生服务黑龙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热情,以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强化青年学生建设现代化黑龙江的使命担当。
4.有利于坚持理论逻辑与历史思维的完美结合,使黑龙江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在大学生中充分彰显,为建设现代化的黑龙江省贡献青春力量。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黑龙江省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利于大学生对黑龙江省产生亲切感,成为黑龙江文化的参与者、创造者和宣传者;可以促进青年学生对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情感目标的实现,强化青年学生建设现代化黑龙江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耐心细致地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充分掌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状况,全面客观地掌握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特点、发展及其传播规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黑龙江省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黑龙江省革命、建设等历史的学习,深入挖掘东北抗联将士的抗日史、革命史,深入挖掘50年代末中国人民解放军10万转业官兵等北大荒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钻井工人的奋斗史、创业史资源的可教育性资源和蕴涵其中的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及其新时代价值,并运用于黑龙江省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特别是高校人才培养核心课、灵魂课即思政课,丰富其课程内容和教学现实资源;要以黑龙江生动的红色文化故事科学阐释教材内容,引导大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四个自信”。要综合采用贴近学生认知实际的案例式、访谈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在对黑龙江省革命建设历史和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思考中,不断坚定龙江文化自信,为实现黑龙江省跨越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爱国、励志、求真、践行,使黑龙江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在大学生中充分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