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fo的收购之争及其发展之路

2018-12-07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戴威摩拜押金

任 晗

(长春大学,长春 130022)

一、ofo简介

ofo小黄车作为一个共享单车出行平台开启了中国新时代的“共享”模式。它的出现,极大地解决了城市出行问题。用户只需要通过微信公众号或是app扫一扫车上自带的二维码,便可解锁密码,随取随用。这个共享单车平台的创始人正是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青年创业者戴威。他在2014年与4名合伙人创立ofo,并成立了国内首家以共享方式运营自行车业务的新型互联网公司。

在融资方式上,由于ofo处于创始初期,其用户只需支付低廉的费用便可享用单车服务,所以ofo需要不定期进行融资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扩张需求以及不断增加的运营成本。ofo共享单车理念的创新以及被看好的发展前景使得其在2016年2月轻松完成A轮融资,金额高达1 500万人民币。此轮融资由金沙江创投领投。3个月后,ofo完成A+轮融资,真格基金投资1 000万人民币。2016年9月,完成B轮融资,由经纬中国领投的投资金额创历史新高,高达数千万美元。正是这些投资让ofo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战略版图,加快其在共享单车市场的占有份额。

二、ofo发展的“内忧外患”

2016年9月的C1轮融资则为ofo后续的发展带来了隐患。此次融资的投资方是滴滴出行。在以往的融资中,ofo与融资方一直保持战略合作关系,然而此次的投资方滴滴却希望将ofo纳入到滴滴的战略体系中。这种定位的不一致让双方矛盾开始不断凸显出来。2016年9月滴滴投资后,就设想将ofo作为滴滴的一个模块入驻到滴滴APP中,但是这项功能直至半年后才在滴滴中开放。

滴滴与ofo矛盾的爆发点出现在2017年7月的滴滴下派高管事件。在2017年上半年,滴滴就已成为ofo第一大股东,拥有两个董事会席位。同年7月,滴滴派本公司职业经理人直接入驻市场、财务等部门。这种行为最初得到了ofo团队的支持,希望能与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交流经验。但是这些职业经理人的越位行为让CEO戴威直接决定开除这批高管。当然,在磨合过程中的不愉快也让滴滴有所防备,他们从2017年9月开始就私自同摩拜商讨合并事宜。然而这种做法并未得到ofo团队的支持,因为一旦合并,ofo团队被出局的概率就大幅度增加了。此次矛盾的公开让这个融资界的“宠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2017年7月后,投资方的观望态度让ofo未获得任何融资。

ofo不仅面临着“外患”,更存在着“内忧”。ofo的兴起带动了自行车制造以及车辆修理修配产业,然而随着ofo规模的不断扩大,问题也接踵而来。从2017年开始,北京市各大新闻网站就开始报道大量小黄车占用公共道路,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处于毁坏甚至报废的状态。由于用户素质高低不一,有些人甚至出现故意损坏车辆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车辆维修效率不高,所以车辆维修率远不及车辆损坏率。车辆损毁率的居高不下使得ofo的运营成本无法有效降低。

除此之外,ofo的主要收入点是收取押金,用户注册后只需要缴纳99元押金就可以享受单车服务,在用户注销登录后押金便返还给用户。这种模式可以说复制了银行的存取款模式,ofo正是利用用户缴纳和提取押金的时间差,将平台上的闲置资金用于投资等收益活动。基于此种目的,该平台在成立之初就采用新注册用户免费骑5次,日后每小时收1元的方式来吸引用户。这种并不被ofo团队重视的收入来源不仅拖垮了想要在单车平台相竞争的二三线公司,同时也让ofo丧失了重要的收益点。运营的高成本加上收入的缺失,让ofo陷入无法高效率运营的困境。

三、阿里巴巴与滴滴的争夺战

在如此“内忧外患”之下,阿里巴巴的注资让整个事件出现了转机。早在2017年4月蚂蚁金服就首次对ofo注资,但是数额不多。有知情人士说,这次合作只是ofo团队想向滴滴施压的砝码,他们并不真想让阿里进入董事会,拥有话语权。双方首次合作的浅尝辄止意味着CEO戴威并不想真正站队阿里,只想在与滴滴的对衡中有更大的筹码。2017年7月,阿里宣布对ofo的新一轮融资领投,不过即使这样,其投入的资金在比例上也远远没有对第一大机构股东滴滴产生威胁。根据《财经》报道,滴滴在ofo董事会中有两席,不控股;ofo五名创始人均在董事会中。据财经社2018年3月报道,ofo创始人戴威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于2月5日和2月12日先后两次将其资产共享单车作为质押物,取得了阿里巴巴共计17.7亿元人民币的贷款。自此之后,阿里顺理成章地通过投资进入到了董事会中,这是戴维预先就设计好的一步棋,希望在自身无法对抗滴滴后能得到阿里的帮助。

在资本市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阿里巴巴三番四次的小规模投资并不是只想赚些蝇头小利,其注资决策意味着它在规划将ofo纳入到自己的战略版图上,以此与腾讯旗下的摩拜相抗衡。本来经过共享单车市场的优胜劣汰只剩下摩拜和ofo两大巨头,但是2017年底阿里资本正式进入哈罗公司,并在几轮投资后100%控股。在阿里这个强大的靠山的支持下,哈罗这匹黑马杀出重围,短时间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阿里希望在控股ofo后将ofo与哈罗合并,对腾讯旗下的摩拜展开围剿。

在金融领域里,最危险的事情就是流动性不足,也可以理解为资金断裂。2018年1月,ofo就宣称将获得阿里10亿美元的融资,可是这笔资金一直未能落实。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ofo的股东滴滴拒绝签字,因为阿里的大规模投资将威胁滴滴的股东地位。

经过双方的博弈,最终在2018年3月ofo将成千上万的小黄车抵押给阿里,获得由阿里领头的10亿元美金的融资,至此ofo完成新一轮的融资。有相关人士认为,之所以ofo会采用抵押融资的方式,是因为这种方式不需要滴滴的签字。当然,此次融资过后,阿里正式进入董事会。按照规定,抵押融资的贷款意味着ofo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有着巨大的还款压力。设想一下,如果ofo既不能顺利融资,又没有能力还款,那么结果无非是两种,第一种是将已经抵押的单车作价卖给阿里,第二种是将单车的所有权归阿里。如果作价后还是不能偿还全部的贷款,那么阿里就可以通过债权优先权获得ofo旗下的共享单车;阿里也可以将债权转作股权,成为ofo的控股股东,将滴滴踢出局。当然,这只是最坏的推测,但对于ofo而言,17亿的融资扣除掉相应的成本支出后,也仅够支撑3个多月,3个月后如何自救便决定了ofo的命运。

四、ofo未来的发展之路

从2017年末开始ofo就饱受着负面新闻的困扰。ofo在2017年6月的时候就宣布将单车的押金从99元上调到199元,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新用户的信用等级不够,所以ofo需要更多的押金来弥补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但是这种行为遭到了大部分新用户的抵制,他们认为这是ofo资金不足的一种表现。除此之外,ofo还取消了月卡优惠,恢复到每月20元。如果用户想要退回押金,步骤十分烦琐隐秘,余额多余的钱不会返还,还通过各种“威逼利诱”想让用户取消退还押金的决定。最让用户难以接受的是,在退还押金后,部分用户被强制捆绑了网贷平台的卡,这一捆绑事件让ofo形象大跌。

本以为ofo的此次17.7亿的融资能让ofo走出困境,但是负面新闻依旧接连不断。2018年的夏天,ofo的海外布局进入到了“寒冰期”,ofo将从澳洲、德国、美国、西班牙、韩国等八个国家和地区撤出业务。据新闻报道,多家自行车供应商表示,ofo已经停产多时。其中,上海凤凰于2018年8月起诉ofo小黄车,称2017年就与ofo签订了多份采购合同,但货款迟迟未能支付,要求其赔偿欠款损失共计6 815万元。还有消息称,ofo整体裁员比例达50%。而这一消息被ofo否认,其官方表示人员缩减是重新梳理团队,但这也印证了ofo裁员的事实。

在ofo获得阿里的抵押融资后,事情并没有走向积极的方向,反而出了面临着业务和人员缩减的情况,这无疑就给了竞争对手的可趁之机。当ofo收费之时,摩拜在7月宣布全国免押金,并以环保的名义推出废旧单车回收再利用的计划,新款摩拜单车已经推向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或许ofo被滴滴收购是个出路。出行一直是滴滴主打的业务,把共享单车作为其中的一个模块可以更加有利地发挥其优势,将出行业务做得更大更广。相比之下,阿里虽然有着雄厚的资本实力,但其业务范围过广,能对ofo投入的资源和精力有限。除此之外,滴滴也对ofo表现出了强烈的收购意愿。滴滴如果仅靠自己推出的单车业务,由于推广力度有限,就只能在三四线城市拓展,而ofo在一二线城市的投放量是滴滴最为看重的资源。再者,ofo手中的用户数据对滴滴来讲也是极为珍贵的,滴滴如果可以整合用户数据,便能与美团相抗衡。所以就不断有消息传出,ofo与滴滴一直就收购协议进行谈判,可能只差签字了。但由于近日滴滴顺风车业务的负面新闻,加上阿里的否定态度,这项协议不了了之。ofo未来的命运究竟如何,只能静观其变。

结语

ofo的创始人之一戴威在最初推出共享单车时只是想让民众的出行更加便利。但是资本的市场永远是逐利的市场,如果无法从长远来进行战略规划,就只能成为资本大头的猎物。但是,这种合作和并购并不能认为是有害的,这样的做法更有利于市场整合资源,将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无论ofo最终是与阿里进行合作还是与滴滴达成协议,都有助于ofo找到自己的出路,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戴威摩拜押金
花式退押金
你看到的是问题,我看到的是机遇
戴威:跪着也要活下去!活着就有希望!
戴威重回ofo
摩拜的宿命
摩拜单车CEO王晓峰谈与ofo合并:不觉得有可能
ofo戴威:你看到的是问题,我看到的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