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竞争力视角的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途径与对策

2018-12-07叶楚许长新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产性竞争力制造业

叶楚,许长新

(河海大学 投资研究所,南京 211100)

生产性服务业是直接或间接为制造业等提供中间服务,以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产品,贯穿于整个生产制造过程[1]。然而目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国际竞争力比较弱,偏重于生产制造阶段,技术以及资本含量低。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比率不断上升,其地位逐步提高,甚至成为了主力军。然而,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贸易逆差也在不断上升。2016年尽管在咨询、信息服务领域分别实现上升走势,但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运输服务、保险领域存在着较大的逆差额,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服务进口,弥补国内服务投入的不足,带动产业的发展。因此,分析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各行业竞争力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探究生产性服务贸易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并提出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产性服务贸易各行业竞争力分析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各行业进出口贸易额均有所增长,但增长额不同。2015年三大传统服务行业旅游、运输服务和建筑服务的服务进出口总额为3 703.5亿美元,虽占服务贸易总额比例超过50%,但相比2014年,总占比下降了10.7个百分点,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新兴服务进出口的优异表现。2015年,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增长至27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5%。知识产权使用出口费虽然总值不高,但其增速居首位,同比增长了64.9%。而且生产性服务贸易各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不同竞争力。本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反映行业发展情况。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指数,是指一国产业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分析行业TC指数变化趋势,可以发现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用的TC指数趋向于-1,并且从1997年起,其国际竞争力也没有得到提高;而运输服务与金融服务虽然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优势,但是其国际竞争力先增强后减弱。此外,信息服务、广告和宣传、咨询在国际市场上由竞争劣势转为竞争优势,其中信息服务的国际竞争优势最为显著。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国际统计年鉴》及中国商务部服贸司、联合国贸发会议,且经整理计算所得。具体从以下三方面阐述:

1.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保险服务与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用从1997年以来,发展趋势类似,在进出口总额上分别增长了8.87倍、10.69倍。但是,保险服务与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用TC指数均小于-0.6,表明这两个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力,主要依赖于服务进口拉动产业发展。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保险服务的TC指数从2000年起有所增大,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地提高。相比而言,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用的TC指数在这么多年间变化不大,说明我国国内对专有权利仍然还不够重视。

2.国际竞争力先增强后减弱。1997—2015年运输服务业与金融服务业被大力发展,运输服务业的进出口贸易额从129亿美元增长到了1 258亿美元,是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产业。金融服务是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薄弱产业,其进出口贸易额在生产性服务贸易中占比比较小,但却是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支柱,带动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运转。在1997—2015年间,运输服务、金融服务的TC指数均小于0,虽然比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用在国际具有竞争优势,但是仍处于劣势地位。与之不同的是,1997—2008年运输服务的TC指数由-0.54增加到-0.13,但到2013年运输服务的TC指数又降至-0.43。金融服务的TC指数由-0.83增加至0后又降到了-0.08。这表明,运输服务和金融服务国际竞争力曾有所好转,但由于发展力度不够及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国际竞争力再次降低。

3.国际竞争力由劣势转为优势。信息服务业、广告和宣传服务业及咨询业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在增加。信息服务业的TC指数从发展趋势来看不断在变大,在国际上竞争力调高,优势越来越明显。广告和宣传业虽然没有信息服务业发展势头旺盛,但是其TC指数基本上处于00.2之间,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微弱竞争优势。2005年咨询业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率变大,之后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其TC指数在2006年及之前都小于0,但在2007年及之后其TC指数都大于0,表明我国咨询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由微弱劣势转为微弱优势,虽然不能与发达国家的咨询产业相比,但其发展前景仍是值得期待的。

二、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

本文在考虑了数据的可得性和参考了以往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贸易竞争力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Michaely波动指数,分析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2],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国际统计年鉴》及联合国贸发会议,且经整理计算所得。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MSI指数)。中国制造业MSI指数在1997—2015年年间呈稳定增长趋势,其中2002—2007年间增速较快,2002年中国制造业MSI指数为0.04,之后五年内以类直线增长,到2007年中国制造业MSI指数已增至0.09。2008年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速减缓,两年中国制造业MSI指数几乎没有变化。2010年之后,中国制造业MSI指数增长速度加快。从中国制造业MSI指数总体来看,中国制造业MSI指数呈现出上升趋势,中国制造业国际经竞争力不断提高。

贸易竞争力指标(TC指数)。中国制造业TC指数在1997—2015年虽然上下浮动,但整体趋势呈现上升趋势。除了聚焦中国制造业TC指数的变化外,还需注重TC指数的值。自1997年的0.03到2015年的0.11这十七年间TC指数均小于0.2,其中2003年的TC指数更是小于0。TC指数显示,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虽然逐渐增强,但是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并不十分显著。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1997—2015年的中国制造业RCA指数均处于0.8~1.25之间,说明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同样也说明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多的竞争者,中国制造业的变动无法影响国际市场的需求供给情况。而且,2006—2015年中国制造业RCA指数虽有变化,但是不难发现整体发展呈现出疲软,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达到了瓶颈期。

Michaely波动指数。1997—2005年的中国制造业MI指数处于[-0.4~0.2]之间,表明中国制造业在这九年之间具有比较劣势,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话语权。但2006—2015年期间,中国制造业MI指数处于[0~0.3]之间,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来看,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劣势转为优势,虽然MI指数变化不够稳定。

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贸易竞争力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及Michaely波动指数四个指标分析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情况,不难发现中国制造业国际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中国制造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制造业MSI指数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部分地位,但是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且从中国制造业TC指数来看,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微弱,即使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从中国制造业RCA指标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已处于瓶颈期,近年来没有较大突破[2]。除此之外,中国制造业MI指数表明虽然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得到改善,但仍然不稳定。总体上,1997—2015年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虽然到得提高,但仍然竞争力微弱。

三、生产性服务贸易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1.技术溢出效应。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是一国竞争水平高低的关键所在。如果一国技术水平落后于其他国家,那么其产业竞争力也不可避免地落后于他人。而生产性服务贸易可以通过国与国之间的技术转移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技术溢出效应从两个方面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一方面是通过FDI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另一方面是通过跨国贸易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生产性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可以产生前向关联技术溢出效应和后向关联技术溢出效应[3]。前向关联溢出效应表现在跨国公司对所投资控股的企业控制能力逐步提高,其中的核心技术由市场化的技术转移变为内部化的技术转移。此外,对外投资程度加重,会迫使被投资的企业学习本土化技术,引起本国技术外移。后向关联溢出效应表现在投资公司与被投资公司可以和第三方合作共同研究出新技术,同时两家公司可以互相学习彼此的先进技术。

2.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生产性服务各行业本身就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生产性服务贸易究其本身就是人力资本累积的过程。生产性服务贸易是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不管是在产业链上游、产业链中游还是产业链下游,都有着无比重要的人力资源输入作用。在人力资本输入过程中,生产性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累积越多,质量越高,就越能够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人才交流学习可以积累人力资本,生产性服务贸易公司可以组织公司优秀员工前往海外合作单位进行交流,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投资公司可以将本国人力资本知识传输到被投资国家,海外公司的驻入同样会使本国人力资本得到增加。除此之外,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资本累积效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其本身。因为生产性服务贸易本身就是知识资本,譬如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广告、宣传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同时,也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人力资本知识进行交流的时机。

3.规模经济效应。生产性服务贸易可以通过进口为本国公司带来先进的制造技术,调动制造业公司的研发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而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4]。并且生产性服务贸易公司在拓展和维护国内市场的同时,可以进行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开拓海外市场,解决国内市场小、规模小的困境,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得到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规模经济效应,降低在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成本,使得本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4.资源集中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在进行国际贸易的时候,国内制造业企业可以利用进口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弥补国内资源的缺失,并且把国内制造业拥有的资源放在优势部门,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使本国的制造业在某一部门上具有国际比较优势,从而使得制造业实现资源配置优化,资源能够得到集中使用,增强公司核心国际竞争力,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

5.制度优化效应。制造业的发展受到制度的约束,因此一个国家的制度对制造业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而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开放度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中国经济制度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此外,生产性服务业在进行贸易过程中,需要先了解他国及公司的制度,才能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并且,企业在接触交流过程中,可以互相学习优秀的管理制度,对国内制度优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

四、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建议

1.优化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一直以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资本密集型产品为辅,产业结构一直被人们诟病,生产性服务贸易也不例外。优化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要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实现资源使用最优化。以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为目的,应扩大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的业务种类和地区,吸引外商的直接投资并加大中国对外投资力度,改变通信服务寡头垄断的现状。中国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在进出口额度一直处于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末尾,但是却在进出口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金融保险机构遍地开花,数量虽多质量却参差不齐,应鼓励金融业和保险业能够“走出去”,而不是在中国这一个市场上你争我抢。并且,金融服务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通信业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国内市场的封闭,国内通信市场主要是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家公司,其他公司难以得到准入资格,导致市场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

2.加大人力资本投入,进行科技创新。中国产业正处于尴尬阶段,很多世界知名产品都产自于中国,但是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收入额度锐减。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改变专业性人才缺乏的窘境。在非机械文明时代,人力资本是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的劳动力基础,决定着一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要增加人力资本的存量及质量,需要国家和企业的通力合作。首先,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严格选拔学生,反映学生真实水平。其次,组织公司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了解国际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使员工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最后,在培养人才时,要注意细化深化专业,培养出专业性技术人员,甚至是复合型人才,而不是什么都懂又什么也不懂的人。

3.优化配置资源,形成规模经济。为提高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应整合生产性服务贸易各行业资源,各企业间相互合作,形成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中国运输服务业企业数量多,但是各企业间争夺资源,抢夺市场,导致资源流失。而且中国运输服务业就业人员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缺乏高科技技术人员。金融服务业为实体经济服务,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中国金融业以五大行为首,中小金融机构遍地开花,融资机构众多,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足以匹配的资源,但是对提高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

4.加强政府支持,完善法律法规。政府政策是国家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导向,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支持运输服务的发展,可以为其他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便利,一个地区或一个产业的高速发展必须基于便捷有效的运输。信息设备的改进和完善,有利于信息网络规模的扩建,打造便捷迅速的网络交通[5],满足通信服务和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同时,信息网络的建设,有利于信息的传播,改变信息不对称状态,降低制造业的搜寻成本。

健全良好的法律法规,可以为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保护,但是目前我国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法律仍存在模糊,不够完善。中国政府应完善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法律环境,避免发生经济纠纷时无法可依的局面。

[1]杨勇.生产者服务贸易国外研究进展与述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7):62-67.

[2]樊秀峰,韩亚峰.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J].国际经贸探索,2012,(5):4-14.

[3]邱爱莲,崔日明,逄红梅.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前向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TFP的影响——基于制造业行业要素密集度差异的角度[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5):41-51.

[4]何林,刘惠.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四类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4,(4):11-14.

[5]任会利.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生产性竞争力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战略应对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