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DP增速下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好事

2018-12-07王勤谟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王勤谟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离退休干部局,北京 100821)

引言

笔者在《从一些实际现象探讨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一文中曾提出:“如果以工业化程度为标准,可以把国家分成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基本实现阶段、工业化起飞阶段三种类型,在政治稳定的国家中,在经济周期景气时期,他们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大体分别为:3%、6%、9%各加减1%。”[1]也就是说,GDP是随经济发展程度的提升而逐步降低的。但这是一个非常粗略的说法,而且没有分析其原因。当时,我国GDP的增长速度是9%加减1%左右,现在已下降到6%加减1%左右。会不会下降到现在经济发达国家的3%加减1%左右?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且是好事。当然,这是从长期的发展趋势来看,因为从短期来看,一个国家GDP的增长速度经常是波动的,甚至是大起大落的。因此,下面试做一些粗略的趋势性的定性分析。

一、工业化起飞阶段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有人认为,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体量有关,体量小时,速度高;体量大了,增速不可避免要放缓,这也是一种客观的分析。下面从另一角度,即经济发展的因素上进行分析。

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从经济本身来说,主要和要素投入(资本、劳动、技术)及其产出效率有关。工业化起飞阶段,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主要和依靠要素大量的低成本投入,与低成本获得技术进步有关。

具体到我国来说,主要得益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和改革开放政策,以及适逢和善于利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国家之间的分工由产业和产品的分工进入产品中不同的经营环节,如研究、设计、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不同的制造环节,如毛坯、零部件、装配间分工。在这样新的分工体系中,首先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把其中的低端部分,转移到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我国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迅速发展为世界制造工厂。

具体地说,主要因素有:

1.充分发挥大量低成本的廉价劳动力的力量,主要是农民工。截至2016年底,农民工总量达2.8亿人。根据2013年《人民日报》报道,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2008年为1 340元,2009年为1 417元,2010年为1 690元,2011年为2 049元,2012年为2 290元。虽然每年都有增长,但总的来说还是很低的。当然,对农民工来说,仍高于其在农村的收入。

2.高积累率。2003—2014年的十二年间投资率由2003年的40.9%增长到48.3%,之后略有下降。近十二年来,投资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52.4%,平均拉动GDP增长5.4%。特别是,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我国于2008年推出4万亿元投资的强刺激措施,2009年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达到87.6%,拉动GDP增长8.1%(孙晓华、李明珊,2016)。资金高度转化为资本的主要途径是:

(1)低消费率。高投资必然会反映在对消费的挤压上。我国最终消费的比例一直处于下降中,到2005年,消费只占全部最终使用的39.7767%,而居民消费的份额更低,仅28.5570%。2007年后再也没有超过50%(王文举、向其凤,2014)。

(2)高税收。以税收收入占GDP比重衡量的宏观税负水平,自1996年为9.75%之后持续上升,2012年之后,基本维持在18.8%左右的水平上;与此相应,自1996年起,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率持续高于同期的GDP增长率。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两者的发展趋势开始逐步接近(谢贞发,2016)。同时,在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的比重高,用于社会文教的比重低。1978年,前者占总支出的64.08%,后者占13.1%,不过,发展的趋势也是,前者逐步下降,后者逐步上升。如2006年,前者占总支出下降至26.56%,后者上升至26.83%。当然,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多种所有制并举,经济建设的投资,也由财政支出一个渠道,向财政支出、民间投资、外商投资等多种渠道并举。

(3)举债。如到2016年6月底,我国的总债务与GDP的比率已从2006年的155%上升到260%,债务总额从49万亿元上升到182万亿元。

(4)土地财政。自2003年以来,土地出让的收入,成为地方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以2011年为例,全国土地出让收入3.1万亿元,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60%。如果将土地出让相关的其他税费收入也纳入土地财政的范畴,地方财政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更高(范子英,2015)。

(5)发行货币。截至2016年末,中国的M2和GDP分别为155万亿元和74万亿元人民币,美国分别为13万亿美元和18万亿美元。中国的货币发行量是比较大的。货币发行量大的后果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作用相当于征税。

3.低资源和能源价格,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也较低。如中国在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而同年中国的GDP为4.99万亿美元,是美国GDP14.42万亿元的34.6%。又如制造业中的基础制造工艺,铸造、锻造、热处理的吨能耗分别比国际先进高60%、70%和47%(余东华和孙婷,2017)。

4.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上,偏向放松环境保护。据有关研究结论,中国环境污染的经济代价已经占到年均GDP的8%~15%(冉冉,2013)。又据2016年环境绩效指数(EPI)显示,中国户外空气质量位于最末的180位,室内空气质量排名116位,综合空气质量指标排名倒数第二(179位)。空气污染导致中国损失了10%的GDP(Hsu et al.,2016)。环境污染导致GDP的损失意味着节省了这笔治理污染的费用,降低了工厂的生产成本。

5.接受外商直接投资(FDI)。国家外汇管理局编制的中国投资头寸表数据显示,2016年9月中国直接投资负责净头寸已达29 61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

6.大力发展出口。利用低价格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和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等,出口额和贸易顺差持续增加。举一个典型例子,苹果手机90%在中国加工,批发价为500美元的苹果手机,苹果公司获得161美元,全球经销商获得160美元,零配件供应商获得17.25美元,中国获得6.5美元。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4.207亿部,全球第一。这个例子说明,虽然中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单位产品中所得少,但由于生产的总量大,总的所得也就很大。自1990年起,除1993年外,持续实现贸易顺差。2014—2016年,出口额分别为14.39万亿元、14.12万亿元、13.85万亿元;贸易顺差分别为2.35万亿元、3.68万亿元、3.35万亿元。

7.通过引进或模仿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主要途径:一是引进先进生产线和购买先进设备;二是吸引外资及其外溢的先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前者始于1950年代苏联援助的156项建设,后者始于改革开放后。由于引进和模仿的国外先进技术,基本上都是行之有效的成熟的技术,无需支出高昂的科研费用和冒失败的风险,也是低成本。

8.国内市场大,生产规模大,工业门类齐全,城镇化发展迅速,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并逐步完善。这些也都促进生产成本的降低,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9.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国家签订自由投资贸易协定,降低国际贸易成本。

综上所述,在工业化起飞阶段,我国老百姓勤劳节俭,以较高的积累投入经济建设;尽力吸收国外资金;发展量大面广的、在国内外大量销售的低成本产品;在全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房地产、家电、汽车等支柱产业,实现高速增长。当然也难免会在某些方面有所牺牲。如,重资本、轻劳动,会拉大贫富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2008年达到最高为0.491,以后缓慢下降,2016年为0.465,仍高于0.4的警戒线);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会恶化环境;重引进和模仿先进技术、轻自主创新,会影响产业转型升级;重粗放、轻集约,会过度消耗资源;重政府主导,轻市场机制,会影响效率等。但从总体来看,抓住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这些牺牲毕竟处于次要地位。现在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特别是在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就不能再继续这种难以持久的不平衡的发展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或转型期。

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GDP增速必然下降的因素

GDP高速增长的结果是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一方面,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完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越来越合理,人的素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越来越高,以及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等因素,都促进经济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越来越提高。另一方面,也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使经济的发展的目标由侧重追求高速发展,转向侧重提高全体人民的福祉水平、知识水平和修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和文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为人类做贡献;同时,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动力——技术进步,也由侧重引进、模仿,转向侧重科技的原始性自主创新。这些也是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的重要内涵,而这些因素都会促使GDP增速下降。具体表现为:

1.农村基本上已经没有剩余劳动力可以向工业部门转移,也就是发生了“刘易斯拐点”,从而推动工资成本上升。虽然中国是否已发生了“刘易斯拐点”,或在那年发生的,有不同意见,但这是迟早会发生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农民工月收入已达到3 274元,与2008年相比,无疑有了很大提高。其他职业收入的增速更高于农民工收入的增速。

2.生育率降低,人口增长趋缓,甚至减少,导致劳动力短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儿女生育和培养成本大幅提高,使生育意愿降低。与少子化同时存在的还有老龄化。如日本,截至2015年10月1日,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26.7%。意味着2.3个劳动力(15~64岁)要负担一位老年人(谢澎,2017)。

3.消费率提高,积累率降低。现在经济发达国家的消费率约为70%。消费率的提高也意味着消费水平升级,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持。

4.新增积累资金中用于教育、医疗、扶贫、社会保障等支出的比重加大,用于经济建设的比重相对减少。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0%~35%左右。经济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在5%~10%左右,社会服务的支出都在50%以上。当然,发达国家的建设主要依靠私人投资。中国发展趋势也与此相同,如2013年中国财政资金中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支出比2005年上升了18个百分点。

5.实现绿水青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为此,用于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费用的占比大幅提高。

6.企业留存利润,由于加大了环境治理、劳工保护、公益事业等社会责任的支出,减少了再投资的比例,包括一些先富起来的人,设立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基金会等。

7.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时期,资本投向产出效率高的东部地区的城市,拉大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进入“共同富裕”时期,实行均衡发展过程中,需要把资本投向产出效率较低的东北、中西部和乡,降低了资本的产出率。

8.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抵消外商来华投资。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2002—2015年,在流量上,从27亿美元增加到1 456.7亿美元;在存量上,从299亿美元增加到10 978.6亿美元。2015年,中国首次跃居全球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并且对外直接投资首次超过外商来华投资,实现资本账户直接投资项下资本净输出(王碧、肖河,2017)。

9.随着低成本的优势逐渐丧失,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等因素,进出口贸易的顺差,可能趋于减少。

10.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中,效率较低的第三产业部门比重不断提高,并超过效率较高的第二产业部门。

11.增加国防支出。国家的富和强是连在一起的。中国2010—2016年期间,国防费用占GDP的比重约在1.3%左右,不但与美国4%和俄罗斯4%~5%左右相比,而且和国际上通行标准相比,都存在增加的余地。

12.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本、劳动、技术的三因素中,越来越侧重于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技术创新。经济发达国家这一因素为70%以上(也有资料说是85%~90%)。事实是,发展中国家随着技术水平逐渐和发达国家趋平,再要提高技术水平,也势必要转向原始性自主创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研究与发展(R&D)的费用占产值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在7%以上,中高技术产业2%~7%,中低技术产业0.5%~1%,低技术产业0.5%以下。然而科技创新虽然是第一生产力,但从成功率的角度看,却是低效率的生产力。也就是科学研究、技术发明直至产业化,每个环节的支出都很大,但成功率却很低。据斯坦福国际研究所统计,R&D项目在技术上能最终完成的约40%;而在技术上获得成功的项目中约有45%没能开发出产品;已经商品化的项目中,约有60%在经济上不能获利(周晓宏,2007)。如此算来,能在经济上获利的项目只有14.52%。又有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为454.4万人,科技成果登记数为34 170项,平均每133人才有1项科技成果;按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活动四十年计算,平均3名以上科技人员耗尽毕生精力才出1项科技成果,产出水平很低(董奋义,2009)。同时科技革命又有其本身的发展规律,如有一个50—60年左右的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理论,前25—30年为繁荣期,后25—30年微微衰退期。目前就处于这一轮长周期的下降波阶段,即前一轮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技革命导致的经济繁荣已消退,新一轮以智能化等为主导的科技革命刚开始,尚未在经济上大面积发挥作用。总之,科技创新,投入大,不确定性或风险性也大,效率低。其他方面的重大的原始性创新也是如此,如福特的流水作业大批量生产方式用了十二年时间,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用了九年时间。

13.援助其他国家,增加国际公共产品支出。如2015年,联合国规定发达国家每年至少将其GDP的0.7%用于对外援助。中国虽不是发达国家,也已开始对外援助。最近的例子,就是2017年5月14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宣布:“向丝路基金新增基金1 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3 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 500亿元和1 300亿元等值人民币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

上述列举的降低GDP增速的因数,并不完全,有些提法也可能不很确切。但就这些导致GDP增速降低的因素而论,反映的是经济发展的目的更侧重于提高全体人民福祉水平,是好事。当然,在中等收入走向高收入阶段时,需要注意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其中的关键还在于,经济发展确实能惠及全体国民,缩小贫富差距,以及科技上确实能有自主性原始创新。而在进入高收入之后,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又要注意防止养“懒人”。

以上,只是一个趋势性的分析,未做定时、定量分析。而且定时、定量的分析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过,研究发展水平与GDP增速的关系,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1]王勤谟.从一些实际现象探讨经济与政治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2,(7).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图说共享发展
拥抱新经济
图说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