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

2018-12-07潘美娟

名师在线 2018年27期
关键词:线段动态数学知识

潘美娟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忠义初级中学,江苏南通 226332)

引 言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有着显著差异,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他们在短时间内很难转变过来,不容易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动态生成式教学法,可以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构建动态化的数学课堂,借此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并升华课堂教学效果,使其在动态中高效学习。

一、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优化课堂教学方针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实现动态生成式教学,教师首先需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准确评估他们的知识接受能力,促使教学进度、教学目标与其学习能力保持一致。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每节课教学之前,需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真实想法,以此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把握课堂节奏,促进动态生成式数学课堂的实现。

例如,在讲授“有理数与无理数”时,教师询问学生:大家通过小学阶段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学习过不少数,概括起来都学习过哪些数?他们可能回答:分数、小数、自然数等,还有刚学习过的负数。教师:大家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的都是非负数,在七年级时已经发现不够用。于是引入负数,将正数和零扩充范围,并罗列一系列数让学生分类,包括0.1、0、3、-2、4.28等。当学生得出结果之后,教师:为什么大家认为0.1是分数?学生:因为它可以写成使其知道分数和小数能够相互转化。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思考整数、分数、小数之间存在着怎么样的联系,借此展开有理数的教学。

如此,通过课前提问与知识回顾,既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还可以引出新课内容,基于他们的视角设计教学方案,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学节奏,为动态生成式教学做准备。

二、引入实际生活素材,构建生动形象课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动态生成式教学法时,教师可适当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有利于动态生成式教学的实现。

这里以“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为例,教师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呈现一些生活中的物体,包括篮球、魔方、牙膏盒、烟囱和火腿肠等,要求学生从中发现熟悉的几何体并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学生会想到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等。接着,教师以上述讨论为基础,展示一幅书房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各个物体是什么形状,找出认识的几何图形,描述它们的特征。然后,教师让学生找出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类似;挂篮球的网袋是否类似于圆锥?为什么?描述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异同点,并在课件中显示各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及名称。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入大量的生活化素材,让学生同数学知识相对照,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与学习这些抽象的几何体,并促进动态生成式教学的顺利实施。

三、增强课堂师生互动,锻炼学生思考能力

动态生成式教学同传统课堂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教学方式的动态化,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强调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1]。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目标与内容开展讨论,增强课堂教学互动。

例如,在进行“线段、射线、直线”教学时,针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定理包含线段的形状、概念,以及线段和射线、曲线相比较等知识点,教师可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6人左右为宜,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各两名,让他们在同伴互助下证明该定理。有的小组会拿出两根长短不同的毛线进行实例证明,有的小组采用画图的方式来证明,有的小组则利用列公式计算的方法进行证明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之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对本组使用的证明方法进行论述和说明,可以发现不同小组使用的方法不同,且具有自身的特点,并要求学生对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增强记忆。

这样,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压力得以释放,心情得以放松,使其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思考和讨论中,有利于他们在课堂互动中对线段、直线等知识点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

四、借助问题情境教学,生成动态数学课堂

动态生成式教学往往需要一定的导向,围绕某一中心设计课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问题情境展开教学,生成动态数学课堂。初中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借助一定的语言描述、图片展示或视频展示,且问题要具有新颖性、个性化、启发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利用问题为导向发散学生的思维,并落实动态生成式教学。

举个例子,在讲解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探究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Rt△ABC中,∠C=90°,其中AB=10,BC=8。设计问题串:sin30°的值是多少?能求出cos30°的值吗?tan30°呢?能继续求出60°角的三角函数值吗?小组合作类比探究45°角的三角函数值,帮助他们巩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接着,设计题目:如图1,一个小孩荡秋千,链子长度为2.5m,当秋千向两边摆动时,摆角恰好都是60°,求它摆至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的高度差。学生思考:哪些线段为2.5m?摆角指的是哪个角?∠BOA、∠DOA分别是多少度?哪些点分别是秋千摆到的最高和最低位置?如何求A、B两点的高度差?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利用问题串引领学生积极回顾旧知识,并思索和分析题意,使他们利用所学内容尝试解题,培养其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能力,并生成动态数学课堂。

图1

五、加强学生学习指导,在动态中生成课堂

初中生受自身学习态度、知识接受能力,以及小学数学基础和家庭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差异性[2]。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动态生成式教学模式时,充分调动课堂学习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及时回应和评价学生的回答,使其树立学习自信,并在动态中生成优质课堂。

比如,在“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入实例:某次国际乒乓球单打比赛中,甲、乙两名中国选手进入最后决赛,那么,该项比赛的冠军属于中国选手吗?冠军属于外国选手吗?冠军属于中国选手甲吗?让学生初步认识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判断下列事件属于什么事件:后天将下雨;2020年地球会被小行星撞击;明天太阳将在东方升起;青蛙用鳃呼吸;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打开电视正在播电视剧;他乡遇故知;守株待兔;任意抛掷一枚硬币反面朝上;自由转动指针,停止后指向9。并让学生说明理由,无论对错,教师均需进行点评,增强对他们的学习指导。

上述案例中,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成现场练习,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让他们利用刚学习的知识来解答数学问题,锻炼其应用能力,在动态中生成高效的数学课堂。

结 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动态生成式教学模式运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紧密结合学生实情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和优化课堂形式,将动态生成式教学落到实处,借此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升他们的数学知识水平。

猜你喜欢

线段动态数学知识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动态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