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传媒教育中的研究与应用

2018-12-06薛子君何治国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定格动画畲族服装

薛子君 何治国

摘 要:畲族服装以其独特的风格与样式在服装领域被大量应用,但在数字媒体领域的流传相对较少,对大众的传播相对狭窄。如何借用现代技术手段传播畲族服装、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应用畲族服装在定格动画的人物造型中,为日后研究少数民族人物造型、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畲族;服装;定格动画

畲族以盘瓠为祖先,自古以来就以盘瓠衍生的形象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盘瓠的形象也应用在服装、配饰、民间传说、宗教仪式中。经过不断的发展,盘瓠的形象演变为龙、凤和麒麟,成为畲族服装的重要元素。2008年6月7日,畲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畲族婚俗服饰的分析

1.1 服装

畲族女子服装形制基本由大襟衫、围裙、绑腿、裙子或长裤组成,平常与汉人相同,结婚或重大场合时会穿凤凰装。相传凤凰装为盘瓠之妻三公主出嫁时帝后娘娘所赐,寓意吉祥,延续至今。不同地区凤凰装的样式也有区分,大体分为福安式、霞浦式、罗源式、福鼎式、景宁式[1]等。其中福安式服装以蓝黑色为主色,上衣领口有零碎的五彩绣花,大襟腋下有一处不规则三角形红色拼布,拦腰围裙绣有左右对称的彩绣图案。霞浦式服装较为朴素,但衣领为两层领,施以彩绣,拦腰围裙上一般有拦腰线及两层绣花装饰。罗源式拦腰围裙最华丽,外围以层叠花边为主,内层四角绣有角隅纹样形式的花卉凤鸟图案。福鼎式胸前的绣花面积更大,也更喜爱人物题材的彩绣图案,袖口内侧有彩色布相接,外翻可作为装饰,领口镶有两颗毛线制成的绒球,当地称其为“杨梅球”[1]。景宁式服饰边饰以彩色面料拼接而成,又以层层花边进行装饰,又称“花边衫”[1],围裙通过彩带固定,下配有饰边的筒裙或长裤。

畲族男子的服装式样有两种:一种是平常装,形制与汉人无异;一种是礼服装,红顶黑缎的帽子,青色或红色长衫,胸前绣有龙纹图案,外套为龙凤马褂,圆口黑面布千层底鞋。礼服只有在婚礼或祭祖的重要场合才会穿。

1.2 鞋

畲族因生活环境要求,女子也要下田劳作,不裹足。畲族女子一般劳作时穿草鞋,做客或节日时才穿布鞋或花鞋。传统花鞋为圆口、蓝黑布、千层底或木底、中脊突出的“有鼻鞋”[1]。女子穿中脊一道的“单鼻鞋”,男子穿中脊二道的“双鼻鞋”。有鼻鞋一般作为婚礼和陪葬专用,平时穿着与汉族无异。花鞋蓝布面白布里,鞋面不高,绣有红黄色的彩色花纹,浙江地区鞋头扎红色穗子,福建地区扎一个红色绒球。

1.3 配饰

畲族女性配饰很多,大致分为凤冠、彩带、银饰几种。

畲族女性最具民族特色的配饰要数凤冠,相传是为纪念畲族祖先,沿袭了三公主出嫁时娘娘给的凤冠。凤冠由竹片、石珠和银饰制成,分为凤头、凤身、凤尾三个部分。畲族人民对凤冠的解释为:刻花银片象征凤身,前额立面象征凤头,后面挑起的部分象征凤尾[1],耳侧坠挂石珠的尾端有数片鹅掌式的银饰象征凤脚。根据样式不同,凤冠分为缀挂式和缠绕式两种。未婚女子用红线缠于头顶,老年妇女用蓝线缠绕较小的凤冠。凤冠是一个遵循传统的工艺品,具有纪念原始祖先的意义,一般在结婚或祭祖时才会佩戴。据《浙江景宁敕木山畲民调查记》中所载的银匠说:“头饰一定要按照自古流传下的方式制作,畲民不能容忍丝毫改动。”[1]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

彩带,又称“山哈带”“字带”,是畲族妇女手工编织的工艺品,既可装饰,也可实用。彩带宽5~10厘米,长度不一,除了用于花边装饰、固定,也可作为畲族男女的定情之物。装饰用的彩带为了裁剪方便,不带缨络;捆绑用的彩带在两侧留有缨络。彩带分为字带和花带。字带流行时间并不长,直至与汉民族文化融合,畲族女性学习文字后才有把字绣在彩带上的样式。样式以密集的文字为主,主要绣有吉祥、祈福的文字。加上畲族人崇尚自然、天地人和,也出现了有表型表意符号,且符号简单,被大量运用。符号字带排列紧凑,呈单排或双排分布,深受畲族姑娘的喜爱。花带多取自然中景物,编织图案简洁,寓意吉祥。花纹有几何形和动物形的图案,如“蝴蝶”“梅花”等。

银饰是服饰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畲族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受历史生活的影响,使得畲族银饰粗中有细,讲究整体的流畅性。畲族银饰蕴含着畲族古老的信息,代表了畲族人民辟邪、保平安和崇尚光明的心理。畲族银饰相较于其他民族而言,样式简单,有追求平安吉祥的寓意。畲族银饰主要分为头饰、发饰、耳饰、手饰、带饰、服饰等。畲族银饰的制作流程十分讲究,包括图样设计、熔炼范铸、锤揲成型、操行雕刻、掐丝镶嵌、组合焊接、细致精修和打磨抛光等[1]。其工艺由五字概况“操、凿、起、解、披”[1]。“操”,为银胚入模型;“凿”,用凿器将边角不平处剔除;“起”,将晾干的银饰脱模;“解”,使用雕刻工具刻画;“披”,将花纹细刻的过程,且融合了平雕、浮雕、圆雕和镂空等技法。与汉族一样,取吉祥寓意的动植物纹饰,造型上又有本民族自己的特色,主要纹样有龙纹、凤凰纹、天象纹、人物纹、动物纹、博古纹和吉祥文字等。

2 畲族服装在《畲族情缘》人物角色中的应用

2.1 服装

《畲族情缘》主要讲述了畲族婚嫁的场面,服装借鉴了畲族的凤凰服和礼服。女子服装样式以凤凰装为主。婚服相较于普通凤凰装会有所改动,服装颜色以红色为主。上衣样式为右衽、立领、连袖、收腰、侧边开衩的大襟衫,下装改为长过脚背的大裙,领口、襟边、袖口和裙边都镶有五彩滚边并贴有彩色织带。凤冠为缀挂式,女子梳凤凰发髻,头顶上放一个五六厘米长的小竹筒,外侧包有红色丝帕,竹筒前侧镶有带蝙蝠花纹的特制银饰,前额挂有三块银牌;头顶披有红色绒布,外侧盘绕三串石珠,耳側分别缀挂三串石珠。鞋子借鉴传统“有鼻鞋”,圆头形,千层底式,青黑色鞋面,鞋头正中拼接而成,鞋口裹有红布。鞋面有深红、粉红、浅黄等彩线所绘制的花卉纹饰。在“行婚”中新娘脚着编织草鞋,鞋在进了夫家后才会穿。围裙以青黑为底,裙面有彩线绘制吉祥寓意的花卉图案,上部连有红色宽边。较窄彩带作为系带,以红黑色为主,中间的花纹黑白相间绣着吉祥如意的字样,两边留有穗子。此设计既保留了畲族服装特色,又符合婚俗文化红火的概念。男性服装则借鉴礼服。

基于定格动画的拍摄要求,要协调人物和场景之间的关系,要求人物角色不宜过大,细节无法完美表现,所以衣服上的图形和花纹做简化处理,既保留图形与花纹的寓意,又可在定格动画中运用,突出畲族服装特色。

2.2 配饰

本片畲族银饰主要借鉴了蝙蝠银簪、石榴耳坠、长命锁、银腰链、花篮牌、九连环戒指、平安铃手镯七种重要饰品。蝙蝠银簪簪首刻有蝙蝠,寓意幸福。耳饰样式繁多,最受欢迎的为石榴耳坠,石榴多籽含有祈求多子的意味。长命锁为民间孩子的项饰,锁上雕有神明形象和辟邪的文字,寓意生命长久,直到结婚前才可取下。银腰链[1]用银箔制成,一般用银链串起固定在腰间。畲族人民认为银腰象征凤凰的尾巴,银器的叮当声被认为是凤凰的啼鸣,能带给他们幸福吉祥。花篮牌[1]是畲族常见的胸饰,图案以牡丹为主,象征花开富贵、吉祥如意,是畲族女性在结婚和重大场合不可缺少的饰品。指环又称戒指,为连环圆形的装饰品,九连环圆戒合起为一个指环,分开又是一串手链,寓为圆满之意,男女都可用。平安铃手镯[1]以二龙戏珠为主,龙身由银链编织而成,龙身缀有十个小银饰,有寿桃、石榴、鱼等有吉祥寓意的动物造型。

银饰造型多为人物角色身上的配饰,不宜过大,造型设计做简化处理,既保证其形态的同时又能够体现其蕴含的意义。

3 总结

畲族服装与定格动画人物造型结合是一种新方向,借由这点唤醒现代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继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文化是艺术设计的根基,动画艺术走出民族之路,其设计融合传统文化是一种必然,相辅相成才能发挥大作用,也使民族文化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蒋昌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系列丛书——畲乡霓裳[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猜你喜欢

定格动画畲族服装
畲族颂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道具服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当代定格动画的技术革新和真实性研究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