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资管”时代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探析

2018-12-06

金融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大资管存贷证券化

在当前市场环境快速变革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迎来了巨大的机遇。资产监管环境的宽松使得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力度、创新能力与转型潜能也得到了空前地提升,这大大加快商业银行营收结构调整,同时还为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及改革提供了重要帮助。

1.“大资管”时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大资管”时代的标志主要是银行启动信贷、理财业务、资产证券化[1]。随着银行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理财产品的类型的不断增加,使得商业银行在近几十年逐渐实现了从存贷歀替代到理财资产管理再到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1.1 存贷歀替代发展阶段

存贷歀替代阶段属于“大资管”时代起步的标志性内容,该阶段也主要是各大商业银行将代替银行客户理财当成银行资产负债调节的重要工具,各种理财产品也成为传统存贷歀的替代产物[2]。存贷歀阶段,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的主要形式就是代客理财,存贷歀替代定位限制了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这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不能够集中经历做好客户的资产增值及服务。商业银行为了发展自身的资产管理业务,逐渐实现从“资产持有”朝“资产管理”方向进行转型,同时商业银行的传统理财业务也逐渐进行角色定位,专注于为客户提供资产的专业托管以及理财服务,这种举措的产生也标志这商业银行从传统的存贷歀阶段向专业化的理财资产管理阶段进行过渡。

1.2 理财资产管理阶段

理财资产管理阶段为“大资产”时代必经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主要是理财逐渐回归代客理财本质,这使得理财业务变得更加市场化、标准化及规范化。同时,2013年银监会推行的银行理财业务也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创新与发展机遇,借此机会银行推出了理财管理计划,在银行的资产管理端口推出了理财直接融资工具[3]。理财管理计划主要是商业银行属于资产管理主体,接受投资者的委托,对投资者资金进行投资、运作以及管理行为,但是银行只负责管理,资产投资风险需要投资人承担。而理财直接融资则为商业银行设置的以单一企业债券购买为目的的投资方向,企业债券购买信息主要在银行之间的市场进行公开的交易,并且在指定的渠道中进行公开的信息披露,属于一种标准化的投资工具。在当前,一些大型的银行也已经获得了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试点的资格,下一步将有很多的行业具备这一资格,这一行为也标志着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朝着资产管理业务的方向不断转型。

1.3 资产证券化阶段

“大资管”时代高级阶段的标志为资产证券化,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监管体系的开放化程度在不断提升,传统的资产转让以及银行理财也逐渐向着标准化及证券化的方向进行转型与升级。国家相关部门与相关政策也在不断推动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比如212年5月人民银行、银监会及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就吹响了资产证券化发展号角[4]。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属于证券化发起者,所以经常充当贷款管理机构与资金保管机构的重要角色,通过资产管理获得营收,这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巨大发展空间。

2.“大资管”时代对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影响

“大资管”时代,商业银行发生了巨大变革。同时传统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也受到巨大的冲击,这也提示商业银行转型的必要性。

2.1 经营方式的改变,使得绩效管理对象与角色更加多元

“大资管”时代,很多的部门与机构都加入资产管理、委托、产品开发的活动中,传统的考核对象、职责定位与分工出现巨大变化。同时,跨行业、跨板块以及跨部门的联合营销事项的不断增多也对联动业务的考核诉求不断提升。

2.2 银行存贷歀的数量下降迅速,存贷歀管理的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增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财富积累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社会金融资产的配置结构也从以往的单一性逐渐转变为多元化,这也使得传统的存款等基础的金融资产比重在不断的下降,各种金融资产比重在不断的提升。当前,当前表外资产管理力度的不断增加与开放性产品的不断增长也使得存贷歀管理中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这对银行的资产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

2.3 传统经营理念变革迅速,绩效管理思想变化巨大

资产管理监管的开放化程度不断提升以及商业银行市场化发展不断加快,使得各个商业银行竞争主体在不断的扩大,银行传统的存贷歀业务与经营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累积的经营思想越来越强烈。

2.4 利差逐渐收窄,净息差提升与管理难度也在不断提升

当前,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利率市场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资金与客户竞争[5]。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资金托管回报要求也要不断提升,银行方面的收益在不断下降,这样从资产及负债上都对银行利差空间进行了压缩。客户对高收益水平产品的需求,迫使银行提高付息率吸收存款,从而对银行净息差的提升造成负面的影响。

2.5 风险管理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管理重点也从表内转移到表外

“大资管”的业务主要体现在表外,表外的交易结构往往比较复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风险传染性。但是,当前的商业银行风险考核指标依然局限于表内数据,自营与理财汇总业务份额及产品投向不能得到集中的展现,这样就不能够完全反映出表内外的风险。

3.“大资管”时代下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创新建设

在“大资管”时代,要求商业银行充分发挥绩效管理在推动银行发展中的作用,通过不断完善绩效管理方法及绩效考核方案,实现商业银行的创新与转型发展。

3.1 正视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始终坚持绩效管理的方向

商业银行需以自身的发展战略作为导向,顺应行业市场发展的需求,针对行业市场变化制定出合理的应对策略,在银行内部积极开展各种新的业务或者应用一些新的技术[6]。如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及泛金融等理念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探索出成熟及有效的绩效管理模式。

3.2 维持价值核心观,加强资本的约束控制

在“大资管”时代下,要求商业银行需要始终坚持价值核心理念,以能够节省资本以及提升资本的回报水平作为主要的判定标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需要以资本约束和价值回报等理念为导向来提升商业银行的经济增加值与经济资本的回报率,通过统一的规划的思想来管理表内外的业务,将考核重点放在提升资金的运用效率,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的良好发展。

3.3 做好联合营销,不断创新银行利益分成形式

商业银行需要始终以“创新联合、优势互补、战略多赢”作为发展目标。通过绩效考核创新,形成利益分成机制,协调各部门、各机构间的利益,鼓励各部门及各个考核主体之间加强相互合作,加强总公司同子公司、总行与分行联动。通过强化相互之间的业务合作以及形成战略同盟以构建涵盖保险、基金、证券及租赁等行业于一体的综合经营平台,提升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

3.4 加大对新兴业务的考核比重,使新兴业务成为银行利润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

商业银行需以市场作为准绳,不断完善中间业务的考核方式,继而不断提升市场的竞争力[7]。从目前的商业银行经营现状来看,通过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来拉动银行净利润增长的难度已经越来越大。中间业务尤其是金融资产服务等新兴业务的发展对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商业银行应以当前的业务为基础,通过开展各种基于基础业务的中间业务来增加银行的总体收入,比如可以通过顾客咨询服务、代理代销以及资金托管等新兴业务来增加银行收入,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提供基础。

3.5 加强定价管理及风险考核,全面提升营收水平

商业银行需要以提升银行的生息资产的整体盈利水平作为目标,不断加强定价管理。鼓励各个分行实行以成本为导向、流动性为边界的营运结构优化管理,不断提升资产与负债业务、表内与表外业务、信贷与非信贷业务之间的协调性。此外,商业银行还应以夯实基础作为目标,进一步提升银行的风险考核力度,确保业务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还需要做好表内外风险的控制,通过加大风险考核以提升商业银行信用、市场及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资管”时代,商业银行需要为了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做好相应的绩效管理工作,正视银行在“大资管”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及挑战,通过创新绩效管理方式,降低银行的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营收水平,进而推动商业银行稳定、可持续发展。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萍乡市分行,江西 萍乡 337000)

[1] 郑新民.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研究[J].河北企业,2017,23(02):76-77.

[2] 袁翔.中国银行AH分行资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7.

[3] 王晖博.光大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4] 牛霞萍.大资管时代理财业务及发展[J].青海金融,2015,15(12):15-19.

[5] 山东银监局课题组,艾建华,崔玉平.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转型及监管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5,16(03):78-98.

[6] 薛小玉,许争,郭甦.大资管时代的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定位[J].经济体制改革,2014,22(05):139-142.

猜你喜欢

大资管存贷证券化
银行理财子公司:开辟大资管竞合之道
更正启事
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实务的思考
公积金贷款证券化风险管理
交通运输行业的证券化融资之道
“大资管”围城
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再添一军 渤海汇金全面发力“大资管”时代
存贷比取消短期难释放大量信贷
存贷比取消短期难释放大量信贷
宁夏出台公积金存贷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