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途径研究

2018-12-06彭红丽吉庆华

北方经贸 2018年2期
关键词:碳化产业结构经济

彭红丽,吉庆华

(楚雄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楚雄675000)

当今时代,人们节能环保理念不断提高,低碳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低碳经济的迅速壮大,促使各国经济经济制度与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与能源结构逐步调整。在国际低碳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带动下,近几年我国低碳经济也逐渐发展,并成为了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然而长期以来,重工业生产的产业结构,为我国环境造成了较大负担。据统计,我国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这为我国低碳经济高速发展压力较大。为此,我国政府提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转变,并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为根本目标。而产业结构调整对低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与能源消耗,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减轻环境污染,促进低碳经济向可持续发展。为此,深入研究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途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况

低碳经济是基于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为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系统和低碳产业体系。其以发展观转变、技术和制度创新为核心,实质是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创新清洁能源结构,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二者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一方面,实现低碳发展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与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然路径和应有之义,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而某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协调第一、二、三产业的可持续地健康发展,即产业结构调整。近几年,为了早日摆脱全球金融危机与气候变化,各国开始纷纷发展绿色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模式转型,主要包括技术、产品、产业空间布局、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等。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应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综合运用新能源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与能源再生技术等,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选择与升级。在此过程中,应以市场经济建立为基础,依靠适当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实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以及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双重目标。

二、我国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的必要性分析

(一)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可以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各类自然资源被大量开采使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逐渐增多,国际资源日渐紧张,全球气候变暖逐渐加剧,严重影响了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而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一旦其受到影响,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为此,十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了总布局,即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相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低碳发展。而通过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在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同时,改善人们的自然生态与生活环境。由此可以看出,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具有一致的目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有利于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二)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众所周知,产业结构失衡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当前,我国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总体而言,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仍然较低,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大多数企业仍主要从事低附加值和高污染生产。并且,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对一、二产业的依赖度过高,使得碳排放量居高不下。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降低单位GDP经济的碳排放量,且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促进经济增长。而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能源资源的需求总量大增。为此,我国应将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新契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发展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世界经济的变化历程为工业化—电子信息化—低碳化。并且,以解决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目标的低碳经济,可以促进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科顺应实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一方面,近年来,世界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众多的“人口红利”逐渐减弱。而此时,其他国家的低碳产业正迅猛发展,我国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采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才能跟上全球发展趋势。另一发面,互联网促使世界经济连成了一个整体,从长远看,产品低碳化已成为欧美等国进口商品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我国要想推进对外贸易发展,进一步接轨世界经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对产品与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促进本国经济低碳发展。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途径

(一)加强节能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

我国产业结构要想实现低碳化调整,必须加大节能技术创新力度,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例如,我国可以加大对能耗高、污染重的高碳产业碳排放降低技术的研发与攻关,包括冶金、火电、石化、建筑和化工等,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的同时,降低碳排放量,促使高碳产业的低碳化。与此同时,我国应着力推进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包括生物质能、沼气、地热等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借助新技术利用垃圾、秸秆、余热、余压等发电,从而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此外,我国应加快发展能源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重点发展太阳能、核能、风能、LED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形成智能绿色制造体系的新材料;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等关键技术,实现海岸带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开发,从而提高资源勘探开采水平和效益。

(二)完善低碳政策与标准,加强政府对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注意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政府的规划和政策引导。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制定配套的低碳法律法规和标准。具体而言,政府应完善碳排放相关财政、税收与金融等政策措施,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基本范式。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健全三大产业碳排放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对相关企业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分类管控与监督,由其清理和纠正不符合低碳发展方向的产业优惠政策,如信贷、土地、税费、电价和出口等。并且,政府部门应实行更严格的“产业准入门槛”、“能效门槛”和“环境准入门槛”,严格限制新增高耗能产业的项目数量,修正项目质量与能耗认定标准,如大项目的认定标准,应包括项目产能、产值规模、技术水平以及产业属性、资源环境影响等,避免高碳锁定。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完善淘汰落后产能的激励、约束政策,建立淘汰落后产能善后补偿机制。例如,鼓励企业加快淘汰高能耗、高碳排放的落后技术设备,并根据关停高能耗技术的时间早晚给予相应力度的补贴额度。

(三)加强三大产业的增量控制,打造低碳经济产业链

长久以来的经验表明,可拉动经济增长的增量调整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此我国应加强对产业增量的控制,使之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低能耗、低碳排放要求,从而有效避免或减少新增产业成为高碳企业。首先,我国应控制产业增量向第三产业倾斜,通过好项目引领与有效需求的支撑,构建低能耗、低排放、高增值、强辐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包括现代金融业、物流业、创意产业、休闲旅游、科技与信息服务业等。其次,工业增量应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通过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实现重工业比重的逐步降低,减弱我国经济发展对重化工业的依赖程度。最后,应运用低碳技术,提高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逐渐降低第一产业对工业设备的依赖,从而实现农业节能减排。并且,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带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也可以从事第三产业,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低碳经济产业链。

(四)积极发挥低碳经济先行试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

近几年,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国家将天津等几个城市作为了低碳经济的试点城市。作为国内首批低碳经济发展试点城市,天津市的低碳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此,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积极发挥这些城市的带动作用,借鉴试点城市的经验,探索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线路。在此过程中,不同城市应根据本城市的具体发展状况与侧重点,进行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但应注意一切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均为降低能源消耗量,发展低碳经济。

[1]张丽峰.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J].开放导报,2010(2):26-32.

[2] 贾立江,范德成,武艳君.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2):87-92.

[3] 钱笑盈.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J].世纪桥,2011(15):51.

[4] 张雅乔,吴国彬.浅析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6(3):59-59.

[5]李海威.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5(2):21-23.

猜你喜欢

碳化产业结构经济
氯离子侵蚀程度与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探讨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高钛型高炉渣混凝土碳化深度试验研究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碳化高温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聚丙烯腈原丝中温碳化过程中导电性能研究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