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道德绑架现象

2018-12-05廖怡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3期
关键词:解决路径

廖怡

摘 要:道德往往代表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是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重要观念标准,表现着人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当道德偏离了这种自主性和自律性,成为一种威压和胁迫人的工具时,道德便异化为道德绑架。道德的异化迫使道德的约束走向反面,不仅损害了个体的自由,也使得道德的约束作用出现错位。中国社会转型中道德观念日益多元化,道德绑架现象屡见不鲜,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道德绑架;道德层次;解决路径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以其时空限制小、资源获取量大等优势揽获了大批的使用者,为人们提供了极大地更全面感受和了解这个世界的便利,也提供了更多的平台让人们去表现自我。同时,人们的道德观念趋于多元化,网络匿名性和低准入门槛等让人们能对各种事件肆意发表见解,人们通常会基于自身的道德观念对事件进行“善恶”判断,经过舆论发酵,人们所谓的“应该”、“正义”极易带上“捆绑”色彩,比如给青少年贴上公交必须让座的标签。“道德绑架”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一、道德绑架的内涵

道德是以文明为方向的非强制性约束法则,通常代表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调节着各种社会关系。梁治平先生认为“德行产生于自决,必须以自由为前提。在这层意义上,我们说道德的本质特征是自律。”绑架意为用暴力把人劫走。社会不断出现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他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的现象,在舆论持续发酵下,这种道德便逐渐异化为道德绑架。

覃青必认为道德绑架是人们打着行善的名义,利用舆论胁迫他人履行行为或终止与道德相冲突的行为。杜振吉和孟凡平认为:“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其自己认定的道德标准干涉他人道德行为选择的一种行为。”王一坷、褚凤英认为道德绑架是人们自以为公正的行使着道德权利,借助媒体的强大力量,要挟强制他们认为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文章将道德绑架定义为:道德绑架是人们用自身观念系统中的道德标准制造舆论压力来胁迫他人行为或不行为的一种干预行为。

道德之可贵便在于内在要求大于外在要求,而道德绑架却更多地关注在强制要求他人。其具有三个显著特征:舆论指向性。各种网络媒介对事件争相报道,真假信息交错,非理性情绪交互感染,舆论形成“一边倒”的现象;道德与不道德同在。道德绑架通常始于人们内心对道德的遵从和发扬,若他人违反这种道德标准时,便会被贴上“道德缺失”等标签,最终使得“道德”的初衷演变为道德绑架;软强制性。道德绑架所使用的“工具”是存于人们心中的道德观念,说到底利用的是人们对自身形象的维护心理和需要获得他人认可并生活在社会圈子中的现实,是心理层面约束。

二、道德绑架的原因

道德本应引导人们向善,对社会起到平衡调节作用,却为何陷入困境,出现“绑架”人的现象?

社会制度层面。一是社会制度不够完善,对一些行为的禁行无明确规定,导致舆论多向发展并最终在道德上形成判断;二是制度执行“真空”,即制度缺乏具体性执行部门,或者执行部门没有或无能力将制度贯彻到实际事件中去,制度上的欠缺使得人们更加依赖道德观念进行评判。

二分的道德观念。非此即彼的二分法广泛存在于人们的道观念里,人们倾向于在道德和不道德之间进行粗暴分辨。在隐蔽的网络空间里,真假信息混淆,各种言论不加筛选的呈现在人们面前,强烈的正义心往往促使他们还未了解事件缘由就发表过激的言论。如青少年公交让座一事,让座是道德的,未让座便不道德的看法缺乏理性,或者说就是道德绑架。

心理因素。当事件持续发酵时,原始信息被覆盖,人们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会选择站在多数一方,这种心理会使行为主体失去判断是非的能力;另外,某些网民为找寻存在感和彰显正义感而迎合大众口味,或跟风造势,或妄加揣测,加剧道德绑架的产生。

网络媒介的参与。很多事件在发生伊始只是单纯的个人事件,后来由于各种网络媒介的参与,局势变得愈加激烈,网民在持续的带动下“正义感”也愈加强烈,极易导致道德绑架。例如,广东省电白县女孩蔡燕梅患有尿毒症,家里不堪重负,网友“冰尘”建言让中彩票的人捐款,恰巧电白县一位彩民双色球中奖1200万,于是很多人自愿到投注站拉横幅呼吁中奖的人捐款,网上也是呼声一片,给当事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三、道德绑架的危害

道德与法律错位,道德作用上的法律化。梁治平在《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指出:“过分地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而把它变得如同法律一样威严,不可侵犯,其结果是取消了道德,磨灭了人們的道德意识。”道德与法律同为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体系,法律强调“必须”,道德强调“应当”,道德绑架混淆了这两者的区别,道德应当起到的内在约束和引导作用被模糊,极易引起社会冲突。

权利与义务失衡,破坏社会秩序。谁都无权强迫他人放弃自身正当权益来成全别人的便利,社会经历和地位不同,其在道德领域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在基本底线道德之上,每个人都有选择践行道德行为的自由和权利,某些“不为”也不应上升至“不道德”的层面。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成名后举办过约150场免费报告,他自述说不敢收费,因为公众认为道德楷模不应过多计较利益,道德楷模却被道德绑架,最终使他也开始逃避此类活动。

泛道德化。“从道义上讲”这句话经常出现在人们评判某事上,人们习惯将対某事的看法与道德相连,将事件上升到道德高度,想在道德上达到理想状态。另外,道德绑架、道德评价等概念的混淆,使社会有笼统的将道德行为归为道德绑架的嫌疑。例如对党员干部所作的某些较高的道德要求并不能称为道德绑架,但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社会底层群众就容易演变为道德绑架。

引起社会叛逆行为。对道德绑架的过度报道和争论使“道德绑架”一词被歪曲利用。一些人在不道德行为后,面对社会的指责却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这是“道德绑架”,甚至故意继续此类行为。更有一部分人,出于对道德绑架的反抗,人们越是要求什么,他就越不做什么,这都可能引起社会冲突,不利于社会秩序稳定。

猜你喜欢

解决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有效路径分析
高中语文散文审美性阅读的困境及解决路径
女性法律权益保护现状探究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因素与化解路径
区域生态环境法治化治理障碍及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