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恩替卡韦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探析
2018-12-05邢鹏新
邢鹏新
(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中心二病区,陕西 汉中 72300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的结果为阳性,且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的肝炎[1]。该病的发病率较高,患者的病情可发展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多为儿童及青壮年,其病程较长[2]。积极地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其临床疗效,延缓其病情的发展进程,从而可降低其死亡率。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有很多。恩替卡韦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都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药。为了进一步探讨联用这两种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期间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7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其对本次研究的内容知情;2)其进行HBeAg检测的结果为阳性;3)其不对恩替卡韦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过敏;4)其不存在其他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5)其对治疗的依从性较高。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88)和观察组(n=88)。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55例,女性33例;其年龄为18~45岁,平均年龄为(36.77±3.75)岁;其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为(6.03±1.16)年。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52例,女性36例;其年龄为19~46岁,平均年龄为(36.95±3.35)岁;其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为(6.28±1.1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恩替卡韦的用法是:口服,0.5 g/次,1次/d,共治疗6个月。为观察组患者联用恩替卡韦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恩替卡韦的用法是:口服,0.5 g/次,1次/d。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用法是:皮下注射,180 μg/次,1次/周,共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其机体生化学应答、病毒学应答、血清学应答的情况及治疗的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治愈:治疗后,患者乏力、疲劳、失眠、肝区疼痛等症状消失,其机体发生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完全应答。2)有效:治疗后,患者乏力、疲劳、失眠、肝区疼痛等症状均有所改善,其机体发生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部分应答。3)无效:治疗后,患者乏力、疲劳、失眠、肝区疼痛等症状均无改善或在加重,其机体未发生生化学、病毒学或血清学应答。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机体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应答率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机体生化学的应答率、病毒学的应答率、血清学的应答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机体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应答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3 讨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肝病。该病患者的肝细胞可持续受到损伤。该病的发生是诱发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出现乏力、失眠、疲劳、厌食、恶心、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3]。该病患者体内病毒的载量较高。
临床上在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常会指导其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按时休息,同时对其进行药物治疗。恩替卡韦是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常用药。该药属于环戊酰鸟苷类似物。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时,此药可在其肝细胞内被细胞腺苷激酶磷酸化为三磷酸恩替卡韦。三磷酸恩替卡韦可作用于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的起始、反转录和正链合成这三个环节,进而可抑制该病毒的复制[4]。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是一种由聚乙二醇和重组干扰素α-2a结合而成的长效干扰素。该药可激活乙型肝炎病毒DNA的转录,抑制受感染肝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从而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联用恩替卡韦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