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活素对STEMI患者并发急性房颤的影响

2018-12-05杨骄霞杨旭东高凤敏郭继芳王媛媛

关键词:活素心房房颤

杨骄霞,杨旭东*,高凤敏,郭继芳,王媛媛

(1.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2.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急性心肌梗死有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得到临床重视。我国心内科通过组建胸痛中心,最大化缩短开通闭塞冠状动脉的时间,挽救频临坏死的心肌细胞,提高患者预后,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持续心电监护下,发现即便及时开通闭塞动脉,一部分患者早期出现急性房颤,仍会诱发心力衰竭导致预后差等问题。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确诊后即刻给予新活素干预治疗,通过降低左房容积指数,从而减少STEMI患者急性房颤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06月~2017年12月我院首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68±10)岁。患者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且发病时间<12 h,排除标准:(1)存在泵功能衰竭,心脏破裂,腱索功能不全及合并瓣膜性心脏病;(2)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清除率<50 ml/min;(3)出血风险;(4)肿瘤;(5)感染;(6)重度肝损害;(7)来院首份心电图存在心房纤颤。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按患者入院顺序编号,单号组50例急诊PCI术前30分钟给予新活素以70 ug/kg泵入持续24小时,双号组50例直接PCI,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顿服,术中硝酸甘油200 ug,肝素100 IU/kg,按公斤体重给予替罗非班。2组患者年龄、性别、收缩压、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血糖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3 指标检测

测定急诊PCI术前与术后1周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容积指数(LAVI)。持续心电图监护,观察患者入院24小时内房颤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LVEF、LAVI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LVEF、LAV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活素组术后1周LVEF为(59.89±3.21),LAVI为(24.23±3.33);对照组术后1周LVEF为(47.07±3.29),LAVI为(30.45±2.27)。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周LVEF、LAVI(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新发房颤比较

来院24 h内新活素组患者新发房颤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院24小时新发房颤发生率比较 [n(%)]

3 讨 论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房颤的发病率可达10%~18%[1-2]。多项研究指出,急性心肌梗死为急性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同时房颤可显著增加AMI心血管事件的风险[3-4]。因此提前预防处理房颤发生危险因素可预防房颤的发生,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房颤的发生机制不明,目前大量研究指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心源性休克[5];②心房急性缺血[6];③心房容量与压力负荷过重[7];④左心衰竭[8]。多项研究指出LAVI较BNP、NT-proBNP、LVEF等左室重构相关指标更早提供有用的预测信息。LAVI≥34 ml/m2是房颤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9],有研究又进一步指出在新发房颤患者中,LAVI预测临界值为30 ml/m2,并且预测敏感性较高[5]。

本研究通过给予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静脉应用新活素干预,研究结果指出新活素组患者术后1周LAVI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新发房颤比率明显下降,但由于病人后期随访欠佳,远期结果数据缺失,有待进一步考证。

猜你喜欢

活素心房房颤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磷酸肌酸钠联合新活素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标志水平和预后的影响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破冰师
新活素在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新活素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观察
左心房
预防房颤有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