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合作模式创新研究

2018-12-05姚争孟章庭榕张士军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定位一带一带一路

陈 铭,姚争孟,章庭榕,黄 海,张士军

(温州商学院 外语外贸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一、引言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以下简称为“一带一路”。自2015年3月起,“一带一路”倡议便由最初的战略构想逐步落实。就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而言,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实现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全新方法,而产业合作模式作为境外经贸合作区的一种新兴模式更是被各国所关注。目前国内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产能过剩导致社会再生产无法在市场中顺畅消化,资本回流延迟,商品过剩,资产过剩。大量的资本闲置,导致经济无法顺利地运转,使得社会生产失去生机和活力。“一带一路”产业合作模式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多数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主要的经济来源为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出口,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与中国形成了互补型优势。通过在境外建立经贸合作区或产业园区,把本国企业、产业输出出去,与当地的产业进行合作现已成为一种必然,但现在对境外经贸合作区产业合作模式的研究较少,所以本文就“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产业合作模式展开讨论。

二、“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产业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产业定位不明确,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境外经贸合作区产业合作存在缺乏明确的企业定位和科学合理规划,难以完成园区内产业与当地资源相整合和商务条件相适应等问题。多数合作区的产业都存在对自身企业选择和未来规划不明确,同时容易将合作区自身定位过高,导致选择过于杂乱的现象。比如,部分合作区对于自身的规划是要打造一个集制造、贸易、物流、休闲、办公等多样一体化的综合区域,但因产业选择范围太广,涉猎行业较多,使得产业间合作凌乱,无秩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产业定位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所以导致企业对自身的定位模糊不清,而政府应出台明确、详细的企业定位细分守则,帮助企业认清自身的企业定位,企业缺乏对自身产业定位的认知,政府也应就这方面组织企业开展相关培训。

2.境外经贸合作区产业合作模式单一。目前,境外经贸合作区产业合作模式主要为理念互动、项目对接、品牌输出和资本合作这四种模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都为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几个国家几乎都为能源型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或石油资源,主要依靠资源出口,但这种依赖能源出口的经济是不可持续的,极易受到国际原油和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影响。另一类是传统的工业化国家,人均GDP处于发达国家的末端位置,但与西欧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因为遇上了传统工业的发展瓶颈期。近几年来,全球经济排名下降最快的多数是传统的工业化国家和依赖能源型国家。造成产业合作模式单一的原因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多数为经济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产业合作主要集中于原材料的进出口,处于产业链合作的上游,工业化国家在发展中遇到瓶颈,但由于没有多元化的发展产业导致经济发展减缓,这些实例告诉我们,单一的产业合作模式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应积极探究不同的产业合作模式,推动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3.部分东道国投资条件较差,配套设施不完善。部分东道国的经济环境较差、基础设施环境不完善、制度环境不健全等缺陷,而东道国软硬环境存在缺陷,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得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难度变大。例如,合作区内硬件环境较差,将使得资源流通不便利,人才输送成为难点,合作区内的投资软环境不佳,东道国的服务效率低下,使得项目的推进也都异常艰难。“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一般分布在与中国经贸关系良好、劳动成本较低、资源丰富的东南亚、非洲、东欧等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情况一般较差。

4.国际化运转经验不足,缺乏海外经营人才。中国国际化运转经验不足,缺乏对国际规则的熟练运用和风险防范意识,境外经贸合作区的企业普遍面临着复合型海外经营管理人才短缺与业务高速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而企业组织治理结构繁杂、效率低下,资源调配能力不够,对海外分支机构管理不当。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境外经贸合作区需要拥有国际经营管理经验、熟悉国际经济条款、掌握国际法律政策和语言的复合型人才,世界各国对于复合型人才资源都普遍稀缺。其次,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多数为发展较慢的发展中国家,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小。

三、“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产业合作模式创新

1.技术推动模式。产业合作模式不应仅停留在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应该将着重点放在知识和技术等无形要素,在产业选择方面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材料及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技术革新产业。政府应促进沿线地区和国家的深入合作,加大科研的投入,技术创新资本的投入是对另一种企业投资的方式,将这些新兴要素与原有的资本、劳动和物质等有形要素相结合,让技术创新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

2.政策拉动模式。近年来,我国为促进贸易便利化已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但仍需完善。一是在财政政策上,可以设立专项的境外经贸发展引导资金,对境外经贸合作区公共设施建设外的投资额给予补助。二是税收政策,可以对出口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部分产品,给予适度的税收减免,如享受出口退税政策,执行国家统一的出口退税率减轻企业赋税压力。三是在保险政策上,政府对部分风险较大的项目给予保费扶持政策,让企业能放心大胆地进行项目合作。四是外汇政策,允许境内机构使用自有外汇资金、符合规定的国内外贷款等其他形式的资产进行直接投资,境内机构的境外投资利润所得也可用于境外的直接投资。

3.企业联动模式。企业自身应明确自己的定位,制定科学的合作区规划。首先,制定企业自身发展目标、明确企业的产业定位和实施方案、重点完成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合理评估合作区的周边环境,包括附近的交通、可利用资源、产业的供应链、当地产业特色以及市场覆盖率等因素,整合企业的现有资源,如技术、管理、人才等优势,因地制宜布局,发展多样化产业园区,确定园区内的重点合作项目和配套设施,引导园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合作区建设初期应注重专业化特色,时机成熟再推进综合型园区建设,“从点到面”有重点、有层次地一步步推进合作区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自相竞争。

4.环境驱动模式。政府和企业应当加强园区内企业的服务,营造高质量的投资、管理服务环境。首先,企业可以适当改善合作区的办公环境,为海外经营人才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办公环境和办公氛围。提高海外经营人才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增加境外经贸合作区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其次,发展工业园区要有新思路,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逐步转到主要依靠环境优势,特别是软环境,软环境的提升,也包括制度的更新和创新。部分沿线国家的政府之间签署有关境外经贸合作区合作协议,以法律保障合作质量。

猜你喜欢

定位一带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少儿智能定位鞋服成新宠
把握新定位、新要求 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