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德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8-12-04马云霞

文教资料 2018年22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实施途径

马云霞

摘 要: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学校建设工作中,学校领导要以强化德育实效对策研究为目标,创新德育教育模式,促进学校德育创新发展。全校教师应切实履行好职责,共同朝着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把德育的教育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 小学德育教育 主要形式 实施途径

我校位于大西北黄土高原、蜿蜒流淌的葫芦河畔的小县城,多年来一直高举素质教育大旗,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开拓社会与家庭结合的道德教育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一、学校德育的主要形式

为优化小学德育的教学方式,我们学校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新德育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体验式德育。

体验式德育是将生命教育、灵魂教育、公民教育的有关内容通过优化组合,整合成系列性教育内容,通过模拟生活场景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明白人生的美好,同学之间的友谊,帮助人的快乐,在丰富心灵,在感悟中明白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尊重他人、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二)人文经典诵读。

为了让学生在经典中提升品德与修养,在课题组教师的帮助下,学校许多教师参与创作了校本经典教材,每年级一册,每周开设一两节经典课,每天中午安排20分钟诵读经典,有关艺术教师根据内容编排了经典操,组织开展各种课余经典诵读活动,以浸润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见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学校常规德育。

学校常规德育范围是很宽泛的,在我们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强化教育。一是通过“学生一日常规”来培养学生的校内生活品德,如衣着礼仪、环境卫生、课堂纪律、集会、就餐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教育。注重每个教学内容都应与人的生命、灵魂相连,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学校德育的实施途径

(一)以人为本,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实施“小学德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成功,学校领导一定要以人为本,构建民主和谐的愉悦校园,给教职工提供发展的空间,为教职工着想,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建立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热情的激励机制,让教师怀着快乐的心情工作与生活。同时,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者。教师在学校中的导向和楷模作用对于形成健康向上的学生思想起着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有助于学生产生认同而学习和效仿。为此,在教师的成长方面,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先在教师群体中营造学习氛围,提高教师的品德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全心全意教书育人、关爱学生、接受监督,力求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长期以来,我们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德育真正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学校德育工作的考评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教师崇尚师道尊严,经常对学生训斥、讽刺,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不够,相互配合不够紧密。

在以往的品德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保持师道尊严,对学生控制很严,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不能有质问,课堂上沉闷,教师唱着独角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生的差异越来越大。在新课改品德课堂上,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的人,要对学生的质疑与提问热心解答。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融洽,学生就会在课堂上的思维活跃,主动参与学习与探索。教师要与学生构建融洽关系,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关心与诱导、点拨启发相结合。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到教師的和蔼可亲及对他学习的关心。学生会对这样的教师产生同理心理,尊重老师。在新课改的深入推行下,教师要选择适当的、合理的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方法,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慢慢建立起来,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且主动与老师交流,提高品德修养。

(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精神的反映,是学校的形象与窗口。学校文化能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与教学活力,彰显学校的精神与氛围。健康、向上、和谐的学校文化会潜移默化地使师生心灵净化、人品美化、境界提升。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并着眼于环境文化氛围对师生的熏陶与感染作用。

1.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1)利用学校围墙和楼梯走廊等区块建设校内走廊文化,设立环境保护专栏、防控流行病宣传栏、学生作品展区、教师书画展览等。学校进门醒目的地方展现着学校的校训、校风,还有“八荣八耻”等宣传牌,这些随时提醒和规范着师生的行为。(2)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通过植树、种花、除草能使学生更主动地爱护树林、花草和整洁的校园,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审美、学会做人,在自己动手创造的恬静、整洁的校园环境里,感受到学校环境文化的魅力。

2.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师生文化生活。(1)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利用传统节目、重大历史事件等具有教育意义的节假日,以征文、演讲、朗读、表演、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荣辱观等教育。以书法、绘画、剪纸、刺绣、泥塑、布贴、手工制作、手抄报制作等为形式的师生书画、科技作品展,使全校师生过好科技节。这些作品主要来源于我校的书法、绘画、泥塑、手工制作社团的师生们。在这里老师们教会了学生如何堂堂正正做人。(2)开展注重实效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我们结合实际以“文明礼仪、良好习惯”教育为主线,积极营造和谐的学校活动文化,组织学生背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文明礼仪知识读本,加强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宣传,并在全校开展“改掉一个坏毛病、养成一个好习惯”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在学校又开展了各种好习惯之星评比活动,大大强化了教育活动效果。(3)开展艺体教育活动。以社团为载体,积极开展好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现代比赛项目,又使花样跳绳、花样踢毽子、呼啦圈、打沙包、跳方格等传统体育项目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品质。每学期一次书法、绘画、演讲、朗读、手抄报等比赛。在学生中开展体育、美术、舞蹈等兴趣小组,多方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4)开展读书活动,举办“书香溢满校园,经典浸润人生”“读书日飘书香”“与经典同行,与书籍为友等主题活动。利用学校阅读、主持人、金典诵读等社团、广播、宣传栏、板报等多种形式在读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四)构建教师与家庭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学校、教师一定要与学生家庭构建好教育网络。通过家访、家长会、建立班级Q群与微信群等形式保持与学生家长及监护人的联系。假期时学生家长或监护人来校与教师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品德修养情况,大家一起帮助孩子们找到增强道德品质的好方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培养他们对社会为国家好好读书的责任意识,同时也要让孩子对一些好事,锻炼学生的品德与意志。同时,让家长听讲有关教育孩子的道德视频教育讲座,或邀请教育学者与专家来校给学生的家长讲座,减少社会中各种不良影响对学生思想的侵蚀。在周末或安排一定的时间,学校要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品德教育活动,让学生家长参与进来,形成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学生教育网络,增加教育力量,为矫治学生不良的思维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综上所述,学生品德的培养,是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品德,教师要在做好学生的道德培养时,与学生家庭紧密配合,增强学校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德育的社会化,这样才能够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才能够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

我校要搞好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工作,全校师生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是发展的动力,老师们对工作的投入是发展基础,全体教师只有切实履行好职责,共同朝着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学校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个人发展才能有更大的空间,对学生的品德培养才能如期实现。

参考文献:

[1]金月明.校长如何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J].华人时刊:校长,2014,02(Z2).

[2]张燕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J].考试周刊,2012(87).

[3]李飞.学校教育价值观之我见[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11).

本文为天水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号:TS[2017]GH B44。课题名称:小学德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教育实施途径
小学德育教育中关注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意义论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从课外活动视角探讨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浅谈如何对新时期的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以童话为载体力促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