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类型的优选论分析》述评
2018-12-04巩韦丽赵瑾
巩韦丽 赵瑾
摘 要: 本文对《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类型的优选论分析》一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介绍了各章节的梗概和特色,并且对该书的特点进行了简评,旨在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优选论在方言连读变调中的应用及优选论在国内音系学界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优选论 汉语方言 连读变调类型
1.引言
《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类型的优选论分析》是山东人民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的,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有关优选论应用于汉语连读变调类型研究的著作。作者翟红华系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是中国语音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亚洲英语教师协会会员。翟红华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语音学及音系学,曾师从我国著名音系学研究学者复旦大学马秋武教授,参与并承担多项与语音及音系学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及省级社科项目。
全书210页,共八章,以优选论为理论基础,以分析山东方言连读变调类型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调域制约条件CR与调型制约条件CC在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类型构建中的交互作用,是一部优选论应用于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类型研究的著作,也是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结项成果。下面我们将首先分章介绍,然后简要评述该书的特点。
优选论是以表层制约为核心的音系学理论,这一理论通过普遍制约条件的不同等级排列解释语言之间的类型变化。优选论本质上是一种类型学研究,因此它能够通过普遍性制约条件的不同等级排列说明和呈现汉语方言中的不同变调模式。本书以优选论为理论基础,以分析山东方言连读变调类型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CR与CC即Constraints of Register(调域制约条件)与Constraints of Contours(调型制约条件)在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类型构建中的交互作用。根据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三大类型,即调域变,调型不变;调域不变,调型变;调域与调型两者都变,作者首次提出了三种变调类型可以通过四个制约条件的等级排列呈现:F■>>M■>>M■,F■;F■>>M■>>M■,F■;M■,M■>>F■,F■其中M■与F■为调域制约条件C■中的调域标记性制约条件及调域忠实性制约条件;M■与F■为调型制约条件C■中的调型标记性制约条件及调型忠实性制约条件。运用这些等级排列对山东方言及汉语其他方言的连读变调类型进行了优选论的分析。
2.内容介绍
本书共分八个章节。第一章是本书的引言,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与本研究相关的数据收集与术语阐释,以及本书的内容框架。汉语连读变调现象类型问题一直是音系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理论框架下即经典生成音系学理论的框架内对汉语连读变调现象类型的分析取得了一些成果,作者简述了部分代表人物Hashimoto(1987)、钱曾怡(1998,2001)、陈洪昕(1993a,1993b),Yip(1995),M.Chen(2000)、包智明(2004)等的研究成果,目前对汉语方言的研究更多的是描述性而非解释性研究,本书从优选论调域调型限制条件分析并解释汉语连读变调模式,为研究汉语方言提供了新的可行性理论框架,概括了连读变调的类型,从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优选论类型学的本质,从而促进了优选论的发展,同时也给汉语教学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第二章是文献述评,对该课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历史和现状回顾,主要包括声调研究、连读变调研究。其中声调研究包括汉语声调的研究,山东方言语调系统;连读变调着重回顾了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特别是山东方言连读变调类型,同时描述了从优选论限制条件等级排列解释连读变调类型,研究既有普通话的研究又有方言的研究而该书方言的研究以山东方言连读变调为切入点。
以经典生成音系学为理论框架对汉语连读变调现象类型的分析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其推导的分析模式存在较大的缺陷,限制了这一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因此,生成音系学理论逐渐褪去昔日优势的光环,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简称OT理论)(Prince & Smolensky,1993/2004)成为音系界主流理论。OT引入中国后,学者们纷纷运用该理论解释汉语中的现象,其中尤以连读变调现象居多。但是纵观这些成果,更多地集中在对单个方言的两字组或三字组连读变调的OT分析,总结归纳变调类型的研究还为数不多,特别是运用优选论对类型加以解释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第三章理论背景,概括了本书中将用到的优选论为理论框架,依次介绍了优选论的产生和发展及OT的一些主要理论原理,探讨OT在音调研究领域中的解释和应用,制约性限制条件和忠实性限制条件本质上是冲突的,交互的结果产生了一种“最优”或“最和谐”的表层语言形式。
第四章连读变调的音系表征,叙述了多位学者关于声调的表征形式。为了研究声调的连读生成过程,就要探讨声调的表征形式。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研究焦点从音系规则到描写,他们认为只有正确的表征形式才会形成优化音韵规则。本章回顾过去三四十年有关汉语声调相关研究,其中包括包智明和Moira Yip的模型用得较广。
在声调表征形式的相关研究中,有影响力的是Yips的表征形式。Yip(1980)的论文首次对汉语声调表征进行非線性描写,她认为声调系统有两个水平上的特征,即上部性特征[upper]和高调特征[high],包智明的表征特征研究也具有代表性。他的观点是声调由调高和调型两部分构成,强调了这两者之间的结构关系及两者在声调形成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不同于Yip的树形二元分,节点树还可能有三个及以上分叉。
第五章调域制约条件和调型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从本章到第七章是本书的主要研究部分。本章具体内容是运用所提出的优选论制约条件等级排列分析了山东方言,发现三调方言如烟台方言和博山方言的连读变调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调域层面和调型层面都发生了变化。作者运用本书提出的制约条件等级排列:M■,M■>>F■,F■进行了分析,其连读变调的一致性得到了很好的解释。该制约条件等级排列对于潮州方言、普通话、西安方言、徐州方言等汉语方言的连读变调类型具有同样的解释力。
第六章选取济南、德州、天津、南京和浙江方言为研究方言点,分析了调型制约条件触发的交互作用,山东方言四调方言中选取了济南方言和德州方言。分析表明它们的连读变调模式只发生在调型层面而不涉及调域层面这一模式。优选论输出变调形式反映了调型变化的两种因素体现在表层形式上力量冲突得以解决的方式。运用体现调型变而调域不变的制约条件等级排列对天津方言、南京方言及镇江方言的连读变调类型重新进行了阐释。
第七章调域触发的交互作用,与德州方言不同,山东方言中以坊子为代表的十二种方言轻声前的循环型变调的形式却涉及调域层面。调域变化而调型不变的现象存在于平遥方言、太原方言的连读变调模式中。综合看,本成果运用所提出的优选论制约条件等级排列分析了山东方言及汉语的其他方言,概括了连读变调的类型,从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优选论类型学的本质。
第八章结语,总结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理论实践贡献,研究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作者在总结中进一步明确了所提出的制约条件的等级排列。根据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三大类型,即调域变,调型不变;调域不变,调型变;调域与调型两者都变,本课题提出了三种变调类型可以通过四个制约条件的等级排列呈现:F■>>M■>>M■,F■;F■>>M■>>M■,F■;M■,M■>>F■,F■其中M■与F■为调域制约条件C■中的调域标记性制约条件及调域忠实性制约条件;M■与F■为调型制约条件C■中的调型标记性制约条件及调型忠实性制约条件。
3.简评
本书采用优选论对汉语方言不同类型连读变调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连读变调类型的构建是在调域制约条件和调型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中完成的;总结了汉语方言连读变调三大类型,并提出了制约条件的等级排列。这是本研究的亮点,通过对汉语方言特别是山东方言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连读变调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层面上不同力量在连读变调类型构建中所起的作用。优选论在描写语言类型变化方面的优势在本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书有助于避免以往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重描写、轻解释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山东方言及汉语方言的连读变调的研究。同时运用优选论解释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类型,在类型学研究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4.结语
本书对优选论的理论框架进行了系统梳理,特别是优选论在连读变调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调域制约条件和调型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对方言连读变调的作用,从而山东方言连读变调模式得到了较满意的音系学解释。不足之处在于山东方言分析中,虽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点,但数量应增加。瑕不掩瑜,纵观全书,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内容翔实,材料丰畜。本书是系统阐述OT理论应用的一部佳作,也是读者学习优选理论的一本非常好的教材。
參考文献:
[1]Bao, Zhiming. The Structure of Ton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Bao, Zhiming. Accentualism in Chinese[J].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2004,5(4):863-889.
[3]Chen, Matthew Y. Tone Sandhi: Patterns Across Chinese Dialect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4]Hashimoto(Yue.), Ann Oikan. Tone sandhi across Chinese dialects[A]. In the Wang Li Memorial Volumes[C]. Original paper delivered at the thirteenth Sino-Tibetan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980.
[5]Prince, Alan & Paul Smolensky. Optimality Theory: Constraint Interac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 Ms., Rutgers University &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M]. Revised version published in 2004 by Blackwell publishers, Malden, MA; Oxford, UK; Carlton, Australia,1993/2004.
[6]Yip, Moira. Tone in East Asian Languages[A]. In The Handbook of Phonological Theory. Ed. John Goldsmith[C]. Cambridge, Mass: Basil Blackwell Ltd,1995.
[7]陈洪昕,陈甲善.烟台方言音系(上)[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88a(1):50-57.
[8]陈洪昕,陈甲善.烟台方言音系(下)[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88b(2):52-79.
[9]钱曾怡.济南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10]钱曾怡.山东方言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1.
[11]翟红华.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类型学的优选论分析[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