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2018-12-04徐玉霞
徐玉霞
摘 要: 为了充分了解陕西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现状,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与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对陕西省高等教育和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06年到2015年陕西省每十万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和人均GDP的相关系数高达0.99左右,存在显著相关性。(2)2015年陕西与其他各省市区相比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和人均GDP的偏离系数分别为0.4289,-0.4168,属于严重不协调。陕西省产业结构不合理﹑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是影响陕西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回归分析法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伴随着历史性与动态性[1]。潘懋元先生对高等教育的定义是“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2]。区域社会上层建筑为高等教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决定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3]。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还取决于环境、经济、人口和文化等条件,其中区域经济作为关键因素。首先,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人类通过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才能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对地区经济地发展提供相关高科技技术支持,使区域社会的软环境得到改善,提高区域中家庭和个人的利益都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4];其次,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产生阻碍影响:规模太小或规模过大,高等教育的规模超出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承载力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并且出现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5]。其次出现过度教育现象,房剑森教授指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或者对其所从事的工作不满意从而引起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原因在于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超出自身从事工作而要求的水平。”[6]在国外研究中,以美国学者的研究最突出,以Caffrey和Isaacs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在1971年发表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基本规律”的研究,侧重于从物质资本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并赋予区域生态—经济影响的概念,毕业生留在该地区有较高的终生收入,这种以传统经济影响作为基础的研究,忽略了进口替代效应,低估了实际影响[7]。在此结果上Afiat[8]和Altman[9]学者对这一方面做了研究,研究内容提及了高等院校对该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贡献,他们认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与高等教育是分不开的,并且吸引了更多的商业活动。我国对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性发展研究经历了由提出到拓展再到深化发展的过程,比如李萍﹑邹阳﹑陶韶菁及方泽强等[10]-[13]分析了教育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学科专业结构的设置应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陕西省产业结构不合理﹑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的资金比例较低的影响下,导致陕西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严重不协调。本文以陕西省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二者之间的关联度,为高等教育规模和人均GDP回归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1.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1陕西省高等教育概况
通过陕西省2016年统计年鉴[14],从高校办学规模﹑经费投入比例对陕西省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分析。
1.1.1办学规模
2015年后,陕西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八十所;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从1978年至2015年由3.44万增加到109.97万;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978年至2015年由0.82万上升到29.97万;至2015年,陕西省每万人在校生人数达到290人,占全国4.2%。
1.1.2经费投入
陕西省由于地理位置及历史等原因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投入于高等教育的经费所占比例较小,正由于资金短缺和政府部门对高校经济投入的有限,导致省内部分科研专项经费缺失,从而限制陕西省高等教育体系规模的发展(见表1)。2015年和2006年相比,十年之内陕西省对于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比例有所增加。
1.2陕西省经济发展状况
从产业结构看,陕西省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经济发展迅速,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到2015年从81.07亿元增加到18021.86亿元,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距今为止陕西产业结构经历过五个阶段的格局调整[15]-[16],從第一阶段(1952年-1958年)的“一﹑二﹑三”格局,第二阶段(1959年-1960年)的“二﹑一﹑三”格局到第三阶段(1961年-1969年)的“一﹑二﹑三”格局再到第四阶段(1970年-1985年)的“二﹑一﹑三”格局及第五阶段(1986年至今)的“二﹑三﹑一”格局,但是距离高层次“三﹑二﹑一”的格局还有一定差距。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得出,2015年陕西GDP达到18021.9亿元,占全国2.7%,比上年增加了7.9%。第一产业GDP达到1597.63亿元,超出2014年5.1%,占全国2.6%;第二产业GDP达到9082.13亿元,超过2014年6.6%,占全国3.3%;第三产业GDP达到7342.10亿元,超过2014年10.5%,占全国2.1%。陕西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7626元,比全国人均GDP少1725元。
从人均生产总值看,天津市一直位列前茅,2015年位列全国第一。2006年,天津人均GDP是陕西的3.2倍,到2015年降低到2.3倍。由表2可见,区域间发展严重不均衡。陕西省的经济发展与天津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不管是人力﹑资金还是技术都对陕西省整个经济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并且这些因素都受到高等教育的影响,归根结底是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产生了影响。前人的研究告诉我们类似的结论[17]: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1995年到2004年陕西普通高校在校生数与区域GDP的相关系数达到0.9842之高,即表示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1.3研究方法
相关分析法:用一个指标表明现象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相关系数(r):表示高等教育规模和人均GDP相关程度的统计指标,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表示相关性越大。对于两个因素x,y,样本值分别为xi和yi(i=1,2,…,n),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回归分析法:利用数据统计原理,对高等教育规模和人均GDP统计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并确定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一个相关性较好的数学模型(即回归方程式),用来近似的表达高等教育规模和人均GDP的平均变化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2.结果分析
2.1陕西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纵向演变分析
将衡量高等学校规模的指标定为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定为各省市区的人均生产总值[18],从陕西省2007年到2016年的统计年鉴中,选取2006年到2015年陕西省十年的高等教育和人均GDP数据(见表2)进行回归分析。
任何函数至少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都可以用多项式任意逼近,因此有时可以不问y(人均GDP或每十万高校在校生数)与各个因素的确切关系如何,而用多项式回归进行分析和计算。即利用WPS表格根据表3制作xy散点图﹑添加多项式趋势线﹑显示二次多项式公式和R2值,从而绘制多项式回归分析图(见图1和图2)。
2.2陕西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横向演变分析
根据上述指标,从2016年全国统计年鉴中,随机选取2015年全国其中12个省市区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出r的值。决定系数(R2)是反映回归模型拟合程度的综合变量,决定系数越大,越接近于1,说明回归模型的合适程度越高,并根据公式(1)的原理得出相关系数r值(见表3)。
由此可知,随机选取的12个省市区高等教育规模与区域经济水平存在较强的关联性,相关系数都达到0.7左右,可见二者之间存在协调性,即高等教育规模越大人均生产总值越高,反之,人均生产总值越高,高等教育规模越大。估计值利用变量x代入回归方程式中求出,偏离系数表征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平均偏离值,在数值上等于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差比估计值。根据表2中二者的多项式回归关系式分别计算出2015年12个省市区每十万人口高校在校生数和人均生产总值的估计值和偏离系数(见表3),其次根据估计值和偏离系数等将这十二个省市区分成5种类型(见表4)。
3.结语
(1)从陕西省高等教育规模和区域经济的纵向演变分析来看,2006年到2015年陕西省高等教育规模和人均GDP的相关系数r值达到0.99左右,即2006年到2015年陕西省高等教育规模与区域经济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2)从陕西省高等教育规模和区域经济的横向演变分析来看,大部分省市区的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水平方面是协调的,而陕西省属于严重不协调。
(3)总的来说,陕西省现今处于高等教育和经济水平严重不协调的状态。陕西省作为教育大省并且在人才发展和知识存量方面有较大优势,然而陕西省仍处于经济较滞后地步,究其根本,与陕西省产业结构﹑政府相关政策及对高等学校的资金投入比例有关。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5.
[2]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3.
[3]郭进,张洋洋.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谈经济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5):132-134.
[4]付明.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对策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5.
[5]杨祖宪,李东航.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学术论坛,2009,28(4):202-205.
[6]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8.
[7]Caffry J. and Isaacs H. H.. Estimating the Impacts of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on the Local Economy[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1971.
[8]Afiat,M.. Economic Impact of Chadron State College on Its Service Are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continent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St. Louis,1995.
[9]Altman, J. L.. Indiana University-Southeasts Impact on the Local Economy[M]. New Albany. LN: Indiana University-Southeast,1985.
[10]李萍.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6.
[11]邹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
[12]陶韶菁,白争辉.基于协整理论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4):126-132.
[13]方泽强,欧颖.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与政府理性决策[J].决策与信息,2016,16(7):101-107.
[14]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15]贾晓峰.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J].中国统计,2001,25(9):16-17.
[16]王斌.高等教育改革與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1(5):8-11.
[17]刘健,李忠红,梁红.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教育与经济,1999,26(4):20-23.
[18]王丽.陕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19]王丽.陕西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6):59-63.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SGH16
H168):陕西省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宝鸡文理学院校级重点项目(ZK2018009);陕西省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资助。
论文完成的过程中2013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王安琪做了不少工作,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