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力文化资本理论模型的规则分析及应用

2018-12-04王健

文教资料 2018年22期
关键词:理论模型文化资本

摘 要: 大学生就业力的文化资本理论模型为高校学生就业力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职业市场场域内文化资本的基本形态间存在初级、深度两级不同的交易规则。初级交易规则体现了市场对于人才的初步选拔,而深度规则则体现了国家社会对人才的根本要求。高校需要正确认识不同规则作用下的场域对于人才的需求,正确引导学生积累资本,提升就业力。

关键词: 文化资本 大学生就业力 理论模型

大学生就业力是今后职业市场竞争的重要核心因素之一。在大学生职业市场场域中,个体文化资本的积累与可开发程度可以被定义为大学生就业力。在前期成果[1]中,研究首先构建了大学生就业力的文化资本理论模型(图1),并根据模型定义文化资本的三种基本形态为制度资本、个体资本及虚拟资本。其中制度资本处于模型顶端,与个体资本中的专业技能一起形成了文化资本模型中的显性部分(A+ΔA),容易被场域挖掘。虚拟资本(V)处于模型底端是整个模型的基础,其与个体资本中的可迁移技能(T)与自我管理技能(M)一起构成了模型的隐性部分。本文将以大学生就业力的文化资本理论模型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大学生职业市场场域的选择规则,进而分析模型的实际应用,为高校就业工作的深入与开展提供相关建议。

一、 职业市场场域的交易规则

根据大学生就业力的文化资本理论模型(图1),在大学生职场场域内存在着初级、深度两级场域规则。初级交易规则一般运行在职业市场场域的早期时间段内,通常成为企业挑选人才的初步条件;与此相对,深度交易规则一般在场域较深的层次运行,作用时间段靠后。与其他场域——惯习作用一样,学生个体的文化资本积累与倾向需与场域规则正向相符,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关注从而占有更多的场域资源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反之则将在交易规则作用下被场域淘汰。

依据模型,学生制度资本与个体资本一起,构成了大学生职业市场场域的初级交易规则。而金字塔顶端具有显性特征的制度资本与个体资本中的专业技能一起,构成了初级交易规则的基础并奠定企业挑选人才的先决条件。场域内,企业通过一些既有的、已被场域认可的定性成果考查学生,常见的如专业、学历、技能证书等。只有当学生个体持有的制度资本、专业技能与企业的要求相符即其个体文化资本的积累与场域的初级交易规则正向相符时,以挑选人才为目的的交易才得以继续进行。在此过程中,如果将大学教育获得的专业技能及相应的制度资本定义為A,将学生通过努力获得的更高层次知识技能及这些技能所转换的制度资本定义为知识的溢出ΔA,那么A是交易的基本条件,ΔA对于就业力正向增幅。在场域中,学生经常以各类“考证”为手段提升ΔA的广度,但企业更希望专业技能的精进以加大ΔA的深度,这种存在于供需双方的认知差异也就构成了目前学生职场场域中普遍存在的结构性失衡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职业市场这个特殊场域内,可迁移技能与自我管理技能(T+M)是初级交易规则的重要组成。可迁移技能T的通用特性实现了不同企业对于不同个体的同一选择性,体现个体对场域环境的适应;自我管理技能M针对个体本身,反映其对自身各因素的协调、自控能力。在市场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个体无论对于外界的适应还是自身管理能力都十分重要。它决定了学生能否更快完成学习人向工作人的转变以提升工作效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而在团队中发挥作用,调适自身的精力、情绪并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等。这些能力是企业的需求也是场域对学生个体资本的规则指向。如图模型中,在(A+ΔA)相差不大的情况下,(T+M)是企业考量个体就业力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在教育公平广泛适用的中国大学生职业市场,特定层次特定地域内的学生个体所接受的高等教育程度及其获得的制度资本与专业技能,即具有显性特质的文化资本内容(A+ΔA)是趋于稳定的,因而在初级交易规则作用下,企业关注的重点往往在于学生个体具备的可迁移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T+M)上。

大学生职场场域内除了初级交易规则外仍隐藏着更深的选择趋向,即由虚拟资本(V)构成的深度交易规则。这种规则体现了市场对于大学生文化资本的深层次挖掘,代表了国家对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根本要求。在模型中,虚拟资本(V)体现的是包括敬业、诚信、合作、创新等在内的个体价值观体系,这种内化的精神内涵因具有深度的隐性特征而在初期不易被场域发现。常见的解决方法之一是企业提前进入高校,吸引学生进行长时间的实习或兼职从而考查学生是否敬业诚信,是否具备合作及创新精神等。在职场场域中,个体虚拟资本(V)的趋向与其促进“自我生产”的能力决定了学生文化资本的可开发程度。当虚拟资本(V)与场域需求正向相符时,个体其他形态资本才具有正向增幅的可能,对社会起到正向作用;但当V出现偏差甚至出现负值时,即使其制度资本再多,个体资本再丰富,对社会的作用都是有限甚至负向的,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是这种情况。因此,尽管虚拟资本(V)隐藏较深,但它促使个体决策,指导个体行动,减少资本积累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同时随着价值观体系的扩展与创新而积累并开发。虚拟资本体现了大学生文化资本的可开发程度,是就业力形成的基础,是职场场域中深度甚至终极的交易规则。

二、大学生就业力的文化资本理论模型的应用

大学生求职首先遵循初级交易规则,企业通过相对简单的手段考查学生的制度及个体资本,虚拟资本作为资源潜能所代表的是深度的交易规则,场域需要更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在高校就业工作中,利用大学生就业力文化资本理论模型,遵循场域交易规则,指引学生积累并开发与场域规则相符的文化资本就尤为重要。

(一)初级交易规则作用下制度资本与个体资本的积累

了解并遵循职场场域规则是高校就业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初级交易规则作用下,制度资本与个体资本中的专业技能(A+ΔA)是企业选聘人才最初的目光焦点,也是初级交易规则的基础部分,在特定范围内有着普遍认可的评价体系,比如学历学位证书、英语证书等。高校工作者需要首先认识到(A+ΔA)在场域规则下的重要作用,了解场域内不同职业岗位对于制度资本的不同需求,并以此指导学生积累文化资本提升个体就业力。如前文所述,A所代表的是大学基础教育所获得的专业技能及相应的制度资本,在任何情况下都首先代表高校专业学习的成果,是高校实现初步职业分工的基础性与先进性所在。因此高校教育应该始终以专业教育为核心,扎实专业本领,深入专业科研,提升专业技能,避免学生重社会能力轻专业学习的错误观念滋生。知识的溢出ΔA的科学有效积累是专业教育需要增强导向的重要内容。职业市场结构性失衡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企业与个体对ΔA的认知差异。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合理引导,将专业精神融入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在场域规则的作用下,正确引导学生提升知识溢出(ΔA),指引学生学精学深,以深度的形式积累ΔA,促进资本的有效积累而培养行业内的领先人才。

个体资本中可迁移技能与自我管理技能(T+M)是初级交易规则的重要组成,且难以通过高校课堂教育直接获得。因此高校作为学生踏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必须在立足教学的基础上同样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在适应社会变迁的同时调整自己,尽早走出象牙塔独立面对社会。但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很多时候更像家庭中的保姆而不是社会上的职业人,学生在高校这个半社会环境中感受到的仍然是家庭式保护而不是社会化锻炼,因而产生种种对自身及社会草率、漠视或不知轻重的态度与行为。由文化资本理论模型可以看出,当学生的可迁移技能与自我管理技能(T+M)不够坚实到足够支撑起资本的显性部分,即使是在场域竞争中短暂的胜出也不能遮掩其本身的缺陷,必将在规则的作用下很快原形毕露。因而高校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大学教育绝不是“唯学至上”,必须尽可能地创造机会与环境鼓励督促学生参加社会性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强化学生包括团队合作、交流表达、组织管理、思维逻辑等在内的可迁移技能。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实现对自我的科学管理。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应该分阶段分层次引领,一方面在高校环境中进一步巩固本身具备的优势,另一方面在不断的锻炼中弥补不足之处以提升就业力。

(二)深度交易規则作用下虚拟资本的形成与开发

在文化资本理论模型中,处在金字塔底部的虚拟资本(V)是整个模型的基础且具有最强的隐性特征。对于踏入职场场域的大学生而言,其价值观体系的健康与否、完善程度决定了个体的可开发程度及企业是否愿意耗费时间精力培养个体。场域中学生因成长环境、个人能力等因素产生差距进而促成差异化体现,如果仅仅用差异化区分个体价值则难以解释不同差异人群在职业活动中获得的相同正面评价。根据理论模型可以看出,职场场域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虚拟资本(V)即学生个人的价值观体系。当个体的价值观与场域正向相符时,其资本内涵越深厚对整个金字塔的支撑、反哺效用越大;反之则会导致整个体系的崩塌。深度场域规则需要大学生具备“敬业、诚信、合作、创新”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可以知道敬业决定态度与行为,诚信促成忠诚与信任,合作创造高效与成果,创新赋予革新与竞争力。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价值观教育刻不容缓,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全员育人”。“全员育人”不是简单的口号也不是照本宣科,需要学校各层各界的协同努力。首先高校领导部门、党政机关顶层设计、政策落实,把握全员育人的主体结构,校学工、团委、心理、就业等各部门协同作业,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建设第一课堂,突出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与文化熏陶;发掘良好的价值观教育资源,实现课堂授课“自上而下”的思想传承及课后“自下而上”的实践反哺;督促学生认同并内化符合场域规则的价值观,进而将之外化以促进自身的发展。虚拟资本的积累与开发并不仅仅是思政教育者的工作,高校中的每一位教职员工、每一个职能部门都具有育人的责任。思政工作者作为思想教育主体在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同时,其他管理教学部门也要协同合作,用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道德情操维护正向且稳定的环境以孵育学生个体虚拟资本的积累与开发。

参考文献:

[1]王健.大学生就业力的文化资本理论模型构建与分析[J].文教资料,2018(16):85.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基于文化资本理论之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分析及对策研究”(编号2013SJDFDY046)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理论模型文化资本
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调查研究
文化资本视阈下英国绅士教育研究
动机和态度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模型研究
如何构建中美两国大学的国际合作关系
词汇飞跃的本质:命名洞察力的实证研究
学校文化资本视角下的学校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