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策略
2018-12-04张珺汐
张珺汐
摘 要: 童话不仅存在于孩子的世界,更被广泛定义为“真善美”的世界。虽然童心不独属于孩子们,却是孩子们的代表性心理,因此童话教学能更好地辅助语文教学,成为孩子童年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广大教师更加重视童话教学,并且深入探究适合童话教学的方式。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童话教学的重要性到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倡议,希望与广大同仁共同进步,彰显小学语文教学的童话魅力。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 童话教学
童话的主要接受对象是儿童,故事丰富多彩、情节生动离奇、人物角色鲜明、情境引人入胜,这些都符合儿童天马行空的特点。童话是儿童生活最好的调节剂,又是语文的一种形式,因此以童话为载体的语文教学是“天作之合”。而且越来越多的实践教学证明,童话对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敏锐程度及审美趣味和想象力都有重要的影响。喜欢童话、相信童话甚至会讲童话的孩子具有更强的语言逻辑能力,写作能力也会更强。也许童话不能总是出现在生活中,但却是一种对生活的向往,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更是内心境界的提高,在小学教学阶段尤为重要。
一、引导学生想象,插上童话的翅膀。
童话充满想象力,童话的世界是精彩的、五彩纷呈的,是利用想象,甚至是幻想创造出的世界。比起其他的文学题材,要更加夸张,更加不现实。但是寄托了笔者和读者的美好理想与欲望,身处其中,能感受到渗透的幸福与快乐。对于儿童来说,离奇并不是缺点,反而越是脱离现实越是奇怪的情节越能够吸引儿童,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在童话世界里,不只有人类会说话,动物、植物,甚至是路邊的石子,都有自己的情感和语言。这些有趣的设定让故事变得很有趣,一些原本不可能的东西也得以实现。
因此,在小学语文的童话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想象,对文中出现或未出现的情境都可以加以运用。让他们主动置身于童话世界,认真观察和思考。例如在教学《狼和小羊》这篇童话时,可以让孩子真正体会那种急迫,从而学习小羊的机智,从童话故事中得到启发。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想象:“当大灰狼遇到这群小羊时,内心活动是怎样的?”学生通过语言和神态的表达,将当时紧张的气氛烘托出来。进一步了解大灰狼的“邪恶”想法,知道“坏人”的心态。然后继续引导孩子们以小羊的身份思考:“如果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像大灰狼一样的坏人,该怎么办?”这样孩子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将思维带回现实,引发学生更多的想象。而且能让他们学习到如何在生活中“智斗”坏人,更好地保护自己,这可以算是意外的收获。从童话的角度来说,学生只要懂得“真善美”、“邪不压正”就已经是非常成功的教学,当然这些必须在孩子们认真想象、投入情感的想象中才能实现。
二、做好情感诵读,丰富童话的内心世界。
童话,都是故事形式的文学题材,其中塑造了非常鲜明的形象,也有饱满的情感。而只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其中寄托的情感,才算是达到教学目的。小学生的心思非常单纯,很容易受外界感染。在看动画片时,孩子们会因坏蛋得逞而闷闷不乐,又会因为他们受到惩罚而欢呼雀跃。所以他们是容易受到情感带动的,在教学中只需要教师做好情感渲染工作,用更加恰当的途径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在童话教学中,带领学生逐步走进童话人物的内心世界,甚至产生模仿的欲望。通过诵读的方式,最简便地将自己融入童话之中。
在带领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例如让学生标出人物最具有代表性的话,或者是表情,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深层次含义。当然,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将个人的理解强加到学生身上,语文学习不应该有标准答案,学生作为读者有权利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要合理合情。倡导诵读自由,给学生更多个性化学习和选择的机会,在阅读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特点。例如在《青蛙看海》一文教学中,与其让学生用同样的语气朗读看海时的激动,不如加入自己的性格特点,也可以比较文静地表达,只要感受到内心满足的情感即可。做好情感诵读,不是要学生千篇一律,而是用“读”的方式读出感情,用声音的变化表现情感起伏。
三、增强教学直观性,巧妙结合多媒体技术。
童话,虽然是不存在的,但却应该是最直观的。它讲述的内容可以直观,它面对的对象要求它直观,而且越是直观的童话,越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因为小学生的阅历尚浅,对于很多童话形象,理解并不到位。如果从来没有见过蛇,又如何能理解《农夫与蛇》中蛇的冰冷形象呢?所以童话更需要直观、形象地展示手段,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因素之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童话世界中的动态场景、静态场景、动物图片、表情和动作等都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消除学生的疑惑,有助于理解课文,“身临其境”般走进学习,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学生多数都见过青蛙,但是很少有学生见过蝌蚪,当然可能在自然课上接受过老师的普及,但是印象并不深刻,特别是对青蛙和蝌蚪之间的关系,缺少一点感性的认识。借助多媒体的形式,将蝌蚪到青蛙的演变过程形象地用动画展示出来,这时再阅读课文,更能明白蝌蚪找妈妈的那种急切。又如学习《地球爷爷的手》这篇童话时,对于小学生“地心引力”的概念比较难,使得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模棱两可。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牛顿和苹果”的故事给学生讲“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用多媒体展示另外一个故事,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起到共同促进的作用,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塑造更有趣、更奇特的形象。
四、把握故事重点,梳理童话结构。
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特殊而具有文学的共性。教师不能将其简单认为是一项教学任务,更要重视其文学特性。因此,除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体会到丰富的情感之外,也要重视文学内涵。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品读童话,而非囫囵吞枣。所以童话教学是需要带着教学任务的,帮助学生学会正确阅读童话之法,在阅读之后有所收获,更喜欢阅读。其实,童话的整个故事情节就如同一个骨架,只有安排合理,才不至于坍塌,才能有后期的“血肉”。在童话故事的教学中,同样要注意把握故事重点,突出教学要点。这样才能逐渐使文章的脉络更清晰,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解。梳理童话结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从部分到整体,再到部分。例如在《白雪公主》的学习中,学生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她为什么叫白雪公主,是因为雪天出生,还是因为肌肤雪白,或单纯因为父母喜欢雪等。了解了这一部分,才能进一步过渡到皇后为什么要加害于她,才能进一步推动故事情节,最终明白善恶。这就是从部分到整体的过程,从一个点出发,终结于面。故事讲完,并不是课堂的结束,因为学生要独立梳理故事脉络,形成讲故事的能力。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找出重点段句的任务,分析其对整篇文章的影响,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等。只要从外在到情感,从文字到语法,从阅读到写作,多次理解,才算是一次成功的童话教学。
五、抓住童话特点,多样化评价。
教学评价可以说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终结,也是下次教学开始的起点,所以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学习信心的养成和兴趣的培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童话教学,评价方式自然不能过于死板,否则与实际教学意境不搭,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学过程做出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更加活泼和主动。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表现,适时。无论是小组学习还是个人学习,都应该表扬在前,指正在后。看到每个小组、每个成员的学习优点,给予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促使他们对童话故事产生兴趣,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后续的学习之中。只有乐于读书,才能爱读书,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发展。童话教学的科学评价倡导教师采用童话的方式,用童话语言对学生进行肯定。例如在夸赞学生聪明时,可以说他像“小乌鸦一样聪明,懂得如何利用身边的工具”。或者是利用具体的场景,如“你分析得很多,如果让你当国王的话,一定能识破这个骗局”。这样的评价非常有趣,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可以骄傲好多天。
总之,小学语文的童话教学,要落实到点点滴滴,从内容到教学结构,从文字到情感,从启发到评价,教师都要怀揣一颗童心,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体会。
参考文献:
[1]刘棋秦.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2).
[2]张翠芳.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简谈[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6):64.
[3]郭胜男.浅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创新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6(12):51.
[4]张益民.小学语文童话阅读的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4(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