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空气中充满创新的味道”

2018-12-04陈文静阳锡叶

湖南教育·B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九中铜奖银奖

陈文静 阳锡叶

2018年,长沙市天心区在各级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又捷报频传:在4月27日结束的第39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天心区参加6个项目的比赛,摘得4金6银2铜;9月15日,为期三天的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第三届世界发明创新论坛在广东省佛山市落幕,天心区入围11件青少年科技作品参展参评,共获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2项。

在国际国内各级大赛上频获大奖,对于天心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据统计,仅近三年,该区就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级金奖11项、银奖9项、铜奖12项,国家级金奖31项、银奖58项、铜奖75项,省级金奖182项、银奖170项、铜奖159项,市级金奖247项、银奖338项、铜奖462项。

从1994年长沙市九中一名老师、几名学生,一个房间、几把榔头起步,天心区推进创造教育已经超过20年。20多年来,该区一以贯之地推进创造教育,从一所学校到区域推进,从一名老师到全体教师参与,从一个兴趣小组到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教育步步深入。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所期望的创造教育愿景,正在天心区逐渐成为现实。

从一校辉煌到区域推进———面向每一所学校

镜头回放到1994年,长沙市九中的一个小房间:屋里堆着铁棒、木头、易拉罐等各类废品,一位戴着眼镜的名叫谭迪熬的中年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叮叮当当地敲打着。

就在这间屋子里,“三角函数作图器”“带镜子的安全帽”“锄头紧固器”等各式各样的发明诞生了;也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学生每月捧回一个奖项,每年获3项国家专利……

长沙市九中出奇迹了!

谭迪熬老师带领学生搞发明创造的事迹,经过省市和中央媒体报道,在全国引发了强烈反响。而长沙市九中屡次改名,体制几次调整,也始终没有丢掉创造教育这个特色。20多年来,该校的创造教育收获了累累硕果:该校学生完成小发明4000多项,学生的科技作品获市级奖1102项,获省级奖306项,获国家级奖135项,获国际级奖37项,此外,还有103项国家专利。

如今,长沙市九中已更名为雅礼书院中学,创造教育也升格为创研教育。校长龙检罗介绍,学校新建了7000平方米的专用科技馆,成功申报了“湖南省科技教育示范基地”和“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造教育示范基地”,构建了“实践+课程+文化”的创研教育模式,学校特色进一步彰显。

“九中就像一个火种,引燃了天心区创造教育的熊熊火焰。”从2003年开始就分管基础教育的天心区教育局副局长何阳莉如此感叹。

的确,长沙市九中这把火迅速烧到了其他学校。与九中一路之隔、门户相望的沙湖桥小学,上世纪90年代末面临困境:由于地处原长沙市最大的煤栈旁,校园整天“煤飞色舞”;由于周围多个企业倒闭,生源南迁,学校办学声誉和教学质量一度不佳。

穷则思变。如何走出困境?

新领导班子上任了,时任校长周战刚看到隔壁学校创造教育闻名全国,于是与大家一商量,认为发展创造教育占据天时、地利。学校据此确定了发展方向:向长沙市九中学习,以创造教育为切入点,打造特色,拓展“沙小”的发展空间。

重任落在了科学教师肖宗文的头上。从小梦想当科学家的肖宗文不负众望,迅速把沙湖桥小学的科技创新教育带得风生水起。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先后诞生了湖南省首个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湖南省首个全国创新人物奖、湖南省芙蓉创新奖3人、长沙市“星城之星———创新之星”5人、长沙市首届科技创新市长奖2人、长沙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奖1人,涌现出苏航、肖泽豪、张荣景等一大批科技小能手。学校获各级各类集体荣誉100多项,如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学校、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实验基地、中国少年科学院实验基地、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等。

现任校长宋梦珩说,沙湖桥小学的科技创新教育将融入航天新内容,在区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正在筹建航天创客实验室,准备开设航天科技课程。“航天科技课程集成了数学、信息、艺术、天文等学科,蕴含爱国主义、自主品牌、民族自信和科学社会实践的深刻内涵。在这一课程中,孩子们不但可以学到航天科技知识,而且将在项目化学习中不断提高自主探究、团队合作的能力。”

几乎在沙湖桥小学开展创造教育的同时,老城区的碧湘街小学也开展起创造教育。这所藏身于僻巷,校园占地只有2000平方米,仅400来名学生、23名教师的袖珍学校,也因创造教育而名声大噪。

就是这样一所小学校,摘取了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的桂冠,成为首批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多件科技作品荣获国际、国内创新竞赛大奖,多件作品申请国家专利,获得省市区奖励的更是数不胜数,多名科技小明星成为长沙市“星城之星———创造之星”,23名教师中有10多人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这3所学校的相继成功,让天心区逐渐形成了创造教育的特色。进入21世纪,在国家大力強调创新、提倡创新的背景下,2002年,天心区教育局决定,以创造教育为特色,大力培养创造性、创新型人才,面向每一所学校,区域性推进创造教育。

“我们要让空气中充满创新的味道。”天心区教育局局长张伟介绍,为深入推进创造教育,天心区教育局从组织、制度、资源上进行保障,从2006年至2012年,每年召开一次创造教育年会,每年选择一个创造教育主题进行深入研讨。随着创造教育的推进,从2012年至今,每年召开一次校长论坛,集中力量抓住校长这个关键,推动他们更深入地认识创造教育的意义,并从更宏观层面,比如办学特色、教学改革、减负增效等方面,推进创造教育。在经费上,天心区也给予了充分保障,仅校长特色办学经费,2018年就达到308万元。

猜你喜欢

九中铜奖银奖
唐茂才
2020年“世界学生之星”包装奖获奖名单公布
《北京教育》是学校的知心人
平度九中华丽蝶变画出最美同心圆
培育九中精神培养优秀现代公民
到底怎么回事
雨中普京(华赛银奖)
云南省第八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落幕
谁付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