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负起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

2018-12-04彭佳景

湖南教育·B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钱学森创新型教育工作者

彭佳景

2005年,时任总理温家宝去看望钱学森先生,钱学森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成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之后,这种追问与反思一直成为教育界持续讨论的重心。本刊本期推出《“让空气中充满创新的味道”———长沙市天心区推进创造教育20年回眸》,报道了长沙市天心区抓住“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这个关键词,把“创造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生长点,并在实践中逐步培植创新文化,把创新精神根植在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孩子心中。通过天心区的教育实践,我们期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关于“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思路与新思考。

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我们还没有真正解决“钱学森之问”,我们获得诺贝尔奖的数量远远没有达到与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程度,更与我国的人口数量不符,这与教育理念的落后有一定关系。天心区从“创造教育”入手,以创造为魂,针对不同岗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真正树立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学习观、教学观、课程观和评价观,让创新精神始终贯穿于教育实践之中。

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在教师。天心区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为要求,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知识的学习者、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建设者转变,把新技术、新手段、新内容、新方法吸纳到课堂教学中,实施翻转式、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丰厚的养料。

培养创新型人才落实在课程与课堂。天心区一方面构建了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提倡研究式的教学和探究式的学习,支持和鼓励学生提出“莫名其妙”的问题,勇于标新立异、大胆实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拓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从根本上改变了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模式和以分數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尤为难得的是,天心区推动创造教育不是赶潮流、追时尚,而是二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的就是这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守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时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可以说,全面创新,是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时代使命。我们期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有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动意识,用创新拥抱新时代,以创新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在加快培养创新人才中,完成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实现教育事业的时代价值。

猜你喜欢

钱学森创新型教育工作者
钱学森之答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又见钱学森”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
浅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