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痴呆患者照护者领域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8-12-04张译文邵玉静侯惠如
张译文,邵玉静,侯惠如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南楼临床部老年综合内科,北京 100853;2.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警卫局 卫生保健处,北京 100071;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老年护理中心)
痴呆(dementia)是一种以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可以表现为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等多种功能紊乱[1]。2012年,我国成为世界上痴呆人口最多的国家,痴呆人数达1000万[2];而且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痴呆人数将进一步扩大[3]。照护者是指患者的直接照护者和陪伴者,如配偶、子女、保姆等[4]。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职业功能受损,常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给照护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5]。据报道[4],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外已高度重视痴呆患者的照护者问题,而我国也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关注此问题[6]。本研究通过检索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痴呆患者照护者的相关文献,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国内痴呆患者照护者的研究进行初步分析,旨在了解我国痴呆患者照护者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为今后更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2018年1月,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VIP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database,VIP-CMJD)等数据库,以“痴呆”OR“认知障碍”OR “认知损伤”OR “失智”OR “阿尔茨海默病”AND“照料者”OR “照护者”OR“照顾者”OR “陪护”OR“陪伴”OR “家属”OR “亲属”OR “配偶”OR “护理员”OR “护理者”OR“疗养员”为检索词,采用题目检索、主题检索、关键词检索、摘要检索和全文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2月。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与痴呆患者照护者相关且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排除会议论文、会议报道、征文通知、学术交流通告、仅有摘要的文献及无关文献和重复文献。
1.3 数据库建立 初步检索数据库检索出1599篇文献,使用Note Express软件去除重复文献得到690篇,通过逐篇阅读标题、摘要、关键词,必要时浏览全文,筛选纳入文献505篇。对题录进行整理,补全基金、被引用次数、作者单位、作者地址、研究类型等缺省信息并导入Excel进行资料提取。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BICOMB 2.01书目共现分析系统[7]建立数据库,对文献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地区分布被引用次数、基金分布、研究类型及关键词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导出为Excel文件。对各项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年代分布 1990-2017年,国内共刊载痴呆患者照护者相关文献505篇,平均每年发表24篇,见图1。2017年发表文献量最多,为69篇,占总发文量的14.0%。1990、1996、2001、2003年发表文献量较少,均为1篇,均占总发文量0.2%。
图1 文献年代分布
2.2 文献期刊分布 505篇文献除27篇学位论文外,其余的478文献(94.7%)发表于国内191种期刊上,平均载文量2.5篇。非护理类杂志157种,总载文304篇(63.6%);护理类杂志34种,总载文174篇(36.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74种,总载文266篇(55.6%);核心期刊11种,共载文162篇(33.9%);相关期刊31种,共载文133篇(27.8%);离散期刊149种,共载文183篇(38.3%)。载文最多的为《护理研究》,共刊载27篇(5.6%);其次是《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2篇(4.6%),见表1。1990-2005年,在上述11中期刊上刊载的相关文献较少,每年均<5篇;从2006年开始,发文量有所上升,虽有个别年份发文量有所波动,但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至2017年刊载量为37篇,为历年最高。
表1 痴呆患者照护者文献核心期刊分布情况
2.3 文献作者分布 478篇非学位论文中共有作者1146名,第一作者403名,文献合作度为2.84%,即平均每篇论文由2.84名作者合作完成;合著论文397篇,合著率为98.3%。其中,2017年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的《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压力反应测量工具的研究现状》由11名作者完成,同年发表于《护理管理杂志》的《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应对资源的研究进展》由10名作者完成,分别位列作者数量最多文献的前两位。根据普赖斯公式[M=0.749(Nmax)1/2]计算核心作者,公式中M为最小论文发表数量,Nmax为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发表论文数≥M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8]。本研究中发表论文数≥2篇的作者为50名,总发文量为125篇,人均2.5篇,占总数的26.1%,详见表2。
表2 国内痴呆患者照护者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及论文发表情况
2.4 作者单位分布 按第一作者统计共有作者单位302个,高产单位主要为院校、医院、卫生服务中心等。发文量前10位的单位有中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庆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复旦大学、吉林大学、解放军总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共发文108篇,占21.4%,详见表3。
2.5 文献地区分布 发文量前十位的地区为上海(52篇)、北京(50篇)、山东(49篇)、广东(37篇)、江苏(34篇)、浙江(33篇)、四川(32篇)、湖南(27篇)、重庆/湖北(24篇),共发文362篇(71.7%)。发文量前十位城市为上海(52篇)、北京(50篇)、重庆(24篇)、广州(23篇)、长沙(20篇)、武汉(17篇)、杭州(14篇)、长春/西安/成都/天津(13篇),共发文252篇(49.9%)。有8篇(1.6%)文献由我国学者与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家学者合作完成。
表3 发表痴呆患者照护者相关文献数量前10位的作者单位
2.6 文献被引用次数 有368篇(72.9%)文献被引用。最高被引次数达110次,为2003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月华等在《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发表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其次为2006年北京大学岳鹏等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的《照顾者负担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见表4。文献被引达50次以上者13篇(2.6%),20次以上者41篇(8.1%),10次以上者100篇(19.8%),5次以上者195篇(38.6%)。被引次数前五位的机构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52次)、北京大学护理学院(205次)、广东省人民医院(188次)、西安交通大学(88次)、解放军总医院(87次)。被引次数前五位的期刊有《护理研究》(557次)、《中国老年学杂志》(182次)、《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47次)、《中华现代护理杂志》(122次)、《护士进修杂志》/《重庆医学》(114次)。
表4 痴呆患者照护者被引用次数前10位的文献
2.7 文献基金分布 505篇文献中有 134篇(26.5%)研究受科研基金支持,其中受国家级科研基金资助者16篇(3.2%),受军队级科研基金资助者7篇(1.4%),受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者57篇(11.3%),受市级科研基金资助者30篇(5.9%),受区级科研基金资助者12篇(2.4%),受院校级科研基金资助者12篇(2.4%),有6篇(1.2%)还受国外科研项目资助。2017年有31篇文献(6.1%)受基金资助,2016年20篇(4.0%)受基金资助,2015年19篇(3.8%)受基金资助,2014年11篇(2.2%)受基金资助,2011年10篇(2.0%)受基金资助,见图2。
图2 痴呆患者照护者受基金资助文献年度发表情况
2.8 文献研究类型 505篇文献中质性研究29篇(5.7%);量性研究370篇(73.3%),其中5篇(1.0%)为量表信效度研究,215篇(42.6%)为调查性研究,150篇(29.7%)为实验性研究。在实验性研究中,随机对照实验45篇(8.9%),非随机对照实验105篇(20.8%)。综述及经验总结类文献106篇(21.0%)。
2.9 关键词分析 505篇文献中共有340个关键词,频次总数为2216次。依据齐普夫第二定律计算得出高频词和低频词的分界频次为20次。频次在20次以上的关键词有14个,分别为痴呆(368次)、照护者(293次)、老年人(268次)、阿尔茨海默病(112次)、照护者负担(86次)、家属(77次)、生活质量(60次)、健康教育(54次)、心理健康(45次)、影响因素(35次)、居家照护(24次)、焦虑(24次)、抑郁(22次)、护理干预(20次)。将14个高频关键词进行UCINET 6社会网络分析,详见图3。
3 讨论
3.1 痴呆患者照护者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研究质量不断提高 国内学者于1990年起开始关注痴呆照护者问题,至2003年一直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从2004年起年发文量虽有小幅波动,但整体呈快速增长趋势;至2017年达到高峰,并且越来越多的文献获得了基金的资助,说明痴呆照护者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度,正处于研究热点期,拥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更多的文献刊载在非护理类期刊中,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护理类期刊种类较少,加之除护理领域外医学等其他领域学者也开始关注痴呆照护者问题。自2006年起,痴呆照护者相关文献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数量逐步提高,说明研究质量呈稳步增长趋势。
图3 痴呆患者照护者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
3.2 痴呆照护者研究核心团队已形成 痴呆照护者研究领域共有核心作者50名,其中发文量在4篇以上者5名,分别是济宁医学院柳秋实、复旦大学刘霞、第四军医大学崔艳、湖南师范大学蒋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杨莘。本研究显示,文献合作度为2.84%,与2013年医学用户信息领域合作度(2.9%)[9]相差不大;且合著率为98.3%,远高于2013年医学用户信息领域合著率(63.76)[9],说明痴呆照护者研究人员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
3.3 不同地域、单位发表文献的差距较大 文献分布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是以上海、山东、江苏为首的华东地区,发文量最多,远远超过其他区域;第二是以北京、山西为首的华北地区,以湖南、湖北为首的华中地区,以四川、重庆为首的西南地区和以广东、云南为首的华南地区;第三是以吉林、辽宁为首的东北地区和陕西、青海为首的西北地区。按城市划分,发文集中分布于上海、北京、重庆等较为发达的城市。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地区经济发展有关,也有可能与城市老龄化进程有关。高产单位主要为院校和医院。
3.4 量性研究及调查研究较多 痴呆照护者研究中量性研究远超过质性研究,其中绝大多数为调查研究,实验性研究相对较少,且绝大多数为非随机对照实验,说明国内痴呆照护者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研究者可更多地采取非随机对照实验的研究方法加强实验性研究,积极探索有效实用的干预方法帮助痴呆照护者走出当前面临的困境。研究者还可以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拓展痴呆照护者研究领域的内涵,为痴呆照护者指南的形成提供研究依据。
3.5 痴呆照护者当前研究热点 当前痴呆照护者研究对象集中于老年人,痴呆、失智症、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患者,照护者及家属等;研究对象所在机构集中于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研究内容集中于照护者负担、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居家照护、焦虑、抑郁、积极感受、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照护感受、需求等方面;干预方法集中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心理干预等。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可以看出各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连线越细说明关键词共现次数越少,连线越粗说明关键词共现次数越多;节点图形面积越小说明与之共现的关键词越少,面积越大说明与之共现的关键词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