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12-03逄锐张立志王刚

创新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建设问题对策

逄锐 张立志 王刚

摘 要:创业型大学是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本文从创业型大学的相关理论入手,对创业型大学的概念、特征、职能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我国创业型大学的建设现状,总结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高校从创新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转换过程和实现途径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型大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创业型大学;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9-34-3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9.008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nstructing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in China

Pang Rui, Zhang Lizhi, Wang Gang, Du Yu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819)

Abstract: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ar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universities, which provide talent support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constructing China'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is paper started with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and discussed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s and other aspects of such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in China, summari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transition process and realization approach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innovative universities to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building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創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05年,我国做出了“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新时期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现代大学通过培养具有创新潜质与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这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要,更是现代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全国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大学组织模式,正在逐渐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1]。

1 创业型大学基本理论

1.1 定义

亨利·埃兹科维茨从政府政策支持和大学主体变革层面对创业型大学进行了定义,即“经常得到政府政策激励的大学且其组成人员对从知识中收获资金的日益增强的兴趣正在使学术机构在精神实质上更接近于公司,公司这种组织对知识的兴趣总是与经济应用紧密相连的。”伯顿·克拉克从大学内部发展变革层面对创业型大学进行了概括,即高校以自身力量在事业发展中积极探索,并且不断进行组织革新,直至做出实质性的变革,以便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斯拉特将采取企业运作方式并且通过对知识进行市场化,用以争取更多的外部资金的高校概括为创业型大学。斯米伦等则把创业型大学定义为大学直接参与研究商业行为[2]。

总而言之,创业大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②强大的科研团队和具有丰富的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经验;③教学环节更加侧重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④与外部环境拥有更加紧密的资源交换关系,如与政府、企业拥有很强的合作能力和先进的合作方式。创业型大学由于其能够更直接地以科技成果为资本参与商业活动,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2 特征

1.2.1 组织活动特征。与传统大学相比,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征体现在:一方面,创业型大学组织结构强调模糊化边界,具体为交易边界的柔性化和可变性,以目标任务的需求为导向,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另一方面,创业型大学重视提升知识生产效率和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向具有创业潜力的科研团队倾斜。

1.2.2 科研活动特征。创业型大学的科研活动在强调知识创新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成果转化。价值导向功利、学科界限模糊、突破单一的学科评价标准、科研资金渠道多元化是其与传统大学相异的特征。创业型大学科研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者们的科研活动是受学校创业理念和战略意志牵引的,因此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此外,创业型大学一般会呈现出与其他类型大学不同的特性,如以研究型大学为基础;项目研究和跨学科组织的构建;技术转移中的制度保证;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多元化的资金获得;创业文化的形成等。

2 建设创业型大学对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及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启迪

发達国家高校的科研创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远远强于发展中国家。高校创新体系作为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进行原创性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与科研机构创新体系、企业科技研究体系共同形成我国的现代化创新体系,其中高校创新体系常常肩负着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的技术创新、技术成果转化生产力等重要任务。要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必须提高高校知识生产效率和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依托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这一途径,发挥其对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引领作用[3]。

当代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愈来愈依赖于科技创新,尤其是高校等科研机构在各领域的技术进步。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教学环节与科研实际、科研成果与市场化推广严重脱节。同时,高校管理者与成果创造者知识产权意识不足,难以使科技成果真正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研究显示,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15%,还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尚待与市场对接。因此,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创业型大学,是我国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随着国家研究经费分配制度的改变,从以往的相对均分变为实行竞争性的申请制度,即由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根据学校学科实力和研究方向进行有选择的分配。因此,高校为了获得所需的科研经费,势必会进行由内而外的组织结构转变和资源配置改革,积极探索具有学科特色和产业特色的产学研模式,并鼓励和支持科研工作者与产业进行对接,创办校企联合实验室、科技产业园等进行广泛合作。在由传统高校到创业型大学转变的过程中,高校的组织行为和科研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而提升竞争力,不断扩充其发展内涵,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型大学。

3 我国创业型大学的现存问题及发展建议

3.1 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当前创业型大学建设与原创性科技创新目标相违背,大学被赋予的新职能——创业职能(生产力转化)与原有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知识创造等的旧职能相违背,表现在高校进行组织结构改革、资源配置优化、鼓励技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过程中伴随着市场经济对科研进程和目标的冲击,出现了一些学者在研究方向上有意识地为了获取更大的商业潜质而向一些没有科研潜质的课题靠拢,丧失原有的原创性理念[4]。

第二,高校学生创业功利化倾向严重,基础的创业教育理念缺失,造成众多学生创业热情远远高于理性,以追求短期、快速的经济利益为目标,忽视在创业过程中对创业精神的塑造,同时对创业难度认识不足。同时缺少政府配套性的资金、场地等硬件支持,现实困难远远大于理想化的创业目标,大学生遇到困难极易半途而废。

第三,高校学生冒险精神不足。对于学生而言,长期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定影响,导致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同时由于学生没有一定的资本作为基础,承担风险的能力弱,这些会打压学生创业的积极性,或者说,即使有些学生拥有创业的想法,也会因为考虑创业的风险而望而却步。

3.2 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对策

3.2.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理念,将建设创业型大学作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并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通过解放思想,深刻认识高校的新使命,破除思想误区,理顺高校与市场、学术与产业之间的关系,确定高校科研体系与市场转化体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新观念,明确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业发展是提升我国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

要转变观念,破除高校的科学研究一元论,认识到高校的科研成果具有很大的成果转化潜力,要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创业所需的政策、资金、场地等资源的支持。同时,大学主动与市场对接,通过政府搭台、优秀校友资源等渠道聘请经验丰富的创业者、企业家等担任高校创业导师和政策咨询专家,完善高校育人环节中的创业教育模块[5]。

3.2.2 建设尖端科研与成果转化团队。现代大学以教学单位和科研单位为其职能载体,形成了以学科为中心的学术基层单位,如院系以及跨学科研究中心是高校进行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的主阵地,创业型大学要求高校必须有尖端科技创新团队和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团队,这就对高校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模式改革,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将其贯穿于传统教育体系之中,培养具有创新潜质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同时,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学术团队和打造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服务团队。

要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为育人导向,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更加侧重于科研实践,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进行顶层设计优化,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建设创新创业基地,探索成立高校创业企业孵化器。在学生创业层面,通过项目招标等形式或者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筛选出具有创业潜力的优秀团队,进行更加实质性的创业支持。

3.2.3 提高转型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是创新性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化的必然要求。首先创新型大学通过制度改革与文化建设,从高校管理者到学者再到学生形成一种全校范围的文化认同,进而形成创业文化,观念与实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种新形成的全校范围内的创业文化是引领高校转型的内在动力。

创业型大学发展成熟的标志就是拥有完善的成果转化生产力体系,因此,创业型大学发展的关键就是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能够快速有效地转化。建立完善的“高校—产业—政府”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以学科为核心的高校协同创新体系、与企业政府联合的成果转化体系。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罗兹,常永才.美国创业型研究型大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1(8):16-25.

[2] 向春.创业型大学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72-75.

[3] 王钟斌.国内创业型大学研究综述[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28-129.

[4] 张鹏,宣勇.创业型大学学术运行机制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1(9):30-34.

[5] 熊华军,杨雯静.创业型大学的产生、特性及其发展[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8):12-14.

猜你喜欢

建设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寒露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