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意义和途径
2018-12-03武佳琪
武佳琪
摘 要:近些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科素养被越来越多人重视了起来。结合教学经验,谈一谈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意义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素养;意义;途径
数学学科素养是指在教学等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素养。这些素养包括数学知识掌握与应用、数学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在小学这一为学生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学不好数学,不知道怎样应用数学知识。其实数学并没有学生想象的那样难学。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小学生数学学科素质培养的意义和方法,希望能给正在摸索方法的教师提供参考。
一、小学生数学学科素质培养的意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被動接受知识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如何将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成了广大数学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应运而生。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实际上是针对学生而进行的,它要求教师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从注重学生考试分数向注重培养学生素养改变。通过培养数学学科素养,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探索、创新的欲望。随着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提高,教学工作就能更加顺利地展开,课堂效率也能大大提高。
二、小学生数学学科素质培养的方法
1.夯实基础,奠定核心素养基础
数学基础知识是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古人曾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材作为无数教育工作者的智慧结晶,其中包含的基础知识的有用性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证明了的。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住教材内容,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比如,在学习“分数”这一章节时,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分数的基础知识:分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分子的概念是什么;分母的概念是什么等等。通过我的讲解,学生大概了解了分数的概念,知道了这节课学的是什么内容。之后,我举出了一些例子:“■这是一个什么数?分子是多少?分母是多少?”学生利用刚学习到的知识进行了回答:“这是分数,分子是1,分母是2。”这样,在经过多次的师生互动之后,我成功帮助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概念。课后,我又布置了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数,是怎样用的,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自己学到的知识,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引导学生探究,举一反三
数学是一门知识点之间关联性很强的学科,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
比如,我在教学“认识长方体”一课时,就要求学生预习课本并根据课本上的知识制作一个长方体的模型出来。在课上,我让学生去观察他们制作的模型,看看它的棱、面、顶点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在学生拿起自己的模型进行了仔细观察之后,我问学生:“你们观察到的长方体有什么特点?”因为有自己亲自动手参与的过程,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之后我又接着问:“我们了解了长方体的特点,那么大家认为正方体有怎样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学生根据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对比,从长方体着手对正方体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这样,虽然还没开始接触到正方体,但是学生已经通过探究对比和举一反三掌握了正方形的知识,发散性思维得到了锻炼。
3.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学以致用
数学知识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因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将教学和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比如,在学习“认识时针分针”这一单元的时候,我就将教室里的挂钟取了下来,给学生展示时针和分针,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运动轨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回家观察自己的闹钟,并向家人报出时间。这样结合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将知识变得形象起来,学生也认识到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同样,在教学完加减运算之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比如,我就以日常生活中去超市买商品的问题为例子,给学生布置了在超市里买几样小商品并计算出它们的价格,看看计算中用到的是什么算法,这样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之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运用增强了,数学素养也自然而然提高了。
总之,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素质教育的扩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闵彩环.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的培养[J].未来英才,2017(24).
[2]孙博.浅议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与形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3):162.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