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插图 一“伞”风顺

2018-12-03吴英

新课程·小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插图小学语文

吴英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本之中有着相当丰富而且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并不是单纯地为了美观,在很多时候都是为了突出文本主题。因此,合理利用插图可以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效率。以《舟过安仁》为例,探讨了如何利用插图进行教學,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借鉴。

关键词:插图;小学语文;《舟过安仁》

一、案例背景

《舟过安仁》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一首古诗,作者杨万里。本诗通过叙述两小童无雨张伞,借助风力使船行进一事,表现了儿童的聪明伶俐,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喜爱之情。但由于此事距离现代儿童的生活较远,学生难以体会;凭伞借风的道理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我决定巧用课文插图让教学变得深入浅出,让学生听得清楚明白。

二、案例描述

在疏通了《舟过安仁》的诗句大意之后,开始“看图解诗”环节。我要求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并提出第一个问题:“看到渔船和小童,你会想到哪句诗?”学生齐答:“一叶渔船两小童。”又问:“看到船篙和船棹,你会想到哪句诗?”学生又答:“收篙停棹坐船中。”接着问:“看到小童撑伞,你会想到哪两句诗?”学生接着答:“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真棒!”一句简短的夸赞过后,我提出更高的要求:“同学们可以根据画面内容背诵这首古诗吗?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说着,我点开教学课件,一边用笔在大屏幕上标示重点人、事、物,一边引导学生背诵。学生兴味盎然,几乎个个熟读成诵。

接下来进入破解“使风之谜”的环节,我再次要求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同时提问:“画面中有风吗?如果有,风从何来?”话音刚落,学生七嘴八舌地嚷道:“没风,没风。”“真的没风?”我故作疑问,并示意学生再耐心找找,瞬间,有学生举手:“老师,有风!画面下方有一根竹子是向右倾斜的,肯定是风吹的,由此可知,风是从左向右吹的。”“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我把判断的权力交给学生,不一会儿,学生纷纷表示认同。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谁能说出船的行驶方向?”有学生一脸兴奋:“老师,我知道!我知道!船是从左向右行驶的,我是根据水波纹判断的。我们美术社团的老师教过我们画行船,说船头的水波纹是呈扇形展开的,所以右边是船头,准不会错。”有学生胸有成竹:“左边是船尾,因为那里系着一支船橹。我看课外书上说,人们通过船尾摇橹,利用水的反作用力推动船前进。所以我也认为船的行驶方向是从左到右。”在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我提出第三个问题:“小童利用顺风顺向,张伞以让船速加倍,你认为这是怎样的孩子呢?”有答聪明伶俐的,有答奇思妙想的,有答机智灵活的……“大家的回答都正确!”我用手比了个赞,同学们开心地笑了起来。

三、案例分析

1.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都有一两幅插图,这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生眼里,横平竖直的黑白文字可能是呆板枯燥的,而栩栩如生、五光十色的插图则能飞速叩开学生心扉,让他们乐于走进文本,去了解去体会。插图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可否认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插图则有很好的化抽象为具体,化繁杂为简明的效果,有的便于学生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有的甚至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插图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心,要知道插图也是有情感、有温度、会说话的,隐藏着作者的嬉笑怒骂、喜怒哀乐,而当学生心灵有所触动时,就能对文章中心心领神会。

2.善于课堂提问

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能力可以体现出一个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提问也是讲究技巧的,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从实际出发,围绕课文重难点展开的,而不是无的放矢,为提问而提问。而且提问要注意分层设计,要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提问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可以一题多解的问题,教师没有必要统一答案,应该积极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提问的同时还要善于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可以多些实事求是的激励性评价,避免形式主义的假评价,或是文不对题的空评价。

3.重视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年龄特点等的了解与分析。教师进行学情分析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取舍,做到因材施教,解决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地表演,没有学生知识经验基础参与,任何讲解和练习都难以落实。

学海无涯,我会掌控好教学这艘小船,让学生一帆风顺,到达成功彼岸。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插图小学语文
插图在小学语文课中起到的教育作用分析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