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思想教育中情与理的有效性

2018-12-03莫敏

新课程·小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实践

莫敏

摘 要:思想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小学思想教育工作,就必须一方面坚持思想教育工作的党性原则,另一方面必须加强思想教育的情与理,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把思想教育的原则性、情与理很好地有机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才能消除人们对思想教育存在的空洞说教的逆反心理,确保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教育;情与理;实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小学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深入研究小学阶段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努力探索做好思想教育的规律和办法。讲究工作方法和艺术,少点说教气,多些情与理,就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重要一环。

一、增强情与理是小学思想教育的内在需求

情与理是什么?“情”是人通常具有的情感和意味,是人类独有的精神领域,是人本能需要的重要层面。“理”就是讲道理,俗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打动人,以道理让人信服。

情与理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产生心灵共鸣的基础。思想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其本身就是一个交流感情、转化思想的过程。教育者总是希望自己发出的信息被人接受,而被教育者对教育者传递的信息总是有自主选择性。情感就如沟通双方的清泉,又似开启人们心灵的钥匙。思想教育者态度诚恳、讲究方法、感情真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就会排除心理障礙,逐步达到情感相通,产生心理共鸣,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动、感染和感化。在革命战争时代,我们党的思想教育工作之所以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是因为我们党十分看重情与理,“大伯大娘不离嘴,又扫院子又挑水”,与群众融为鱼水关系,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

情与理是受教育者对思想教育的一种潜在需求。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们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真挚的感情,也希望自己的感情能有真诚的接受者。在思想教育当中,受教育者无论是教职员工,还是小学生,同样希望我们思想教育者能够对他们抱以真挚的热情,充分地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关心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学习上体谅其苦衷,帮助其解难,排除其忧虑,从而激发他们的激情,启迪、促进、感染和深化他们的知和行。

情与理是道理得以灌输的有效途径。常言道,通情达理。“情”是吸引人心的磁石,是通往人心扉的桥梁,著名教育艺术家黄家灿有一段精彩的论述:“理是可以治病的良药,情是药外带着香味的糖皮,无情,理难于下咽。有情,理则通达;无情,‘理就会被梗塞,甚至引发被教育者的逆反心理,产生对教育者乃至教育内容的排斥和抵制。”因此,思想教育者在做人的工作中,应有效运用情与理这副“润滑剂”,用尊重、关心和理解的感情去做思想教育工作,在情感的基础上说理,达到心灵的相通,从而实现思想教育的飞跃,推动整个工作的开展。

二、增强情与理在小学思想教育中的有效实践

在小学思想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如何增强情与理呢?

知情是增强思想教育情与理的基础。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思想教育工作也一样,必须认真调查研究,把握教职工或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特征,这样才能选准工作的切入点,才能对症下药。如,我校某位教师在值勤工作上有所懈怠,总是借故迟到。领导发现问题后,抓住该教师个性张扬、爱面子的特点,在其上岗这个情绪高涨期找准切入点,借与其进行思想工作阶段性沟通,肯定其积极的一面,提出希望其能做得更完善之处,使教师既感受到领导的关注与关怀,也从此注意了自己的值勤工作。因此,受教育者无论是教职员工,还是小学生,一般情况下选择上岗(上学)时的情绪高涨期进行思想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效果更明显。但如果出现特殊情况,上述常态就会发生变化。比如因家庭问题而影响心理失衡,上岗前就会表现得心情不好;上岗中心神不定,情绪低落;下岗后经过较长时间缓和,才可能恢复到平和,于是出现低—低—平的心态。学生的情况也同理。如,我校三年级某生,刚开学不久就出现屡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教师先是结合该年段的学生从客观上已步入心理和生理的转折期,再是向家长了解近期家庭是否出了什么特殊情况,以及该生在家的表现。教师做好了前期的分析工作,再亲自到该生家进行家访。首先向家长表示对其孩子的关注与重视,希望通过家校合一,携手引导好孩子。同时,教师也与该生面对面地查摆问题,分析利弊,从而勉励其重拾过去那股干劲儿。因为教师抓住了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切入点,利用放学后该生在家这个情绪平稳期,家长与学生都深深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注与关爱。因为这种爱,该生不仅主动把前面未完成的作业补上,在今后的作业中也没再缺交过。以上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表现,实际中,情况千差万别,纷繁复杂,应从具体出发,准确把握,区别对待,分类引导,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想教育。

用情是增强思想教育情与理的关键。思想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是有感情的、有七情六欲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情感交流,以真情动人,更能使思想教育触人心魂,产生良好效果。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一个人思想上有了疙瘩,有时领导做工作未必听得进去,而身边知己一两句话就解决了问题。因为知己有情义,能够以情感人。如此可见,用情感人是做思想教育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试想,如果总是摆着架子,指手画脚,说长道短,盛气凌人,即使你道理再正确,谁会接受呢?我校领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她为人正直,平易近人,在工作中率先垂范,是我们的导师、领路人;在生活中,是我们的大姐、好朋友。我校这个大家庭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位领导,用情交流,营造了一个温馨、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全校教职工才会齐心协力,共创学校美好的明天!我校在同行、家长、社区中的声誉才会越来越高。领导如此,感受在心,教师们在开展教育教学时也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以理服人的氛围。如,我校五年(2)班出现一件失窃事件,班内某生带回的100元征订报刊费不翼而飞了。一些学生说知道是谁偷的,因为以前某位学生试过偷东西;一些学生又在窃窃私语,跟风猜测;一些学生又说体育课某位同学离开过队伍,不知上洗手间还是去哪儿了……顿时,班内就像上演柯南侦探片一样热闹。这时,班主任利用课间时间向全班学生说明事件可大可小,希望一时糊涂错拿了这100元或另有隐情的学生能勇敢找老师谈心,老师答应会协助妥善处理好事件。其实,班主任在得知事件后,已翻看了学校的治安闭路电视,对事件已心中有数了。班主任这样处理,一方面是给学生铺设一个台阶,另一方面也是在考验学生的诚信。如果老师一下子当众直指其名,现在孩子的心理较脆弱,孩子容易走极端路线。经过这位班主任的艺术处理,这也是一次很好的德育。所以,无论是做教职员工的思想教育,还是做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只有平等相待,平易近人,坦诚相见,推心置腹,才能以心换心,心理相容。大道理不一定要用大话讲出来,含笑谈真理,动情说人生,开口知肺腑,出口见真情,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尊重人是增强思想教育情与理的根本。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即使是對犯了错误的教职工,在做思想工作时,也要平等相待,和风细雨。因为在社会主义教育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的,如果思想教育工作者对教职工态度粗暴、侮辱人格,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对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践踏。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教职工中反映出来的思想问题,虽然苦口婆心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并非我们所说的道理不对,而是缺乏做人的尊重,总把自己摆在教育者的位置上,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势,“我说你听”“你检讨,我批评”,根本打动不了对方。反之,多点尊重,少点说教,效果则完全不一样。

关心人是增强思想教育情与理的保证。帮助教职工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做到入情入理,这是思想教育的题中之意。离开物质利益空谈思想教育,这也是不现实的。一位国家领导人指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要增强思想教育的情与理,就必须充分重视解决教职工群众的物质利益问题,把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结合起来,正确发挥它们各自的教育作用。增强教育的凝聚力,取得投桃报李的效果,使教职工自觉对教育工作做出更大的奉献,为组织、学校献良策,为学校分忧解难,使学校取得良好业绩和声誉,这就达到了开展思想教育的目的。就拿我校绩效二次分配方案来说吧,校长通过行政会议讨论,将征询意见稿公布,并征询全校教职工的意见,按年部进行意见收集,采纳合理的意见,修改补充奖励制度,为教职工的切身着想,从根本上鼓励了大家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近几年,在领导的关心与奖励机制相得益彰之下,我校的教学实效明显。

三、在增强小学思想教育情与理的实践中要深化四个方面的认识

增强思想教育的情与理要消除不良顾虑。也许有人会说:“讲情与理会不会导致思想教育格调降低?”其实,这种顾虑是多余的。强调情与理,不仅能坚持以理服人,还可以做到以情感人,这是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体现。一位国家领导人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思想教育工作要达到预期目的,就要善于疏导,注意发扬民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深厚的感情关心爱护教育对象,相信他们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中的力量和能力,尊重与增强其自尊心,研究和关心他们的追求、愿望、情感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起民主、平等、团结、友爱的新型关系。这是有效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感情基础和基本条件。只会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效能,而不会降低其格调,我们大可不必为此多虑。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

增强思想教育的情与理,要注意与庸俗关系区分开来。实践告诉我们,以情感人必须坚持原则,我们在运用情感启迪教职工心灵的时候,一定要划清情与理和庸俗关系的界限。思想教育中的情与理绝不是人际关系中的庸俗习气、知己情谊,不是思想作风上的自由主义,狭隘意识,那只能使思想教育变味、走形,我们提倡的是符合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的情与理,是适应思想教育形势和特点要求的情与理。绝不是无原则的交易,也不是那种瑕瑜不分、良莠不辨的朋友情谊。

增强思想教育的情与理要敢于开展批评。对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及时进行批评能够起到推动先进、督促后进的作用,这也是发挥积极因素的重要手段。如果对教职工的缺点视而不见,该坚持的不坚持,该讲的不讲,对违章违纪现象有章不循,执章不严,做“老好人”,明哲保身,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对人情味的一种曲解。当然,我们进行批评要与人为善,以诚相待,只有这样才会使批评收到良好的效果。

增强思想教育情与理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思想教育者不仅要语言诚恳、态度真诚、有的放矢、推心置腹,更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既做真理的传播者,又当真理的实践者,严格要求自己,起好榜样示范作用。切忌说一套,做一套,表里不一,言行不一致,给人一副虚假的嘴脸,引人反感。如果这样,自己连同所讲的道理都会遭人拒绝。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更要以身作则,以理服人,这也许影响着祖国花朵的一生!

参考文献:

[1]周瑜丽.浅谈思想教育中的情与理[J].贺州学院学报,1996(4):66-68.

[2]周敏.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实践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