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素质评价在音乐教育中的育人功能
2018-12-03王婷婷
王婷婷
摘 要:201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指出要“建立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重新审视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评价的目标定位,进一步明确音乐素质教育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探索出一套合适的音乐素质教育评价的机制和方式方法,积极推动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评价;目标定位;途径方法
一、从“选人”到“育人”,音乐素质教育评价的目标定位
音乐素质教育评价旨在改进在既往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艺术与人文”的某种缺失,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来提高其社会竞争力。在音乐素质教育评价中,无论是音乐教育工作者还是管理者,都必须以“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而不是进行统一化的教育。音乐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素养,它需要教师具有发现“美”的眼睛;而作为后天培养的“素质”,它还需要教师具有一种育人的使命与情怀。因此,测评应该是督促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而不是衡量音乐素养的尺子。
二、从“发现”到“发展”,音乐素质教育评价的目的意义
1.以評促教,提升整体水平
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评价的主要方式,一是学习性测评;二是学科性测评;三是发展性测评。将测评结果运用于教育教学管理,可以让教师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对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以评为导,落实教学本体
以测评的内容和形式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让教师主动关注每一名学生,可促使音乐学科学习全面发展。
3.回归本义,发展学生素养
使“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素质测评”回归教育的本义,最终使测评达到促进学生、社会、国家等音乐素养整体提高的目的。
三、从“单一”到“多维”,音乐素质教育评价的途径方法
1.多维视角,让评价内容全面化
教师对音乐素质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重视其学科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既要重视音乐知识能力,也要重视其学习的热情度和参与度;既要重视校园音乐学习生活,也要关注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社会文艺活动的情况。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核评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力、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2.多方参与,让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展示自我的机会,然后再通过评价,使学生认识自我、教育自我,促进学生进步,充分体现评价的促进作用和激励作用。其次是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斗志,提高学习效率。再次是家长评价,家长评价最为中肯,对孩子的促进作用不可低估。学校要积极组织家长参与评价,发挥家长评价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自评和互评角色的组织者,是与家长的沟通者。教师是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核心,要发挥其在评价中的积极作用。
3.量性结合,让评价方法多样化
评价方法还包括日常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时应把握“日常性评价是阶段性评价的基础、阶段性评价是终结性评价基础”的原则。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一个学年或某门课程在某个学段结束时的学习情况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总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既要对学生有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形成性评价,也要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一个引导、激励的作用。
四、从“统一”到“分层”,音乐素质教育评价的实践操作
不同的学校因音乐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的规范情况,以及专职师资的配备情况和社会环境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评价效果。就学校而言大体可以分成三种不同类型的学校。
第一,教学条件较好、重视音乐学科等各学科均衡发展的学校,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方式: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期末或阶段性的听赏、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评价;学生自评;同学、家长的他评等。
第二,教学条件相对薄弱、学校管理相对滞后的学校,可以采用期末的演唱考试、以乐理知识考试为主,也可兼有一些器乐的演奏考试评价。评价的结果主要反映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对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情况做适当的评价。
第三,教学条件薄弱的学校,这些学校主要为集中在乡镇一级的学校,学校专业教师配备不齐,相关人士不重视音乐教学。
总之,做好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评价工作对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将起到关键的作用,各类学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评价制度,建构评价系统,并有效地推进和实施,以不断促进学校音乐课程的建设,推动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重启音乐教育的“育人引擎”。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知识教学”辨[J].教育探究,2007(9).
[2]缪斐言.音乐课程实施:评价建议[J].中国音乐教育,2003(5):10.
[3]赵秀芝.音乐教育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03(11):32.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