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策略初探
2018-12-03孙菊
孙菊
摘 要:小学数学中所涉及的知识虽然非常基础、简单,但是其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却有很多,如函数思想、数形结合、转移转化思想等,这些思想方法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核心方法,对学生数学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以外,还应积极基于平时的教学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此,结合自身经验,谈谈具体的做法,希望能给其他小学数学教师同行带来一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策略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这不仅是新课标对现今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根本需求。不过,因为数学思想方法大多十分抽象,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比较弱,所以教师如果直接将数学思想方法告诉学生,势必无法有效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此,教师应当基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规划教学内容与策略,以将数学思想方法有效地渗透于具体的教学之中。
一、灵活创设情境,于情境中进行渗透
教师基于教学内容,因时制宜地利用情境去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与质量。而教师要想在情境教学的基础之上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就必须围绕数学思想方法去选择情境创设的素材,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切身体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以深化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帮助学生渐渐掌握相应的思想方法。
举个例子,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这一特点,利用《曹冲称象》这部动画,引导学生学习转移转化思想。如,在动画片中,聪明的小曹冲巧妙地用石头代替了大象的体重,而学生在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可采用类似的方法去操作,像是“摆小棒”“凑十法”等等。
二、巧妙利用问题,于问题中进行渗透
常言道:“学贵有疑。”问题是驱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探究的原动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汲取教学素材,并从中提炼出需要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便学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切实感受数学思想的伟大力量。
举个例子,小学数学教学中,除法运算能够有效体现数学中的函数思想,而为了向学生渗透这一思想,教师不妨以“分苹果”为例去指导学生学习:准备6个苹果,平均分给2名学生,那么每名学生能分几个?如果准备12个苹果,平均分给2名学生呢?如果是1个苹果呢?如果是24个苹果呢?如果是32个苹果呢?在提出这一系列问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去列算式,并对写出的算式进行观察。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后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如果除数维持不变,被除数变大的话,那么商就会变大;相反,被除数缩小,那么商也會缩小。基于上述内容,教师继续为学生出题:假设将32个苹果平均分给4名学生,每名学生能分多少苹果?如果平均分给8名学生呢?如果平均分给12名学生呢?基于这一系列问题,学生又会渐渐意识到另一个规律,即:被除数维持不变,除数变大,那么商就会变小;相反,除数缩小,商会变大。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将函数思想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变量和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变化,这对学生日后学习函数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及时总结归纳,于总结中进行渗透
小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是比较弱的,正因为此,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想方法在其脑中存在的形式会比较琐碎、零散。诚如上文所述,数学思想方法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所以教师如果不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将很有可能导致学生脑中刚刚形成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短时间内消亡;而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地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精彩瞬间,及时地带领学生对刚学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那么学生将很有可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应的方法,并且能形成持久记忆。
举个例子,学生在做“猴子吃香蕉,第一天吃了1份,第二天吃了剩下的2份,第三天吃了剩下的1份,第四天吃了剩下的1份,第五天吃了剩下的2份,第六天吃了剩下的3份,这时还有14根香蕉没吃,问,这只猴子在前三天一共吃了多少香蕉?”这道应用题时,不同的学生运用了不同的方法,如列方程、逆推列算式、画线段图等等。其中,画线段图可以看做是数形结合的最佳案例,针对于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画线段图”这一方法进行总结,以加深学生对该方法的印象,从而使学生再次遇见类似的问题时,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画线段图”的方式去解决。
综上所述,数学思想方法能够助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运用有效的策略向学生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出了以上策略,以期能帮助其他教师优化教学。
参考文献:
[1]袁婷.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5(6):60-61.
[2]刘玮.数学思想的本质意蕴及建构策略:基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4(6):68-72.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