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公共住房设计策略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18-12-03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理奥周静敏

城市建筑空间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组屋套型邻里

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张理奥 周静敏

0 引言

自1964年新加坡建国起,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公民居住问题,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其特有的组屋制度。截至目前,有超过80%的新加坡公民居住在政府提供的组屋中。在实现“居者有其屋”这一目标的同时,新加坡政府还不断致力于提升组屋品质,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住房选择。此外,新加坡政府专门成立了建屋发展局(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简称HDB),负责组屋规划、建设、销售、维护等事项。

1 居住区规划设计策略

1.1 用地与区位

依照新加坡最新用地规划,新加坡大部分陆地都被划为居住用地。每一块居住用地内部或周边都设置有一定面积的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及开放绿地。为实现花园城市目标,新加坡特别注重住区与公园绿地的配套,基本上每1000人会配备0.8hm2的公园绿地。此外,不同住区会通过公园连接网络(Park Connector Network)相互联系在一起,提高使用效率(见图1,2)。

图1 新加坡用地规划

图2 组屋分布

在选择新建组屋地点时,会避开密度较高的市中心区域,选择城市周边空地。这样既能减少开发成本,又能避免城市中心区域人口聚集。同时,住区发展会同城市公共交通的延伸协同进行,以解决从市郊到市中心的通勤问题。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及新建居住区的日渐成熟,新加坡最近又重新开始在老城区开发组屋。近几年新加坡在公共住宅开发方面呈现2种方向:①在远离城市中心区域的郊区建设主打景观生态组屋(见图3);②在老城区新建高层高密度组屋(见图4)。

1.2 层级、构成与交通

新加坡居住区大致分为3个层级:新镇—邻区—邻里。每个新镇共4~10万户,有5~8个邻区;1个邻区300~9000户,含6~7个邻里;每个居住邻里一般由4~8幢组屋组成,约1000~2000户(见图5)。

每个新镇都相当于1个小型城镇,用地5~10km2,包含以较大型商业为主的新镇中心、地铁与公交转换站、初级学院、图书馆、体育设施、新镇公园等,这些较大型设施服务半径1.3~1.5km,可涵盖全镇。每个小区用地60~100hm2,设有 1 个以基层商业为主的小区中心及小区公园,服务半径约 400m。作为最基本居住组团的邻里则包含邻里中心与邻里公园。邻里中心是提供居民交流的公共空间,包括休憩座椅、凉亭、儿童游戏场等元素,服务于就近几栋住宅楼的邻里居民,是最接近于住家的社区开放空间(见图6)。

为将分布于不同区域的新城联系起来,新加坡建立了由轨道交通、公交车与出租车组成的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在该系统中,轨道交通主要用于连接新城与中心城区的各个主要节点,公交车则负责轨道交通站点以外区域。由于地铁站与公交转换站等交通节点会带来大量人流,新镇的商业设施往往与其紧密结合,新镇在发展时也会以这些交通节点为核心逐步向外延伸。

图3 规划中的Punggol滨水住宅区

图4 规划中的市中心区域新建组屋

图5 新加坡居住区的三级结构

图6 公共空间中的儿童游戏场

1.3 社区空间形态

新加坡由于国土面积狭小,居住区规划采用高层高密度开发模式,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为保证居住质量,居住区内的居住密度会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数值范围内。组屋高度和不同组屋之间的间距也会受到控制,以避免产生压抑感。不过高密度的策略还是会带来些许问题,比如噪声污染。依照HDB进行的一项调研,有不少居民反映受到来自于邻里、交通和社区设施产生的噪声困扰。

邻里作为最基本的居住单元,其规模较小,一般由4~8幢组屋组成,排布形式较为多样,其中围合式、行列式最为常见。得益于新加坡良好的治安环境,所有组屋小区均采用开放式格局,小区外行人可自由穿越(见图7)。这使得小区与城市公共空间能够有机融合,避免居住区对城市空间的割裂。为满足防潮、遮阳、公共活动等功能需求,新加坡组屋均采用底层架空形式。连续的底层架空空间也让室外空间在视觉上相互联系在一起,削弱了建筑造成的空间封闭感。

在景观方面,组屋居住区也有如下特点:①连续性景观空间 由于采用开放式布局,小区内景观节点和城市公共空间形成整体的开敞空间体系,避免景观空间的碎片化;②多层次绿化系统 除地面绿化外,组屋的阳台、部分楼层及屋顶同样会设置绿化空间,提升了绿化覆盖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见图8,9);③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减少建设成本和土方量;④注重绿地景观空间的可达性和人性化设计,在设置景观道路时多使用坡道,减少台阶,以方便老人和儿童。

为方便居民步行,居住区内还设有专门的Linkway系统。该系统由带有顶棚的廊道组成,能将组屋底层架空空间、小区公共空间和公交车站点有机连接在一起,方便居民出行(见图10)。该系统不仅能作为遮阳避雨的交通通道,还能以天桥的形式实现人车分流,保障居民步行安全。

2 建筑设计

为实现较高的居住密度,新加坡组屋多为高层或超高层结构,建筑形式分为塔式和板式两大类。为保证住宅通风,组屋走廊一般都采用开敞式设计。早期建设的组屋多采用行列式布局,为快速施工和节省成本,建筑形态都十分简单朴素,没有多余的装饰(见图11)。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新近修建的组屋在布局上越来越自由,建筑形态也逐渐多样化。

2009年,由ARC Studio设计的“达士岭” 组屋于新加坡丹戎巴葛达士岭坪落成。作为新世纪修建的组屋,“达士岭” 组屋无论是在空间布局还是立面形式上都与周边传统组屋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一种自由、年轻化的风格(见图12)。“达士岭” 组屋占地2.5hm2,层数超过50层,开发容积率超过9。该组屋由7栋住宅楼构成,水平布局呈折线形,并通过中间和顶层的室外平台相互联系。在这一项目中,我们也能找到一些组屋中常见要素,如立体绿化、空中步道及功能齐全的社区活动设施(见图13)。类似的项目还有由WOHA设计,在2017年建成的SkyVille@Dawson(见图14)。通过这些新近完成的项目不难发现,新加坡在新世纪组屋建设中的策略,即采用高层高密度开发模式、灵活布局、人性化空间设计及完备的配套服务设施应对日益提高的人口密度。

图7 新加坡居住区布局

图8 架空空间与绿化

图9 屋顶绿化

图10 Linkway系统

图11 早期修建的组屋

图12 “达士岭”组屋

图13 “达士岭”组屋社区公共设施

图14 SkyVille@Dawson

3 套型设计

出于节省成本、提高居住密度的原因,新加坡组屋套型均相对紧凑,面积偏小但房间很多。与国内不同的是,新加坡组屋在计算套型面积时只计算套内面积,不包括公摊面积。当下常见的套型主要有:一房式、两房式、三房式、四房式、五房式、三代同堂式及行政公寓(Executive Flat);其面积(套内)分别为33.0,45.3,65.4,90.3,110.0,115.0,130.0m2,如图15所示,其中一房式和两房式主要用于出租。在住宅功能配置上,除卫生间、卧室、起居室与厨房等基本功能房间外,每个套型还专门配有服务阳台和避难兼储藏间。

为满足住户多样化需求,新加坡还推出了“白色”组屋。白色组屋只保留外墙、窗、入户门、卫生间和厨房,内部隔墙全部取消,使业主在决定其组屋布局与装饰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4 对我国的启示

4.1 合理的规划层级与设施配套

参照新加坡新镇规划模式,在规划居住区时应进行清晰的层级划分,不同层级对应不同规模的配套附属设施,并确定相应服务半径。同时在进行用地规划时,应将居住、商业、绿地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混合排布,提升区域活力,商业设施也可结合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TOD)。现在国内很多大型居住区成为“睡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功能区划太单一,大部分居民在通勤上花费大量时间,这也间接加重了大城市工作日早晚高峰的交通拥堵状况。

4.2 高层高密度开发策略

由于以北京、上海、深圳为首的大城市城市用地日益稀缺,在满足人均居住面积的前提下,新建高层高密度住宅成为切实可行的措施。为避免高层建筑带来的空间压抑感,设计时应让不同建筑保持合适的间距,同时可结合开放式街区和底层架空的设计策略,减弱建筑对城市空间造成的割裂效应。

图15 新加坡组屋常见套型

4.3 灵活的建筑设计

当今我国绝大部分公共住房仍采用传统的板式或塔式布局,空间利用率不高。可参照新加坡组屋设计模式,在保证通风的前提下采用单廊式板式布局,相关的建筑规范如日照要求也可适当放宽。

4.4 小套型策略

新加坡组屋套型虽然面积较小,但功能完备,在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同时提高居住密度。不管是在新加坡建国初期还是经济腾飞以后,新加坡都坚持以小套型为主,不盲目扩大住宅面积,使国土面积得到最大程度利用。此外,新加坡组屋在计算面积时只计算套内部分,不计算公摊面积。该方法避免了因计算交通、管井等公共部分面积而造成住户实际使用面积折损的情况,保证了住户利益,也使建筑设计的灵活度得到提高。这一点对于我国的公共住房建设很有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组屋套型邻里
“经济适用房”转租?新加坡密切关注
“小邻里”托起“大幸福”——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打造“邻里+”基层治理新样板
韩国市区内老年集合租赁设施分析*
——以首尔市Signum Haus和Noblesse Tower项目为例
新加坡没有人敢炒房
新加坡组屋,这边风景独好
黑白电视·邻里之情
建立新型组屋模式新加坡组屋政策重视“刚需”群体
单元式住宅套型的创新设计
单元式住宅套型的创新设计
单元式住宅套型的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