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2018-12-01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陈 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高效学习的保证。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环节来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让他们通过深入思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概念,为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打好基础。在教学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独立思考和合作讨论中发展创新思维,使他们在分析问题时能采用多种思维方式,有效解决问题,使数学思维更灵活、更具有变通能力,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
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深入思考的前提条件。在教学环节,教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主动分析教材内容,从中提取中数学信息,通过主动思考来理解这些知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数学概念,并能和已有的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教师可以设计生活情境:用准备好的糖果平均分给两个学生。先让学生思考问题,在疑问引导下学习“平均分”的概念。在情境下的思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平均分”的实际意义,结合教材中的概念获得了深刻理解。在直观思维的作用下,学生初步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做课后练习题目,学生深刻透彻地理解了平均分的实际意义,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使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提高,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
二、设计口算练习,提高思维的灵敏性
口算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反应速度、思维灵敏性的一种计算方法,利用口算练习能够开启学生的智慧,让他们通过口算练习为笔算打好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口算环节,让他们通过口算提高思维的灵敏性。在口算练习中,学生不用借助任何事物,通过思考来完成口算题目。这就要求他们在计算过程中要清晰地掌握算理,正确运用计算法则完成口算。为了提高学生对口算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口算比赛,让他们在竞争氛围中进行口算,每个人都向获得比赛胜利,这时他们的思维变得灵敏,口算速度大大提高。在设计口算题目时,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能力把握好口算题目的度,使他们既能通过口算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又能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口算练习中。
三、设计问题环节,促进思维深入发展
学习取得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思考,善于思考的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教材中的内容,还能在思考中理清思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在思维深入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让他们学会思考,通过思考进行深入学习。通过探究问题,学生进入到积极思考的状态,他们学到的新知识获得了深化,和已有知识进行贯通,找出问题的切入点,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商店进了8箱饮料,每箱有8瓶,上午卖了15瓶,下午卖了12瓶,还剩下多少瓶饮料?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先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通过列式得出结果:8×8-15-12=37(瓶)。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掌握了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正确解决问题,提高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动手操作,发展抽象思维
小学数学学习和动手操作是紧密结合的,通过动手操作,能够让学生把直观思考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探索,在完成操作后对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使他们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在设计操作活动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选择,使操作活动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让他们通过操作活动深刻全面地掌握所学内容。例如,教学“几分之一”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几分之一”的概念,结合例题深刻理解几分之一的概念,初步认识分数,能够正确读写几分之一。学生掌握了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后,教师可以设计操作活动,让学生准备一些正方形的纸,通过折叠、涂色的方式来表示12、14和18。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折正方形的纸来表示不同的分数。通过操作活动,学生经历了几分之一的产生过程,获得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他们深刻理解了所学知识。操作活动和思考活动是紧密联系的,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看待数学问题,从数学问题中提取数学模型,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数学综合素质的发展。
五、开展合作学习,促进思维的多元化发展
合作学习是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采用的创新教学方式之一。在合作学习中,小组中的学生能够通过思考、讨论、再思考的方式理解所学知识。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学生的思维能够相互影响和启发,使他们能掌握多种思维方式。通过讨论进入再次思考的环节,学生能借鉴其他学生的思维方式,对知识进行再次分析,获得不同的理解,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内容是“面积”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在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面积的概念等知识基础上进行合作讨论,他们能够把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不同思考方式的碰撞,在合作学习中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在合作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调控者和组织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关注,并针对小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使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高效完成探索任务。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建立了友好关系,更利于他们在小组中进行互动交流,通过相互讨论激发思维的多元化发展。
六、注重练习环节,培养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环节能够让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发现薄弱环节,并在思考和分析中解决学习中不理解的地方,促进知识的深化,有效解决问题。在设计练习题目时,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设计,使练习题目能够起到训练学生思维,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的作用。练习题目要包括基础题目、提升题目和拓展题目三个层次,让学生通过解决基础题目巩固所学的概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顺利完成基础题目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解决提升题目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从多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顺利完成题目。对于基础题目和提升题目,需要每个学生都参与练习,使他们通过基础和提升题目的练习,提高解题能力,顺利掌握所学内容。对于拓展题目,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在难度不断增加的练习环节中,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他们正确解决一道题目后,会主动探索更难的题目,使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获得发展。在练习环节,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设计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解题途径,找出最优的解题方法,有效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课堂教学展现学生的智慧之光,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从多方面开展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培养他们探索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主动探索中发展创新思维。在教学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内容,解决课后习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口算练习、合作学习等环节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入,使他们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