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家校合育:家校同心,成长同行

2018-12-01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小学田蕾

亚太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家校家长学校

▍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小学 田蕾

网络上对于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有着“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幽默描写,并且广为流传,深入人心,说明这是众多家庭教育生活的真实写照。家庭是儿童与世界最早的接触点,是一切教育的开端,更是学生接受教育和影响最持久、最广泛的地方。如果说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力军,那么家庭就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大后方,家长是巩固教育成果的后援部队。

在当今时代,学校已经不适合也不能独立解决所有教育问题,需要家长们的全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其实,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但是,家校矛盾冲突的新闻层出不穷,双方容易产生冲突的原因在于想法不同、出发点不同。家长会有个性化需求,但是学校是集体性教育,一旦两者产生冲突,沟通不当,家长就会指责学校的教育、老师的教育有问题。前段时间很火的“一封小学教师的辞职信”,正是因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可见,与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非常重要。

新时代下,家长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越来越高,更加重视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同时参与教育的意识也更加强烈。家长愿意参与教育本是一件好事,有助于学校教育的推进,但是,一旦家校沟通出现问题,就会演变成家长对学校教育指手画脚、过分干涉,最终造成双方都不开心的结局。那么,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一、学校层面:主动出击,积极引领

(一)主动出击,对家校合育表现出积极的姿态

1.积极筹备家校委员会,在各项活动中主动邀请家长参与方案的制订和实施。结合学校的现状和亟须解决的问题,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展讲座,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家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组织优秀家长代表经验分享交流会,这样的活动对于家长们来说更接地气。同样的教育环境下,为什么有的孩子很优秀,有的孩子问题很多?优秀的孩子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开展研讨沙龙,范围更小,交流的目的更明确,交流的信度和效度更高。比如,同样都遇到青春期问题时,A家长是怎么做的,效果如何?B家长又是怎么做的,效果如何?

3.家长开放日是家长观摩学校日常工作、理解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重要契机。除此之外,家长进课堂也是这几年比较火的家校合育形式。家长走进课堂的瞬间,和学校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更了解学校的日常管理模式;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更能体会课堂教学的不易;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也更近了,更清楚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

(二)积极引领,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传递给家长

在家长学校和家长会等活动中,首先要向家长们传递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获得家长们的认同,有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朝着一个目标前进时,才更有动力和冲劲,也更能彼此包容、相互理解;然后再汇报工作计划、提出要求、听取意见,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共同改进教育工作、实现教育目的的效果。

二、教师层面:尊重个性,提倡共性

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至关重要,是教育合力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但是现实中,师范生所学的专业课涉及与家长沟通方面的内容甚少,加之初入社会的新任教师社交经验少,与家长沟通容易出现问题。迫于稍有不慎就会被家长投诉的现实,即便是工作有些年头的教师,宁愿孤军奋战,也不愿意与家长共事。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尊重个性,全面了解学生及其原生家庭

1.通过面谈、电话、短信、微信、QQ等多样沟通形式,全面了解学生及其原生家庭

面谈是最传统、最主要的沟通方式。面谈时,我们不仅能从语言中得到信息,也能从语气中感受情感,从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中判断其表达的真实性。

虽然面谈具有良好的沟通性能,但是面谈也有局限性。面谈对时间、地点、环境等方面都具有较高要求。现在大部分的家长工作都很忙,很难抽出空来学校与老师面谈;教师平时的工作也很忙,两节课之间的间隙要改作业、参加教研互动等,没有多少时间接待家长。那么电话、短信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个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微信、QQ的普遍使用,使得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更多样也更加便捷。学生的作业写得不好,拍张照片发过去,有图有真相,家长自然一目了然,立即就明白教师的意思;在微信平台上,教师还可多分享教育类文章,减少“毒鸡汤”对家长的侵蚀。

2.在形式多样的沟通方式之下,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第一要素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我们有些教师“刀子嘴,豆腐心”,这是不利于沟通的。如果我们流露出对孩子的关心,表达出对孩子的爱意,让家长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为孩子付出的、教师的所有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家长一定会努力配合教师。

譬如,纪老师班上有个孩子总是喜欢吃零食,不仅下课吃,上课也吃,影响老师上课;不仅自己吃,还分给其他学生吃,影响班级常规管理;不仅吃了满手油,还把包装袋扔得到处都是,影响班级卫生。种种影响,让班主任觉得必须得找孩子家长好好谈一谈了。但是,如果按照上述分析列出一二三来和家长沟通,效果肯定是不好的。

与家长沟通,应注意技巧。经验丰富的纪老师重新整理谈话思路,向家长反映该生由于吃了零食,中午没有食欲吃午饭,长此以往容易营养不良;再一个,当天由于中午没有好好吃饭,下午的体育课上体力跟不上,直接影响到了该生的体育成绩,而体育成绩在升学考试中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并且在最后发出感慨:“如果这么好的孩子就被零食耽误了,实在是可惜!”这样一来,家长绝不会不重视的,就是再宠孩子,也会为孩子的身体着想、为孩子的未来考虑。

3.寻找蛛丝马迹,全方面了解学生及其原生家庭的情况

曾有一部纪录片说: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那么,我们对家长的了解就显得比了解学生本身更加迫切且重要。

例如,同样都是不写作业的孩子,背后的原因却不一样。有的孩子是自身原因,就是不想写作业,忙于生计的家长对此束手无策,只能放任不管;有的却是因为家长要求晚上不论作业有没有写好,一到8点就要睡觉,因为该家长认为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身体的发展比学业的发展更重要。

当我们发现问题时,只是看到了问题表象,想要分析问题生成的原因,就要从多角度去了解。除了在学校通过观察、谈话等方法了解学生的性格、学习基础、行为习惯等信息,还可以通过家访、面谈等形式,更多地了解该生的家庭结构、家长的教育观和对孩子的期待。

4.产生共鸣,不说空话,对症下药,多进行干货分享和实践指导

有些教师害怕和学生家长接触,但其实害怕教师的家长也不在少数。有些家长在学生时代就对教师权威产生敬畏,这种心理一直持续到对自己孩子的老师。这样的家长还像孩子一样,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不仅如此,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家长们也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毕竟在他们眼里教师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当家长向教师陈述自己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时,如果教师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或者“这个想法是对的,按照这个思路继续坚持一下,会有结果的”,那么家长一定会信心大增,更加愿意配合教师的工作。

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说:“老师,您好好管管我们家孩子吧,我已经管不了他了,他最听您的话,您说话管用。”或者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有些教师会对家长说:“请你回去后好好教育这孩子,别让他再调皮捣蛋了”。笔者认为,这些都是无效沟通。

作为专业人士,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家庭情况,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意见,试着说:“您可以尝试一下这样的方法……”“如果我是您,我会这样做……”“以前有个家长是这样做的,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一下。”同时,指导过后不要忘记跟踪回访,可以将这些素材收集整理形成档案,作为日后家校合育的指导性材料。

(二)提倡共性,携手推进情感性班集体建设

不管怎么说,班级终归是一个集体,学校教育更多的是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结协作等精神,是学校教育所独有的,是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部分。在一个班集体中,所有的学生和教师、家长和教师都存在情感上的共鸣,有着相互扶持、相依相偎的共生情感,这样的班级何愁教不好?

在家庭和学校同心协力的情况下,学生接受的教育才能实现最大的效果。新时代下,家长对学校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学校教育也期待更高质量的家庭教育的配合,这是家校合育的主要矛盾。学校、教师以及家长们都走在成长和发展的路上,一路上的同心同行,是家校合育的最佳途径。

猜你喜欢

家校家长学校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