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引思理论支持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分析
2018-12-01江苏省阜宁县三灶中心小学许海丽
江苏省阜宁县三灶中心小学 许海丽
让学引思就是将更多的时间与机会留给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体验动力,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增强主观能动性,进而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再加上教师的指导、点拨与启示等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思维品质。新时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开展,应重视让学引思理论的渗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与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让学引思”的理论基础
“让学”主要是由德国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让学”是将学生的好处方便及时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聪慧与觉悟。从字面意义上来讲,“让学”就是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其属于一种多元化、互动性、开放性的教与学的一种模式。“引思”则是学生在遭遇问题与发现问题之时,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问题来进行引导、点拨与解惑处理,以求更大程度上发挥出教师自身的主导性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更好地实现“引思”,其主要方法在于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唤醒与启发,要求引导着学生要尽量完成知识自主建构与自觉的有效迁移,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激情,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思维品质。“让”和“引”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彼此影响、彼此作用、相互依存。从本质上来看,“引”是为了达到“让”的目的,而通过“让”才能实现“引”这个目标。“让学引思”教育理论重在培养与提升学生学习水平、自身能力,让学生在实际课堂中通过不断努力来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积极的思维状态,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想象力。
二、“让学引思”理论支持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路径
1.更新教学理念,坚持“让学引思”理论
新时期,基于教学高效性的考虑,应全面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求更大程度上坚持“让学引思”的理论与理念,以求更大程度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及时更新与完善教学理念,烘托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以生为本的理念,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2.要求学生制定目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性,学生应了解并确定好自身的目标,通过科学的引导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开展意义重大。学习目标的制定,应将学情作为重要基础,因此,不同的学生,其学习目标也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基于此,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确立好学习目标,再开展进一步的指导与引导,能让各个层次学生了解自身的实质性目标。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中“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时,教师应全面分析学生学情,部分学生已然学习到把某个物体平均划分为若干份,利用分数来表示其中的几份或多份,而在此次教学中,是将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将整体看作“1”,然后对“1”进行均分,然后利用分数来表示。然而,在实际教学时,学生在单位“1”理解上存在着困难,此时,教师应将重点放在“1”概念引导之上。学生应罗列出自己的学习目标,要求教师要及时向各个小组发放四个小正方体,便于学生主动去创造分数。在此过程中,学生很可能将四个小正方形看作“1”,将其平均划分为成4份,每份表示1/4,也可将其划分成2份,每份1/2。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教学互动
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提问权,让学生要勇于提问,也要善于提问,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为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提问,也要去包容各类个性化提问方式,从而向“让学引思”目标进一步推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中关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电子平台来展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对各类图形的类型、性质与判定定理等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各类图形有一个深度的理解。然后,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身的问题,表示出内心存在的疑问罗列出来,开展小组讨论,将问题转化为重要的悬念,让学生们进行深度探索。而后,教师提出合理的引导,“同学们,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与四边形是什么关系,我们用图形来怎样表示呢?”而后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与动力,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点,从而让问题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为充分满足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应重视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全面渗透让学引思的基本理论,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与参与机会,以求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性。让学引思理论支持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开展,应创设趣味性的情境,渗透生活化元素等,让学生自愿产生参与课堂的动力,再加之教师的科学引导,便于学生从中吸收更为丰富的知识点,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效率。
[1]吕花.构建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7(04).
[2]姜亦银.让学具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亮丽的风景线[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
[3]林敏.小学数学“让学”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