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数学思想方法迁移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8-12-01高宝德
◎高宝德
(甘肃省秦安县桥南初级中学,甘肃 天水 741600)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知识较为枯燥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部分学生很难对数学产生兴趣.但对于学生而言,数学是与生活实际关系最为贴近的学科之一,拥有合格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对于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不再停留在仅仅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是引导他们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才能使所学的知识有存在的意义.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也就是锻炼学生把数学思想方法迁移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将实际问题引进课堂,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课堂教学中是绝对的真理.由于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思维较强、较为枯燥的特点,若学生不能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便很容易出现不愿学习数学甚至厌学的情况,这对于营造好学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将生活实际问题引进课堂教学中,营造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比如,有这样一个经典的问题“池塘里有一种荷花,面积每天扩大两倍,在第30天时将池塘占满,那么第28天荷花面积占池塘的多少?”大部分学生在做这道题时首先想到的是等比数列的知识,即从第一天开始算起,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倒过来想问题会变得很简单,第29天是池塘的一半,而第28天即为四分之一.学生通过这个问题就能明白解决问题时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按部就班地逐步解决.这样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更能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在生活实际中
学以致用是每一名学生理应达到的目标,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部分学生会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即教材知识掌握得很好,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教师应该寻求好的教学方法,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要运用学习的知识,通过科学的方法解决.当然,部分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可能会无从下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模型化,将其转化为学生熟悉的数学问题.比如,在跑步问题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小明每秒跑5米,小红每秒跑6米,小明站在小红10米前,同方向同时间起跑,小红几秒能追上小明.这样的实际生活问题,学生可能觉得不太好计算,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很容易想起“追及问题”相关的知识,这样构建数学模型,可以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当然,数学模型还包括数学概念、定理、计算法则与公式、性质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中包含的数学规律和知识,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将其解决.
三、学会总结反思,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逻辑性较强,学生如果不能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很容易产生数学知识杂乱无章的错误认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能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逐步形成较强的数学思维.当然,这里的反思总结不仅仅是针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指学生反思自己解决问题时的思想活动和思维方式,了解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运用到了哪些知识和解题技巧,又有哪些失误和不足,最后又得到了哪些经验和教训.这样学生能够对数学思维方式产生新的理解,更容易地掌握数学思想办法.只有在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知识思维,才能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锻炼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
四、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拓展思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拥有良好的合作学习能力是新时代人才理应具备的技能之一.因此,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数学学科中的部分知识难度较大,对于学生而言,想要完全掌握具有一定的难度.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教师在分组时可以将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组,比如,小组内学生A逻辑性较强,学生B的反应能力较快等,这样学生在探讨问题时不同观点和思想的碰撞很容易激起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结 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知识运用能力,即锻炼学生把数学思想方法迁移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找到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