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转课堂 乐在其中

2018-11-30陶丹婷

学周刊 2018年35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音乐课堂

陶丹婷

摘 要:研究表明,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更能集中儿童的注意力,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把游戏性活动教学融入音乐课堂。教师要对课本上的知识有广度和深度的全面掌控能力,深入探究教材,寻找到和游戏的结合点:结合音乐元素,使学生“玩”出精彩、“玩”出水平、“玩”出想象,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表现和体验音乐,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关键词:游戏性活动;小学低段;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5-01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5.091

游戏性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将所要学习的知识融入到游戏当中,以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课堂教学目标更充分、轻松、更容易实现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刻全面地理解音乐教材中传达出来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知识,整合教材资源,根据研究和探索,创设出适合儿童的游戏主题,让他们能够在游戏进行中更好地感知和探索音乐。值得注意的是,游戏设置一定要具有趣味性,并且和学生的切身实际相结合,不能老套,要紧跟时代、具有创新性,让课堂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达到完美结合和统一。

一、聚焦音乐元素,“玩”出精彩

(一)感知节奏寓教于乐

教育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而应该是顺应儿童天性的,带有娱乐性和享受性的教育才是高级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艺术就是对这个需求的回答,而教学活动中始终渗透着游戏,这样的活动就是艺术。也就是说,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用生活经验逐步帮助学生转化音乐概念的形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对音乐要素的理解。所以在音乐课堂中运用游戏性活动开展教学,借助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的体态律动和奥尔夫教学法中身体乐器来体验、感受、了解音乐元素。

(二)感知音高随心而动

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小学低端学生因为年龄小,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并且对音高位置没有概念,所以把游戏性教学引进课堂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多感官参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如运用声势教学,以身体为乐器来帮助学生感知音高位置。学生就会学得更认真,更主动。

二、突出音乐旋律,“玩”出水平

(一)借助图谱帮助记忆

借助图谱是学生根据记忆音乐乐谱来记住旋律,通过视觉符号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歌词内容,让学生能看着图谱就会直接唱出每一个乐句,清楚每一首歌曲的乐句划分,再加上“新体系”的肢体律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住歌曲。

(二)创设情境渲染氛围

现在的歌曲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学生即使喜欢音乐,也还是不喜欢上音乐课。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利用“新体系”来进行歌唱教学,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卡尔·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作音乐性的“动”,让学生沉浸在一种游戏性活动的欢乐之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巩固音乐旋律。情境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充分展开学习活动的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和智慧的舞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丰盈课堂教学,“玩”出想象

(一)关联生活体验乐趣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乐课应该寓教于乐,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和爱好出发,顺应学生天性和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形式多样化,和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环境相结合,让音乐课能够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当中,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元素,让学生的课堂教学与生活关联,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价值的生活实践过程,是学生生存状态不断丰盈的过程,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打通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建构他们完满、丰富的精神世界,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及实现教学重建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促进他们生活品位和格调的提升。

(二)点拨有方激发想象

教学活动是知识信息的传导过程。在游戏性活动教学中,教师要独具慧眼,及时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创新火花,并且鼓励他们把自己独特的观点和做法表达出来,并且温故知、学新知,让学生成为新旧知识完美结合的能工巧匠,充分挖掘其潜能,从多方面解决问题。教师要适时点拨学生分析问题,参与游戏的能力,启发想象,让学生将隐藏的认知充分显示出来。

如:教学《鸭子拌嘴》一课时:

活动过程:

在觀看微视频《鸭子拌嘴》这一课时,学生们无法感受到作品中的感染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身边人在拌嘴的时候是怎样的状态,或者自己和同学吵架的时候声调如何,音量如何。在学生思考成熟之后,引导学生来模仿一下。在学生表演完毕之后,点评学生表演“拌嘴”的优劣之处。同时指出,在音乐作品中是运用各种声音的响度和音量来表现鸭子拌嘴的样子的,从而让学生对作品理解得更深入到位,也更浅显易懂。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作品来联系生活,让理解由难变易,深入浅出,而且更形象化。生活化,同时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能力。

想象构成创新的基础,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思维品质,尤其在游戏教学中,学生通过奇思妙想,思维纵横驰骋,情绪轻松愉悦,对音乐课堂的学习才会更加高效。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只有游戏能够让小学生自主自愿地走入教学活动中,并且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释放天性,掌握知识,更主动学习。希望在以后的音乐课堂教师们能自觉地运用游戏性活动组织学生“玩”转课堂,让音乐课堂因“玩”而生动,因“玩”而精彩,因“玩”而高效,同时也让学生们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1] 方沁.把游戏融入低段音乐课堂的探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5(2).

[2] 金林萍.回归儿童本性让音乐课更有情怀[J].中国音乐教育,2017(7).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音乐课堂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