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联合西药治疗AMI急诊PCI术后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影响的研究*
2018-11-30周姝
周 姝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心内二科(新乡453000)
主题词 心肌梗死,急性/中医药疗法 @血塞通 PCI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且发生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1]。研究发现,AMI发生过程中,血管堵塞导致血流不畅,使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发生坏死,导致心肌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引起患者心功能的改变,同时因心肌坏死导致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MB)等反应心肌受损的标志物,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等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2-3]。急诊PCI是治疗AMI的一种有效、快速的方法,能及时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最大可能的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显著降低心肌梗死的面积,保护心功能,降低AMI的死亡率,改善预后[4]。但是急诊PCI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碎屑或者血栓斑块,由于血流的恢复可能会堵塞心脏远端血管和心脏微血管循环,导致再血栓、再梗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5]。血塞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甙(PNS),具有良好的活血止血功能,本研究以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AMI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血塞通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对AMI急诊PCI术后患者心功能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突发AMI入院治疗的患者124例。血塞通组:患者62例,男33例,女29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5.35±7.24)岁;平均BMI为(22.62±1.97)kg/m2;合并高血压30例,合并糖尿病27例;AMI发病部位侧壁8例,前壁33例,下壁21例。对照组:患者62例,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4.79±7.45)岁;平均BMI为(22.13±1.84)kg/m2;合并高血压28例,合并糖尿病26例;AMI发病部位侧壁7例,前壁35例,下壁20例。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和病情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AMI的相关诊断标准[6],且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中关于胸痹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包括患者发生胸部闷痛,呼吸不畅,平卧不得,甚至背痛彻心等症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塞通组和常规组,其中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后进行,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经冠状动脉造影、心肌酶谱等检查确诊AMI的发生;均为首次发病并行急诊PCI治疗,发病时间≤12h。排除标准: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患有严重脏器感染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有药物过敏史者;急性脑出血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意识不清或者精神疾病患者;不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者。
2 治疗方法 常规组患者入院确诊AMI后,行急诊PCI术前,口服波立维(国药准字J20130083)300 mg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J20171021)300 mg嚼服,随后行急诊PCI手术,植入心脏支架,术后行波立维75 mg和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1次/d,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给予他汀类药物、ACEI等对症治疗。血塞通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进行血塞通注射液(国药准字Z23020787)静脉滴注治疗,4 ml置于25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1次/d,治疗2周。
3 疗效评价标准 心功能评价和心肌梗死标志物水平使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时的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随后采集静脉血测定脑钠肽(BNP)的变化。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术后1周时的CTnT和CKMB水平变化。炎症因子:取两组患者的静脉血10 ml,使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TNF-α、IL-6、IL-8、hs-CRP和PTX-3。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患者AMI症状完全消失,心功能正常视为治愈;患者AMI症状明显消失,心功能评级Ⅰ级,或者治疗后降低2个级别视为显效;患者AMI症状有一定改善,心功能评级降低1个级别,视为有效;患者AMI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心功能评级无变化视为无效。
结 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和心肌梗死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治疗前常规组与血塞通组之间心功能和心肌梗死标志物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常规组与血塞通组的心功能和心肌梗死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塞通组变化更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治疗前,常规组与血塞通组之间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常规组与血塞通组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血塞通组变化的患者水平改变更大,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则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和心肌梗死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3 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 治疗过程中,常规组出现2例心动过速,1例血压升高,3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率9.67%。血塞通组出现2例术后面色潮红,1例轻度耳鸣,2例心动过速,不良反应率8.06%,两组患者之间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塞通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的情况(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例(%)]
讨 论
AMI多发于老年人,因其高发病率、高危险性、高死亡率,造成对AMI救治时间有“争分夺秒”的要求。AMI一旦救治不及时,就会造成心肌大面积不可逆的坏死,造成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甚至死亡等恶性事件的发生[7]。急诊PCI手术能直接快速的开通罪犯血管,使冠脉血流恢复正常,减少坏死的心肌面积[8]。但急诊PCI术后,残留的血栓、炎症因子以及血管收缩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可能会引发患者体内微循环发生障碍,从而导致术后再血栓、血管再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9-10]。本研究于AMI患者急诊PCI术后,使用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以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PNS为血塞通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它是从中国特有的药用植物三七中提取得到[11]。多项研究表明,PNS能够通过抑制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和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降低血小板的聚集作用,从而起到扩张血管、减轻心肌损伤、促进血液微循环、保护机体心脏功能等作用[12-13]。这可能与PNS能够提高心肌细胞膜的ATP酶活性,减少脂质在血管的沉积,平衡细胞内Ca2+浓度等功能有关[14]。BNP为反应患者心功能的指标,当发生AMI时,患者因为心肌缺血,造成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从而引起BNP水平的迅速升高[15]。本研究表明,使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和心肌梗死标志物水平均有明显改善,这与丰俊鹏[16]的研究相似,其认为血塞通注射液辅助使用,能够改善患者心脏微循环,并降低心肌的缺血缺氧性伤害,从而对心功能有一定的改善,这可能与血塞通中的PNS心保护功能有关。本研究中血塞通组患者血清中CTnT和CKMB等含量的下降,可能与血塞通注射液能够减少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再次形成有关[17]。
TNF-α、IL-6、IL-8、hs-CRP与PTX-3均为冠心病的炎症因子标志物,AMI的发生与炎症因子的作用高度相关[18]。研究发现,hs-CRP的大量释放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发展密不可分[19]。发生AMI时,PTX-3相比其他炎症因子来说,变化更快,发生后7h即可达到最大值,因此可能在预测心肌坏死发生程度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20]。本研究表明,血塞通组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说明血塞通注射液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且治疗有效率高,安全性均较好。
综上所述,血塞通注射液能够有效的改善AMI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肌梗死标志物和体内炎症因子的水平,且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