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花针扣刺联合中药贴敷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2018-11-30申开琴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11期
关键词:黄连痛风发作

申开琴 敖 虹

(1.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重庆 400010;2.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痛风是人体内尿酸排泄较少或者合成增加,嘌呤代谢异常致血液中尿酸含量骤然增加,尿酸盐结晶在体内沉积而引发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性疾病[1]。痛风急性发作大多数在夜晚或凌晨突然出现,疼痛剧烈难忍,相牵连的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症状,功能严重受影响而出现障碍。其中第一脚趾关节最常累及,踝、膝、腕、肘、指关节也常出现疼痛症状,致使患者痛苦异常,行动困难,影响工作和生活。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致关节畸形,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2]。因此及早及时的有效治疗最为关键。西医使用消炎镇痛药物以及碱化尿液药物治疗痛风急性发作,长期使用的副作用较大且容易复发[3]。笔者在临床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痛风急性发作,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患者经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及结合临床表现均符合急性痛风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属于湿热瘀结型[4]。西医诊断标准[5]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2001年的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具备以下3项中1项者即可确诊为痛风:1)在关节腔穿刺检查中关节液可见特异性尿酸盐结晶体;2)含有痛风石且经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检查,证实含有尿酸盐结晶;3)下列6项表现中具备2项者:(1)在1 d内出现急性炎症;(2)2次以上急性关节炎发作;(3)表现达到高峰;(4)单个关节炎发作;(5)患病关节皮肤呈暗红;(6)出现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关节红肿疼痛,发热较急,伴有发热,汗出不渴,口渴喜热饮,心烦不安,小便黄,舌质红,脉滑数。纳入治疗标准为病程在2周以内,给予西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仍持续疼痛难忍,关节功能障碍,行动不便者。排除标准[5]: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伴有明显的肝肾功能不全,消化性溃疡活动期间的患者,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中医外科诊室及重庆市中医院外科收治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82例,均为急性发病,病程9 h至13 d。其中男性75例,女性7例;年龄22~63岁。82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4例;年龄 25~63 岁;病程 3~14 d,平均(3.98±0.55) d。 观察组男性 38例,女性 3例;年龄 22~57岁;病程 5~11 d,平均(3.67±0.84)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每日肌注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普强苏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注册证号H20130303,500 mg/瓶)30 mg;口服别嘌呤醇片(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0334,0.1 g/片)0.2 g,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碘伏消毒患处,梅花针扣刺患处,出血为度,拔罐10 min,取罐后,用碘伏纱块遮盖患处,然后外敷黄连膏与岐黄膏,之后每日直接于患处外敷黄连膏与岐黄膏(黄连膏与岐黄膏均为重庆中医骨科医院自制药,由骨科医院制剂室生产,制剂批准号:20180301)。黄连膏成分为黄连、姜黄、当归、生地黄等,取适量药材用麻油炸枯,捞去渣,下黄蜡,熔尽后用布将油滤尽入瓦罐中,以木棒不时搅动,晾凉后储瓶备用。岐黄膏成分为芙蓉花叶、生大黄、草河车、野菊花、生栀子、黄芩等,将药材研末成60目细粉,以沸水调膏即可。用时分别将黄连膏与岐黄膏刮于无菌纱块上,将二者重叠,黄连纱块在上,覆于患处。两组均以7 d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项目[6]1)两组患者均于清晨空腹后抽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采用半定量法对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1)疼痛:0分为不痛,1分为酸楚不适或隐约疼痛,2分为疼痛较重但能忍受,3分为疼痛剧烈难忍;(2)肿胀:0分为关节无肿胀,1分为关节轻度肿胀,2分为关节明显肿胀,3分为关节严重高度肿胀;(3)关节活动功能:0分为不受限,1分为轻度受限,2分为明显受限但生活能自理,3分为明显受限,生活不能自理。3)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治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各种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各种检查结果部分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没有得到改善,各种检查结果没有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同一受试对象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两组间单向有序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 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下降不明显(P>0.05),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变化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 时间血尿酸(m m o l/L)红细胞沉降率(m m/6 0 m i 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 0 9/L)观察组 治疗前(n=4 1)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0.5 2±0.2 0 3 3.2 3±1 5.1 6 7 0.1 9±6.0 1 8.2 0±2.5 4 0.2 9±0.1 1*△ 1 3.2 9±5.3 8*△ 6 2.6 0±4.3 3* 6.5 3±1.5 5*0.5 1±0.2 3 3 2.7 7±1 6.4 0 7 0.2 8±5.7 4 8.2 4±2.3 3(n=4 1)治疗后0.3 8±0.0 9* 1 6.0 8±6.3 2* 6 3.0 2±5.1 1* 6.3 7±1.6 8*

2.2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活动、皮温皮色、压痛、肿胀及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关节活动、皮温皮色、压痛、肿胀及疼痛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评分差异更明显。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症状评分比较(分,±s)

组别时间关节活动 皮温皮色 肿胀压痛 疼痛观察组治疗前(n=4 1)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0.5 2±0.2 0 1.7 0±0.4 1 2.5 9±0.6 6 0.6 8±0.3 1*△ 0.6 1±0.3 6*△ 0.6 5±0.1 8*△0.5 1±0.2 3 1.7 4±0.4 5 2.5 5±0.6 3 2.6 4±0.7 7 2.7 1±0.8 4 0.5 9±0.2 6*△ 0.6 7±0.2 5*△2.6 2±0.7 4 2.7 4±0.8 7(n=4 1)治疗后0.8 8±0.2 7*0.8 5±0.2 9*0.9 4±0.2 7*0.8 5±0.3 4*0.9 2±0.2 8*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两组总临床疗效的比较是有序分类变量等级资料的比较,宜选用秩和检验,得 u=2.1672,P=0.0302<0.05,观察组的总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痛风多发生在男性,女性较少出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痛风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且发生年龄逐渐下移,二十多岁甚至十多岁的人群中也是时有发现[6-7]。痛风急性发作时患者疼痛剧烈难忍,功能活动严重受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8-9]。目前传统的西医治疗原则是痛风急性发作时宜镇痛抗炎,痛风缓解期和慢性期治疗目标是治疗痛风石对器官损害,预防和减少痛风的复发[10-11]。其中治疗的关键是降低升高的血液尿酸浓度,使其尽量恢复到正常水平[12-13]。本文中对照组强的松龙琥珀酸钠肌注可抗炎、抑制免疫反应;口服别嘌呤醇控制尿酸的生长,降低血尿酸浓度[14]。然而,经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及实验,医学界普遍发现单纯西药治疗虽然能快速取得一定的抗炎镇痛效果,但痛风急性发作通常病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大,且痛风易反复发作[15-16]。因此能否在西医的抗炎镇痛前提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防止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痛风归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外台秘要》认为“热毒气从脏腑中出,攻于手足,则赤热肿痛也,人五脏六腑井荥输,皆出于手足指,故次毒从内出,攻于手足指也”。《万病回春》中说“一切痛风肢痛者,痛属火,肿属湿,膏粱之人多食煎炒炙煿,酒肉热物旋蒸脏腑,所以患痛风”。从这些古籍中可以看出痛风发生发展的过程如下:饮食不当、不节制致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浊久蕴,影响气机升降,成湿热毒。湿热浊毒随气血流行遍布于周身,浸淫百脉,纠结于关节经络之中,致红肿疼痛。故急性痛风属于本虚标实,主要病变在脾肾,是饮食不节,外感风寒湿邪,脏腑湿热毒邪攻于经络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利湿,化瘀通络消肿。梅花针刺法可以调和营卫之气,疏通经络之病,刺血放血可引邪外出,化瘀解毒。黄连膏与岐黄膏中黄芩、黄连泻火解毒,清热燥湿;黄栀子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生大黄凉血解毒、清热泻火,生地清热凉血,野菊花能疏散风热、消肿解毒,芙蓉花叶凉血消肿排脓,草河车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当归、姜黄调血活血治痹痛。诸药合用可达清热利湿、化瘀通络、解毒消肿之功效。故观察组患者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皮温皮色、压痛、肿胀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黄连痛风发作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痛风的治疗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不一样的“双黄连”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量效关系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