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理趣,让思想驻足
——初中数学课堂理趣的实践思考

2018-11-30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浦小钢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8期
关键词:理趣图形笔者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 浦小钢

“理趣课堂”最早是由语文特级教师沈庆九提出的,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实践,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媒介。然而,“理趣”这一理念目前却并未在基础教育中广泛普及,究其原因,很多一线教师片面地认为理趣课堂的理论性大于实践性,同时因涉及学生的心理引导,因此操作难度较大。而事实上,理趣的核心是“循理”和“有趣”,其本身与其他教学方法在内质上是相通的,同时也能满足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教师如能将理趣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构建一个系统的课堂教学体系,则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初中数学课堂实践,对如何构建理趣课堂进行了探讨。

一、循理: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针对数学的理性精神和客观思想,创设与数学学科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形成数学的学科思想,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而将这一过程归纳起来,即“循理”。其中,“理”是哲学语言,它反映了数学学科的核心观点,代表了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循理”是构建理趣课堂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在实践中,教师可通过在课堂上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来打造“循理”的课堂模式,让学生感知数学的特点,体验数学的价值,以此提高学习的效率。

以“二元一次方程”一课为例,在课堂开篇,笔者首先让学生们回顾“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通过交流互动,提炼两个知识点的性质,分析它们的特点,随即笔者板书:,并提问:观察这道题,它具有哪些特点?将它与整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进行印证,可否归纳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性质?带着问题,笔者让学生们合作探究,最后给出答案,即: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差异是,二元一次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

在此基础上,笔者再次布置两个探究任务让学生合作求解:

带着任务,学生们展开合作探究,利用数形结合求解两个问题的答案,最后梳理归纳,共同探讨交流,得出正确的结果。

综上,在二元一次方程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运用了两种数学思想方法来学习新课,其一是数学抽象,其二是数形结合。其中,数学抽象体现在用已知来解构未知,即用整数的性质来印证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进而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进行引申,从而归纳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性质。而数形结合则体现在二元一次方程的图像探究层面,即让学生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二元一次方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循理”是其间的关键,笔者牢牢抓住本课的主要特点,让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合作探究,学习新课,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在“数学”的框架之内,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数学素养,构建出了理趣课堂。

二、有趣:培养数学的学习兴趣

严格来说,数学不仅仅是严谨的,而同时也是有趣的。数学的趣味性体现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自古至今也流传了很多关于数学的趣味故事,而这些都是初中数学课堂的重要资源,对构建理趣课堂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教师可立足于数学课程的特点,在循理的基础上,通过趣味的呈现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数学的学习兴趣。

如“展开与折叠”一课,本课是对七年级学生已掌握的几何图形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同时也是让他们初步认识图形变化的重要一课,为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组织开展趣味活动,一方面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充分认识图形运动后产生的不同结果。

在课前,笔者准备一个鞋盒的平面展开纸板,并根据折叠线的痕迹,将纸板中所含的所有几何图形画下来,分解成为正方形、三角形等多个不同的图形,最后将它们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开篇,笔者首先让学生们回顾上一课图形运动的相关知识,归纳图形运动的轨迹、变化和特点,然后导入活动:首先播放课件,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这些形状各异的图形,继而提问: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带着问题,笔者组织学生开展“拼一拼”游戏:将课件中的各种图形进行组合,还原成为鞋盒的平面展开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仔细观察平面图的特点,最后通过合作探究,将平面图还原成为一个完整的鞋盒。

如此,通过趣味活动的应用,使学生们充分看到了数学的趣味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同时也构建出了理趣课堂,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严格来说,理趣课堂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两个突出特征,而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将它们提炼出来,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在实践中,构建理趣课堂的基本原则是结合课程特点,通过循理和激趣,将课程性质及其核心思想转嫁到学生身上,使理趣成为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媒介,从而以最大限度发掘理趣课堂的教育价值,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理趣图形笔者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小学数学“理趣课堂”实践研究初探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言近旨远,发人深思——小议诗的“理趣美”
浅析近年《中华诗词》的理趣诗及其启示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