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8-11-30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丰乐中心小学翟桂玲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0期
关键词:平均分主体作用独立思考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丰乐中心小学 翟桂玲

这些年,我一直从事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实践:

一、宽容欣赏,鼓励学生勇敢表达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上课过程中出示一幅主题图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句子说说图中的情境。学生站起来好像只会说有几只小狗、有几朵花、有几棵树等等,不会用连贯的语言完整地说出图中的情景,还有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学生能很快说出结果,但如果要他说说是怎么想的,学生就支支吾吾,不会说或很难说清楚。所以,鼓励学生勇敢表达,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第一步。低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思想比较单纯,但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应以鼓励性的、启发性的语气为主,如:“孩子,我相信你。”“不错,如果你能再说得完整一些,答案就更准确了。” “我同意你的想法,请继续,可以吗?”“你说的就是我想的。”……这样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就能为学生营造“敢表达”的氛围,学生敢表达了,他的表达能力才有机会提高。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喜欢表达的兴趣

小学生喜欢被老师表扬,重视老师的肯定,他们也有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创设课堂情景调动学生“说”的欲望。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时,我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先课件出示立体图形,让他们找一找熟悉的好朋友,然后我利用平面图形学具,请他们分一分,看看一共有几种图形,并且叫出这些图形的名字。在这个过程中,我用多媒体演示分类过程,摒弃了传统教学中在黑板上逐一粘贴的烦琐,用动态过程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指导方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1.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知识情感体验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索,重视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对学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时,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活动空间,让学生体验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同样多”与“不同样多”,通过比较引出分两份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接着通过我的板演及讲解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份数、每份的个数,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2.指导学生在 “玩”中学,在学中“玩”,突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我在执教二年级数学上册《作息时间表》时,首先在学生对表格已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亲自创建表格。我让学生参照课本,绘制一张由12行3列组成的空白表格,指导学生上台边讲解边操作,并且总结操作步骤,然后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组长组织组员在表格中输入文字,比比哪组速度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表扬,给予肯定,接着和组长共同总结操作步骤,最后我演示,学生跟着操作,并提问:在操作过程中,谁还有新发现?学生可以随时回答。我放手让学生探究,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知识,发现知识,让他们在 “玩”中学,在学中“玩”,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本节课内容。

3.指导学生有问题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有几块积木》时,先让学生动手画一画: 每行画4个圆形,画5行,每列画5个圆形,画4列,同桌互相检查,然后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想一想,写在本子上,尝试解答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是怎么想的?乘法算式是……接着观察积木:说说你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积木的?横着看…… 竖着看……在学生认真观察的空间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和谐统一。

4.指导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仅符合现代教学论的思想,也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时,我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算法。我首先让学生在情境中搜集出“24人”“每人12元”这些数学信息,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接着问:“你能估一估大约要付多少钱吗?”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学生估算之后,暂且不做评价,采用设疑:“是这样吗?”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你能试着算一算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同伴间的交流与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猜你喜欢

平均分主体作用独立思考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谈独立思考
平均分一半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两种分法
“平均分”教学设计
我思我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