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
2018-11-30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毛勇进
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 毛勇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智慧学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如何把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相结合,有效实施智慧教育,将会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在践行智慧教育的过程中,智慧课堂的构建是一条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以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为例,立足于微课,探讨了智慧课堂构建的主要途径,以期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一、智慧课堂概念解析
智慧课堂指的是借助多种教学方法与技术,挖掘学生的智慧潜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与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相比,智慧课堂具有以下特点:
1.自主性
智慧课堂的本质要求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学习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是一种强调自主性的课堂教学方式。
2.多样性
在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该融入更加先进的现代媒体教学方法,同时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数形结合法等教学方法,凸显出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3.发散性和灵活性
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灵活性。
4.互动性
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绝对的主导者,学生在教学环节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大大增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留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时间,同时也会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具备互动性特征。
二、微课教学视域的现实意义
1.填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疏漏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向学生单向灌输概念,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被动的,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漏洞。
2.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对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而言,数学概念具备一定的抽象性,学习起来难度较大。通过建立微课堂的教学方式,概念的导入可以更加多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这一技术方式的作用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提升学生探索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拓宽知识面,在教学尝试过程中探索新的解题方式。
三、教学实例
本文选取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中“平行线的判定”一课作为智慧课堂的教学案例。
1.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课堂设计方面,教师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开展教学,选取学生熟悉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例子切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教学案例中,教师分别向不同的小组布置了以下三个任务:
(1)在布置黑板两侧的宣传栏时,怎样保证宣传栏不歪不斜?
(2)在家里的浴室钉一个毛巾架,怎样保持与原有毛巾架平行?
(3)英语写作纸的横线是否平行?
在布置完任务后,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提示学生用已经学习过的“三线八角”以及平行线的有关知识去解决。
2.软件应用,课堂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在学习微视频资源时如果存在困难,可以反复学习;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尝试选择探究类的微视频资源。结合教学软件与平板电脑等硬件设备,学生可以调用直尺、三角板等工具在图片上绘制图形,对于线与线之间的夹角度数实时显示并动态调整,经过这些操作后,让学生自行总结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
3.思维训练,巩固知识
在巩固环节,借助其他教师的软件教学资源和微视频资源,通过具备一定难度的在线练习以及相应的指导分析类微视频资源,指导学生们利用课程所学,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相应的问题。
本文以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为例,讲述了智慧课堂的概念及特征,结合微课这一新型课堂教学资源构建了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主动学习以及与教师的充分互动来学习课程知识,在此基础上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