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推动课程游戏化
——以大班运动性活动区《舞龙乐》为例

2018-11-30左丽云

好家长 2018年10期
关键词:龙身横幅舞龙

文 左丽云

一、案例背景

在省课程游戏化推进实施的背景下,朝阳楼幼儿园结合镇江本土文化对现有资源开发并利用,将民间文化与幼儿园综合活动有效融合。

民间故事《水漫金山》中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都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生成性主题《水漫金山》活动开展过程中,我联想到民间艺术活动《舞龙》,不仅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兴趣,还可以拓展幼儿运动综合能力。于是,结合了大班幼儿的特点,民间游戏《舞龙乐》应运而生,意在促进大班幼儿自主游戏经验与运动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观察记录

(一)观察目标

基于游戏的经验和兴趣,幼儿对游戏材料、规则、内容的自主选择和探索。

根据幼儿运动能力水平,上肢上举的耐力和动作协调性、灵活性发展。

(二)观察实录

记录一

户外活动时突然下起了雨,小保拿起了半截横幅顶在头上,边跑边喊:“下雨啦,躲雨啦!”其他的小朋友见状也都将横幅举在头顶上,小帅说:“龙王来啦,龙王来布雨啦!”其他小朋友应和着:“水漫金山啦!”他们顶着横幅随意地奔跑。旁边玩其他游戏的小朋友看到后,跑来问:“你们是在舞龙吗?”跑着的孩子们回应道:“对呀,我们舞龙啦!”

观察分析:

游戏中每一次探索都会让幼儿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这个偶发的游戏,不仅满足了他们走、跑、上举的综合运动发展需要,同时也有对主题活动经验迁移和情感上满足的体现。观察中我发现幼儿在游戏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游戏活动无目的性,材料操作性不强。

2.活动内容较单一,形式缺乏层次性。

3.缺少合作意识,多数幼儿自顾自地跑,缺少协调配合。

指导策略:

引导幼儿发现龙身很长,需要增加舞龙的人数,并且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

记录二

第二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幼儿在操场上自由分组,自由结伴。他们已经能够有序地舞出“整条龙”的样儿,但是存在动作幅度过小,秩序混乱的问题。

观察分析:

1.“龙身”中幼儿人数太多,导致整条“龙”动作难以协调。

2.游戏材料是整条连在一起的横幅,导致幼儿的活动空间受限,影响动作的发挥。

3.幼儿合作意识不强,动作上难以相互协调配合。

4.游戏材料单一,玩法单调,幼儿兴趣不高。

指导策略:

及时和幼儿对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1.排队:幼儿按个头高矮排在“龙身”里玩。

2.协调动作:让幼儿观看《舞龙》的表演视频,并学习模仿舞龙的动作。通过学习,增强他们的动作协调配合感。

3.材料调整:针对影响动作发挥再次引导幼儿进行了讨论。有位幼儿建议用奶奶跳广场舞的扇子舞龙。这一想法再次激发了幼儿尝试探索游戏的兴趣。富有民间艺术气息的彩绸扇,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要。

记录三

幼儿自由组合尝试用扇子进行舞龙,随着扇子的加入,幼儿们在舞龙时动作更加灵活自如了,节奏更加协调配合了。挑战游戏难度的时候到了:“怎么样让龙身变得更长更大?”幼儿们提出可以一组接一组接龙跑,由小帅带队的五个孩子跑在以豪豪为龙头的这一队的后面,这样一条长长的龙队在操场上舞动起来了。游戏结束后小俊意犹未尽地对老师说:“我们明天还要让龙变得更长!”

观察分析:

幼儿尝试把扇子当成“龙鳞”,新的材料激发了他们的游戏兴趣,幼儿在体验新的游戏玩法中获得了满足和发展。游戏中幼儿提出了新的游戏规则,动作的发展和合作意识都得到了提高。

指导策略:

“舞龙”游戏中,幼儿自我探索、寻求问题解决办法的积极性很高,如何将游戏变得更有趣,更有挑战性?从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出发进行反思:

1.形式调整:增加音乐律动,随着音乐节拍进行“舞龙”,有助于走出一定的队形。

2.材料调整:增加障碍物,让幼儿的动作更规范,合作更紧密。

3.玩法调整:站在起点处,进行舞龙比赛。

4.游戏融入韵律操:把游戏融入了大班民间韵律晨操,他们已经能跑出花样的队形。

三、总结

幼儿学习经验的获得,需要教师把握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激发兴趣,因势利导,提供材料,让幼儿多感官参与,在“学”和“玩”的过程中,丰富认知,获得情感的满足和能力发展。师生共同探索出成果的丰富课程内容,应该就是课程游戏化推进发展的真正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龙身横幅舞龙
阅读理解专练(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龙身蛇形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
户外体育创意游戏:横幅变变变
中秋舞龙
舞龙舞狮进校园
广告横幅上的洞
龙身蛇形太极拳的价值与发展研究
龙头咬龙尾
共舞“龙身”
欢度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