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启社区少先队工作发展的新天地

2018-11-30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马国勋

少先队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社区活动少先队员工委

□ 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马国勋

社区少先队是实现少先队社会化的有效形式与重要载体,是少先队组织引导、教育和保护少年儿童,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青浦区少先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积极探索“校内少先队+社区少先队”的“双轨制”工作模式,引导广大队员走出学校、走向社区、走进家庭,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这项创举曾在世纪之交被授予上海市少先队工作首创奖。世纪之初,区少工委又陆续在各街镇引导建立了乡镇少工委,积极探索、健全社区少工委运作机制:或有效整合辖区内优质资源,利用社区已有资源共享阵地,并联合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实践活动阵地,或主动聘任社区居民、资深党员、退休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担任志愿辅导员,为社区少先队员提供全方位的校外辅导,或开设丰富的社区活动菜单,创新适合我区少先队员成长特点的社区活动新模式。近30年的实践证明,社区少工委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少先队员全年近一半时间在校外且缺少实践活动的困境,以乡镇少工委牵头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与少先队教育四方结合的综合教育平台的建立,为进一步发挥少先队组织的育人功能,促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身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不容否认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区少先队工作也遇到了一定的发展瓶颈:如新媒体、新生活使现在学生的兴趣越来越广泛,他们对社区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形式等要求越来越高。而现今社区少先队活动,特别是小队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没有新意,老一套,无法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如,社区少工委的组织、协调、管理功能的发挥存在着地区的不平衡性:有的社区缺乏一个专门的部门或人员来管理社区少先队工作,社区人员与学校之间不能很好地配合,校外辅导员难落实,甚至出现校外辅导员不到岗现象;有的社区少先队工作缺乏专项活动经费。如何将《少先队改革方案》精神与本区实践有效对接,是我区社区少先队工作突破发展瓶颈的绝佳契机。

一、进一步健全、优化社区少工委长效运作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少工委组织设置,通过建章立制,明确要求,制定计划,资金落实,有考核、有评价,形成社区少工委工作的长效机制。社区少工委要进一步强化少先队组织意识,在完善组织设置,健全少年儿童社区管理网络的同时,极其强调社区活动阵地的建设,要求有专人负责,有管理制度,有活动时间,有计划总结等,并实施“规范化、合理化、人性化”的管理机制。

目前,我区华新镇、徐泾镇等少工委建立了镇青少年活动(服务)中心,许多村社区活动中心到了假期也定时向学生开放专场。乡镇少工委不仅注重“搭台”,也注重“借台”,采取与其他组织合建、合用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扩大少年儿童活动阵地。如赵巷镇少工委与东方信息苑联合创办红领巾计算机培训基地、与社区图书馆联合构建红领巾读书基地、与社区“阳光之家”联合搭建红领巾扶贫帮困基地、与结对共建部队联合建设国防安全教育基地、与镇农业特色种植单位共建农业科普实践基地,有效丰富了少年儿童社区活动的载体。由于缺少一定的跟进措施(考核、评价等),目前各乡镇少工委工作发展不均衡,面上还未形成机制化的良性运作氛围,因此,有必要将社区少工委建设纳入政府相关部门职能之中,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机制化的保障,健全组织网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真正为社区队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确立组织保障。

要进一步完善、落实社区活动设施、场所、资源向青少年开放的相关制度。在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下,社区街道、居(村)委会、消防队、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要积极为社区少先队提供场地、人力等资源,供青少年学生开展校外活动。

同时,要将这方面的要求纳入街道、社区的工作考核与评估目标之中,从考核机制上强化各街道、社区青少年假期教育管理的意识,引导街道、社区立足活动场所,创新教育方式,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并促进区域间青少年活动场所建立与正常运转的均衡化发展。

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志愿者辅导员队伍建设。社区少先队活动要开展得好,需要一支稳定的、有热情、有爱心、有责任感的社区志愿辅导员队伍。在学校聘请、少先队员自聘的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出击:一要确保每个社区由专人负责社区少先队工作。要主动建立社区内的学生档案,组建好社区大队、社区中队、社区小队,并从体制与机制上鼓励其多为社区青少年开发、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上做到有效、有益、有趣、有吸引力,真正把社区队员组织起来,活动开展起来。二要招募尽可能多的优秀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少先队活动的指导与管理服务中。社区可以公开招募信息,聘请社区中的在校大学生、退休人员、国家公职人员、队员家长、党团员等,只要热心为队员服务、有能力指导队员的都可以作为志愿者辅导员。对志愿者辅导员要注重过程性培训与管理,比如建立志愿辅导员档案,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与辅导员建立良性沟通,开会落实具体工作,共同策划商议活动内容,适当给予一定的荣誉和补贴等。

二、要进一步发挥学校对社区的协调、引导职能

社区少先队重心在社区,根在学校。学校少先队辅导员要注重挖掘区域教育资源,主动出击,与社区开展多向合作,建设少年儿童校外实践基地,与社区一起努力打造目标相同、机制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校内外育人共同体。辅导员要夯实工作基础,创新工作机制,尤其要健全“两项机制”:

一是多元长效的辅导机制。要抓好校外辅导员的聘任,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社会上有特长的专业人士,发挥其优势特长,指导专项活动;抓好校外辅导员的评优激励,引导更多的社会人士自愿做孩子们的活动辅导员。与此同时,尤其要发挥学校优质教师资源,参与协助社区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和其他志愿者活动。平时,学校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到了寒暑假,学校大队部更是要安排好下居(村)委会的老师名单,协助居(村)委会共同开展好社区假期工作。

二是自主自动的管理机制。社区少先队的组织活力在于一个又一个自动化的雏鹰假日小队。我区是社区少先队“双轨制”经验的发祥地。“五有建设”经验(有架子、有房子、有场子、有本子、有票子)在全国交流推广。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少先队员自主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在实行自上而下的合理辅导、管理的同时,更应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体作用,引导队员主动参与到假日小队活动的过程管理之中,优化组建、轮流任干、创新活动,以培养其自下而上的自主管理和参与社区、服务社区的能力。

总之,社区是可以让少先队员走向社会,用自己的双手,用一片爱心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积极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绝佳锻炼机会,希望我们青浦的社区少先队工作能扬长避短,在学校、社区、相关领导部门通力合作的氛围中,开展与时俱进、吸引队员的、有别于学校少先队活动的社区少先队活动,以期真正构建起少先队工作社会化运行机制,实现青浦社区少先队工作的再次突破与飞跃。

猜你喜欢

社区活动少先队员工委
中共梧州城工委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领导赴定点扶贫县调研
积极探索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新路子
浅谈如何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
穿针引线,在社区活动中传承民俗文化
我爱“少先队员证”
国外政党基层组织的社区活动方式
少先队员
浅谈群众文化活动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星你星妈